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外相再提日美印澳合作 对抗中国一带一路战略

2017年10月27日 11:16 新浪军事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来源:观察者网

  日本外务大臣河野太郎25日接受日本经济新闻(Nikkei)专访时表示,日本将提议美国、印度、澳洲进行首脑级别战略对话,以抗衡中国“一带一路”政策下的势力扩张。

  日本经济新闻10月26日报道称,河野太郎的这一构想,以亚洲的南海经印度洋至非洲这一地带为中心,由四国共同推动自由贸易,兼顾防卫合作,与提出“一带一路”广域经济区构想和加强海洋战略的中国相抗衡。

  河野太郎9月28日出席中国国庆68周年暨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招待会

  河野在专访中表示,“我们正身处一个时代,日本也必须战略性地描绘一个大的蓝图,并进行外交努力,从而维持海洋的自由与开放,经济与安全当然也会是讨论主题。”

  河野强调:“从亚洲到非洲将推进高质量的基础设施投资”。这似乎是在考虑透过主导制定贸易规则的主导权,对抗资金丰富的中国。河野说:“不仅是政府开发援助(ODA),民间企业的活力也很有必要”。

  河野谈到防卫合作时表示,“维护海洋航行自由是安全保障上的重要话题,自由开放的海洋对中国来讲也是‘一带一路’的前提,有必要让中国按照开放、透明的国际标准进行基础设施投资”。

  河野太郎提出,四国首先应从局长级对话开始,明年逐步创造环境提升到外长级、首脑级。

  报道称,河野今年8月在菲律宾马尼拉与美国国务卿蒂勒森、澳大利亚外长毕晓普进行会谈时,就四国战略对话交换了意见,并且还向英、法两国外长探询了合作意向。在预定11月6日举行的美日首脑会谈中,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也准备提起四国战略对话,希望得到特朗普的认可。报道还指出,安倍晋三在2016年提出了“自由开放的印度洋太平洋战略”,河野提出的四国首脑战略对话是对此的推进。

  “四国战略”与“自由繁荣之弧”旧话重提

  《解放日报》10月27日注意到,日本这次试图拉拢美印澳三国,只是继续贯彻了他第一任期以来的执政思路,报道安倍2006年首次当选首相时,就提出日美澳印“价值观同盟”和“自由与繁荣之弧”的安保战略构想,试图包围、遏制中国。

  观察者网查询发现,所谓“不稳定之弧”可能是美国2002年国防报告最早提出的,当时该报告称,东亚到中东是一条“不稳定的弧形地带,该地区恐怖组织网络密布;朝鲜、伊朗、伊拉克开发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今后有可能出现拥有丰富资源基础的军事竞争对手。而安倍第一任期期间的外相麻生太郎提出“自由繁荣之弧”,与美国所谓的“不稳定之弧”地理方位基本一致,战略考虑相通。

  安倍“自由繁荣之弧”示意图(外媒地图仅供参考,不代表观察者网立场)

  2006年12月,安倍计划通过与印度时任总理辛格的会谈,实现有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和印度四国参加的战略对话。不过,鉴于当时日本政府内部有人担心,四国战略对话可能制造“中国包围网”的印象,同时,美方并未明确表态,印度也持慎重态度,四国战略对话就此搁置。

  到2012年二度拜相后提出的“民主安全菱形”(又称“钻石构想”,包含日美澳印四国),以及去年出台的《防卫白皮书》写入强化日美澳印多边合作,安倍始终未放弃打造日美澳印四国联盟,而举行四国首脑战略对话是实现这一同盟的重要前奏。分析人士指出,安倍的一整套战略设计都隐含“包围”中国、遏制中国的色彩。

  日本“民主安全菱形”示意图(外媒地图仅供参考,不代表观察者网立场)

  上海交大日本研究中心主任王少普认为,安倍在2012年提出“民主安全菱形”构想与东亚形势演变有关——中国GDP超过日本成世界第二,奥巴马政府推“亚太再平衡”战略。此次重拾四国战略对话,也与东亚形势出现新的变化密不可分。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在欧亚、印度洋地区逐步扩大影响,同时中国在切实采取行动捍卫南海领土主权,日本对此感到焦虑;中印之间发生地缘政治摩擦,印度也在加快向美靠拢,这为日本拉拢印度、整合四国关系带来契机。

  “在新形势下,安倍并未改变其战略初衷,即以中国为假想敌,通过加强与海洋国家结盟,构筑针对中国的安全菱形包围圈,从而防范、孤立乃至对抗中国。”王少普说。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刘鸣指出,安倍重提四国战略对话针对中国的意图毋庸置疑,同时令其忧虑的是,美国在亚太不再积极作为。在安倍看来,和前总统奥巴马相比,特朗普对亚太地区的关注度明显下降。对于亚太地区,特朗普重视的无非是朝鲜核问题和对华贸易问题,而东海、南海问题已远离他的视线中心。为此,日本期望加快推动四国战略关系,由此促使美国在亚太加强存在,提升战略投入,从而对华施加战略压力。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