新浪新闻客户端

60多年前没落的英国如何搅局台湾问题:利益至上

60多年前没落的英国如何搅局台湾问题:利益至上
2018年09月09日 09:16 观察者网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原标题:首鼠两端朝秦暮楚,60年多年前没落的英国是如何搅局台湾问题的

  作者:

  entelecheia

  近代以来,英国因为其特殊的地缘条件,在整个泛欧洲范围内的外交问题上往往散发着一种别样的政治光谱,近三百年以来的欧陆平衡主义在英帝国的朝堂之中或明或暗,或沉或浮,但基本上可以作为一条主线,去理解英德、英法以及其在近东和北非问题上和其他列强在殖民势力的分割中是如何折冲樽俎的。放眼观之,百年以来英国在远东利益链条的存续上往往也是欧陆平衡主义的一种延伸。

  尤其是在一战之后日不落帝国日趋没落,不列颠酋运衰颓,帝国的权力触角畏葸而蹙缩,很多时候不得不合纵连横,和美日俄周旋,靠着死而不僵的柔软身段尽可能攫取利益最大化。在思想领域,英国是实用主义(pragmatism)和怀疑主义(skeptics)的总教师(这方面英国人确实有资格让美国人叫爹),以此可以深层次理解为何英国很多时候在远东尤其在涉华的原则性问题上朝秦暮楚出尔反尔。

  观察者网昨天的一则新闻,英国在南海问题上搞鬼,擅闯我西沙群岛领海遭驱逐,引来读者们的阵阵嘲讽,这件事或许能给我们提供解读英国远东外交政策的一个侧面参照。

  英国这些年经常被塑造为欧洲三大国英德法中最“親华”的一个,相比德国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高傲和中法经济关系的不冷不热,英国往往以一副热心面孔面对一带一路倡议,理性看待中国的崛起势头。

  英国对华温婉可亲的一面,确实并非没有历史依据。

  一 西方大国中,英国是一批西方大国中最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

  二 中英在解决香港问题上虽有分歧,但总体保持了相当高的互信性,大局上没有失掉绅士风度,香港和平主权交接,回归祖国;

  三 脱欧背景下的英国客观上逼迫不列颠相比德法更加靠拢中国,文化上对华包容度也更高,从汉语的传播力度便可见一斑。

  但学随术变的国际政治外交研究模式往往会遮蔽掉一些杂音和负面的历史记忆。很多时候,英国人温情脉脉的面纱下伸出的却是一双冰冷的手,这次,英国跳出来有意把南海问题复杂化,绝非偶然的临时起意。

  而且很多人忘记了,60年前英国是怎样在台湾问题上上下其手,朝三暮四,以“化身博士”的姿态随着美苏的“冷战合唱团”起舞,只需问一个问题便可明白:英国很早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但当时为何没有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而是代办级外交关系?为何迟迟等到1972年英国才和中国建立起了大使级外交关系?

  和瑞典芬兰这种承认新中国马上就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国家,英国确实相形见绌了。

  英国要对从1950年代到1970年代中英关系的曲折缓慢的发展负主要责任,一大原因就是台湾问题。

  二战结束后,按照开罗会议的精神和波茨坦公告的原则,台湾正式结束殖民时代,回到了祖国的怀抱,1945年10月,国民党军队赴台接受日军投降,台湾省政府也正式建立了。英国人一看也随大流,在台北建立了领事馆,以观后效。

  二战甫一结束,大国间的摩擦马上从盟国联合抗击纳粹变成了西方国家联合抗击“赤祸”,发表铁幕演说的丘吉尔无疑就是反共的急先锋,以他为代表的保守主义派长期占据王国议会的C位,为接下来的中英关系埋下了不祥的种子。

  1947年台湾爆发了二二八事件,英国人一看机会来了。英国驻台湾领事克尔立即向英美政府悍然提出了这样一项建议,由联合国托管台湾,实质上就是要松动开罗宣言各方达成的协议。受限于当时并不明朗的大陆局势,这项提议暂时被搁置了。

  熟悉英国外交套路的政论家,其实对英国人做出这样一项提议不应该太感到大惊小怪,因为这是他们的日常操作。

  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互掐问题上拉偏架搅乱中东局势,托管科威特分离黎巴嫩削弱阿拉伯复兴党,再往远了说,为了阻止沙俄和法国势力扩张硬是搞出比利时和爱沙尼亚,在北欧还挑唆了挪威从瑞典独立,南亚印巴孟三国分治,英国人玩分离确实不得不说是666,而且挑唆完了他第一个站出来当和事佬:“别打别打,要和谐。”这就是典型的傻面贼心。

  大陆和台湾的统独议题上,貌似美国是主导者,背后从未缺少英国这条恶犬在背后作祟。英国驻华大使在1944年给丘吉尔的信中这样说:“英国的原则是当中国只是名义上统一时,我们应与各地方当局 打交道……应通过其在中国各地的领事与地方割据政府保持事实上的联系。 ”换言之,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理解了这些小心思下的对话外交政策,我们才能深刻了解英国在50年代初的如下举动:

