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31AG洲际导弹为何压轴 系覆盖全球的中国核底牌

2017年07月30日 16:49 新浪军事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在朱日和训练基地进行庆祝建军90周年大阅兵中,火箭军战略核导弹方队由两种固体燃料洲际导弹组成,其中就包括DF-31AG洲际导弹。这也是DF-31AG列装部队后的首次曝光。

  习主席检阅DF-31AG

  东风31洲际导弹是中国研制的第二代战略导弹系统,于1999年8月2日成功进行首次发射试验。原型弹的射程只有8000公里,可携带一枚700公斤的核弹头,只能打到美国局部地区,部分性能并不能充分满足作战需求,例如射程便介于通常意义上的远程导弹和洲际导弹之间,打击范围相对有限,并不能真正成为核打击的主力,导致装备数量极其有限。而改进的后的DF-31A的射程增加到12000公里以上,载荷1050-1750公斤,可携带至少三枚弹头也提高了命中精度,但仍存一定的不足,比如,机动性不够强,精度仍有待提高等。

  右侧为DF-31A洲际导弹

  此番曝光的DF-31AG洲际弹道导弹,从31A和31AG的弹筒模型对比,正如之前许多媒体分析过,最明显的就是弹筒的长度和直径的变化。

  左侧为DF-31A,右侧为DF-31AG注意其长度与直径,另外A与AG的支撑脚也有明显不同

  一是增程,加长加粗的发射筒使得发射加注燃料增大,31AG射程比31A多出1000公里,在理想状态下的最高射程达到13000公里,要知道北京到华盛顿的直线距离是11160公里,13000公里的概念就是在中国本土射向太平洋对岸的那个帝国主义国家,基本上哪哪儿都能打到。

  二是导弹前部整流罩因为容纳突防系统而直径变大,实现了多分导弹头的超高蛇形机动。之前的31A虽然也能携带多弹头,但是飞行弹道却是抛物线式的,而31AG对此进行了大幅改进,可以进行曲线或是蛇形机动,有效突破敌军的导弹防御系统。

  普通洲际导弹的飞行弹道

  在发射平台上,31AG采用了越野能力更强、机动性更高的8轴运输-起竖-发射一体车(TEL)。

  DF-31AG发射车

  这是中国洲际机动弹道导弹的进步,当然也是DF-31系列导弹最大的变化。之前的DF-31A采用的是“大挂车”式的运输方式。

  DF-31A的大拖车

  而此番DF-31AG新的运载车不但大幅强化了复杂道路的机动通过能力,而且整体体积和长度变小,有利于在有限空间内的使用,比如在地下隐蔽工程内可以节约很大的空间。而且新的TEL发射车让大家感受到了中国战略导弹开始具备俄罗斯式的紧凑感,当然这种明显的变化也是很大的战斗力。

  毛子”白杨M“洲际导弹发射车

  该弹的发射筒上有条状线路和检修装置,底部有缓冲垫层,类似DF-26中远程弹道导弹的“无依托发射技术”,做到随到随打,打完就走。

  关岛快递——DF-26

  此外,该导弹上也可以看到类似俄“白杨M”导弹的环控系统管线,充分表明其野外活动能力比此前的东风-31A有进一步提高。除了射程、机动弹头、发射平台的改进外,有消息称DF-31AG再末制导高精确度打击也有质的飞跃,精度(CEP)有望从31A的100-300米范围,提升到60-100米范围,达到甚至超过世界最强洲际导弹俄罗斯“白杨M”的水平。

  从以上的分析来看,DF-31AG可以确确实实的说是中国核武器的王牌和底牌。(作者署名:浩汉防务)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