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35战机将让中国学到什么?矢量喷口技术或将突破

2017年12月03日 11:52 新浪军事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来源:观察网

  本周又有5架俄制苏-35战机抵达中国,在有关苏-35是否应该引进的争论停息之后,是时候来看看中国的几款四代半战机了。

  本周五,随着第三批苏-35战机飞抵中国,不知不觉中国向俄罗斯采购的苏-35已经交付过半,苏-35战机来华也已经快一周年了。国内的军迷们对于苏-35引进的态度,也从开始的坚决不承认,逐渐变为默认和接受。

  目前抵达中国的苏-35战机共计13架,分别于2016年12月、2017年6月和2017年12月交付4架、4架、5架,装备空军南部战区某歼击机旅。

  由于中国订购的苏-35战机数量只有一个团,在数量上与空军“团改旅”之后4个歼击机大队的标准编制数量还存在差距。不管是补充采购新的苏-35还是换装其他机型,该旅都将在苏-35的数量上“缺位”一段时间。

  一架伏尔加第聂伯公司伊尔-76带领着最新一批5架苏-35战机回国,交付中国空军 图片来源:@Morpheus-DU

  正好也在本周,中国空军使用低可视度机徽的歼-16战机也首次亮相,标志着歼-16这款国产四代半战机也已经开始向真正实战化的训练做好了准备。虽然中俄空军在四代机的装备年代上相差了至少10年,但在四代半战机的装备数量上,却是差不太多。

配备低可视度机徽的歼-16 图片来源:鼎盛军事配备低可视度机徽的歼-16 图片来源:鼎盛军事

  俄罗斯空军目前正在批量列装的两款战斗机中,苏-30SM是基于对印出口的苏-30MKI战机完全国产化后的产品,虽然也使用了无源相控阵雷达,但其性能水平与当代的机载相控阵雷达差距较大,整体技术水平停留在2005年前后,依旧是一种世纪之交水平的四代战斗机。

  苏-35则是真正的四代半战机,俄罗斯空军从2011年开始正式接收量产型苏-35S至今,累计已经接收了64架,未来如果顺利的话,还将以每年大约16架的速度交付俄军。

  除此之外,俄军只有米格-35在进一步升级后才能成为真正四代半战机。

SU-30SMSU-30SM

  中国空军的四代半战机的情况就比较复杂,目前已经停产的歼-10B、正在持续生产的歼-10C、歼-16、仍处于研制试飞阶段的歼-11D、目前还没见到样机的歼-10D以及外购引进的苏-35,都属于四代半战机的范畴中,累计装备部队的总数已经达到100架以上,并且还会以每年30-40架甚至更快的速度继续装备空军。

  如果考虑到中俄两国在五代战机上的差距,歼-20在今年已经批量装备部队,并将从明年开始批量交付空军的作战歼击机旅;而苏-57仍未完成国家测试,只是在俄军的计划里将于明年开始列装(近年来俄军装备交付跳票的事件早已经多得让人见怪不怪了),那么中俄两国战术航空兵力量在新一代装备上的差距,显然还会越拉越大。在美国空军依然会稳居世界第一空军力量的时候,世界第二战术空军的竞争,即将在未来的几年里脱离军迷和各种“军事专家”的分析和统计而变得逐渐明朗。

  尽管如此,这些苏-35战机上仍然有着当前中国航空工业暂时需要虚心学习的东西,那就是以苏-35的矢量喷口为代表的飞-火-推一体设计。相比之下,中国的几款四代半战机和五代机在设计上也已经采用了相同的思路,但在将矢量推力系统融入进飞机这件事情上,中国的航空工业虽然已经做了不少准备工作,但依然与美俄有不小的差距。

共青城飞机制造厂共青城飞机制造厂

  说起矢量喷口的研制,中国虽然至今没有一款实用化的矢量推力发动机,但发动机配套的矢量喷口的研制工作早已开始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涡扇-10发动机和涡扇-15发动机都有配套研制的矢量喷口,而相关的测试工作甚至早在2000年前后就已经开展了(时任军委主席江泽民就曾经视察过当时研制的矢量喷口),但由于中国航空发动机与美国发动机相比一直有推力差距,为了将宝贵的推力全部用到提升战机性能上,会损失相当推力的矢量喷口一直都没有得到应用,以至于不少军迷必须发挥想象力甚至创造力,用“微矢量”这样的原创概念寻求安慰。

  型号研制的缺乏又导致了中国的矢量喷口本身缺少试验和使用的机会和场合,连带影响了矢量控制系统与整体飞控的整合。就像印度空军装备的苏-30MKI战机使用的矢量喷口需要飞行员单独控制一根操纵杆进行调节,因此往往会出现格斗中使用矢量推力反倒贻误战机的情况,中国如果没有经过充分整合就强行在战机上运用矢量推力系统,类似的情况也难以避免。

  从这个角度来看,苏-35S所具备的整合了矢量推力系统的完整的飞-火-推一体设计,尤其是其专门的飞控系统对于中国空军而言更加重要,它是中国第一次接触到的成品化的飞控和矢量系统,且整体水平不低,既可以培养中国空军使用这一系统的心得和经验,也能从其使用和结构中反推出飞控和矢量喷口设计上的注意事项。这对于中国航空工业而言,确实是能够大大节约时间和资金的好办法。

  当下,俄罗斯苏-57战机“2.0”版本计划采用的“产品30”发动机已经亮相,而从其明显的锯齿形尾喷口上,能够看出俄罗斯在矢量喷口技术上已经驾轻就熟,相信通过对苏-35SK相关技术的分析和中国在矢量喷口研制上的积累,一定能够在国产涡扇-15发动机上实现突破,将国产的推力矢量系统装上国产的新一代战机上。

10月19日莫斯科市长参观礼炮公司,图中疑为“产品30”的尾喷口10月19日莫斯科市长参观礼炮公司,图中疑为“产品30”的尾喷口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