  口头上承认台湾属于中国,但在美国第七舰队悍然入侵台湾海峡时,英国政府毫不犹豫地站出来表示支持。

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

  英国政务次官Bachllet在议会中公开叫嚣台湾根本不属于中国,因为台湾是从日本手里接收回来的,但日本占领台湾是有法理依据的(马关条约),跟中国接收东北性质完全不一样,法理上讲,台湾还是属于日本的。

  这样一番谬论当场遭到工党领袖Gallnecher的严厉驳斥:如果台湾不属于中国,那么跑到台湾的蒋介石政权到底算怎么一回事?不就变成了没有祖国的一群野狗了吗?那为什么美国还要帮着蒋介石窃取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呢?如果说台湾不属于中国,那么大陆的毛泽东政权完全有理由把军队开过海峡,消灭反动的美国反动派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

  Gallnecher的这番言论立刻登上了英国卫报和泰晤士报的头条,引发了英国民众广泛的积极正面的呼声。英国首相艾德礼迫于压力,在1950年8月15日这天发表讲话,反对美国分裂台湾的图谋,认为美国如果“武装保卫台湾”是危险的。

  但是艾德礼还有一句兜底的话,认为在朝鲜战争结束之前,台湾问题属于“未决”问题。这就给后来极其反动的旧金山会议的决议埋下了伏笔。

前英国首相克莱门特·艾德礼前英国首相克莱门特·艾德礼

  1951年的旧金山和约是盟国正式的对日和约,理应有中国参加。但美国横加阻挠把中国排斥在外,通过了“台湾问题法理未定”的法案,只是认为台湾主权不再属于日本,是否要归还中国,那就两说了。

  至今为止,岛内的台独分子在骚动的时候,还是喜欢拿《旧金山和约》说事,这个会议却是余毒甚广,但英国慑于美国的淫威,为了维持英美盟友关系,并未在旧金山和约问题上提反对意见。

  中英关系真正走向恶化是1952年丘吉尔再次上台之后。

  我们来看看丘吉尔内阁取代艾德礼内阁后,丘吉尔的一系列言论:

  一 “我们决不允许共产主义分子屠杀台湾人民”;

  二  “蒋介石是我在远东最仰慕的人”;

  三 “谁反对共产主义,谁就是我的朋友”。

  丘吉尔确实说话很直白,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他并不需要拿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白头搔更短的推敲劲头,一切都很赤裸裸。

  1952年下半年,英国给台湾派了一个海军顾问,且并未取消台北的领事馆,首鼠两端昭然若揭。11月份,这个领事馆还试探性地询问“能否和台湾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但并无下文。

1952年10月份,两位反共急先锋杜鲁门和丘吉尔碰头1952年10月份,两位反共急先锋杜鲁门和丘吉尔碰头

  英国人的心思是这样的,共产党在大陆的政权已经稳固了,蒋介石虽然手上有军队,但反攻大陆计划过于孟浪,不太可能实现,而共产党渡海作战解放台湾又有美军横亘,双方就这样尬住了,不如索性成立一个台湾临时政府,把这个临时政府变成台湾共和国,对英国来说也是美滋滋。

  1953年1月,英国外交部法律顾问比格斯接受BBC采访时公开表示,中国人要好好读一读国际法,开罗宣言只是宣言,不是法,什么叫法?旧金山和约才是法,说白了还是认为台湾主权未定,可以法理独立。

  1954年4月,英国驻联合国代表Dickson正式把“台湾不应归还给中国”的提议提交大会讨论。在英国当局看来,台海分治和巴以分治很类似,英国可以一鱼两吃,借助蒋介石牵制大陆维护英国在东南亚的利益。

  结语

  为了台湾的“法理台独”,丘吉尔内阁曾经一度幻想拿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相诱惑,意思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入联换取台湾独立。他们显然低估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雄心壮志(毛泽东曾深思熟虑,如何把朝鲜战争和新中国入常问题同时解决,有关这一点可参见沈志华的专著《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而且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对英国在海峡两岸图谋做局洞若观火。

  1952年5月10日,毛泽东在同尼赫鲁夫人的谈话中借钟馗打鬼,指出英国在台湾问题上左右摇摆,已经严重影响了中英正常外交关系的有序展开。

黄镇(穿中山装者)黄镇(穿中山装者)

  1958年2月27日,中国驻英临时代办黄镇向英国政府抗议他们同国民党政权的亲密接触。

  从1950年开始到1970年,中英两国的外交关系始终处于一个比较尴尬且微妙的状态,英国在华使团也始终没有出现在在华外交使团的名单上。

  60年前的台湾问题,今天的南海问题,无不体现英国的巴麦尊法则:机会主义与利益至上,所有的投机、阴谋、背叛都可以被披上国际法的合法外衣,重构一种“帮助重建区域国际秩序”的正面形象。不过,如今的英国……用观网网友的话说,二十年前见到这新闻是屈辱,十年前见到这新闻是愤怒,现在见到这新闻,呵呵。

  (版权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军事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新浪军事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