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曝中国新型东风31AG导弹现身朱日和:将亮相阅兵]东风-31AG洲际导弹正在进入朱日和检阅现场,这也是东风-31AG列装部队后的首次曝光。而在稍早前央视放出的朱日和基地的画面中,出现了东风31AG弹道导弹批量移动的画面,此前在军博的新展览中也有东风31AG的模型现身。
新闻延伸:
在室内展厅,一款名为DF-31AG的新型战略弹道导弹模型亮相,也成为公众的关注焦点。军事专家指出这是中国在DF-31A远程弹道导弹基础上改进的使用高机动底盘的新型多弹头洲际导弹。
东风31AG导弹其实早在两年前就已经出现在媒体上,只不过隐藏在东风41洲际导弹的光环下,很少为公众所知,因为人们普遍更关注中国战略核潜艇发射的海基巨浪2潜射弹道导弹和神秘的东风41洲际导弹。
2014年10月2日,美国自由灯塔网站发表了著名爆料大王,华盛顿时报著名记者比尔·格茨的文章,称9月25日我国进行了东风31B洲际导弹的首次试射,这是东风31B这个编号首次出现在公众视野。综合外界消息,此次展出的东风31AG导弹,很有可能就是美国军事专家命名的所谓“东风31B”。
按照我国的弹道导弹划分标准,中程弹道导弹射程为1000-3000公里,中远程导弹射程为3000-8000公里,洲际导弹射程要求在8000公里以上。东风-31导弹是我国研制的第二代战略导弹系统。
1978年,我国开始第二代战略导弹系统的研制,最初曾试图在成熟的液体火箭基础上,发展机动式的东风22远程弹道导弹,到1984年底已经完成了初样设计。但考虑到固体弹道导弹更适合机动作战,我军随即停止了东风22导弹的研制。同时确定了陆海兼顾、技术共用、大直径、基本型和系列化方针。在1986年5月启动远程固体导弹东风31的研制。
由于东风31导弹是我国首次研制高性能固体导弹,技术跨度大,需要突破小型电子仪器技术、高精度惯导技术、机动发射技术、小型核弹头技术、先进突防技术等一系列难关。导弹立项后进展较慢。经过13年研制,1999年8月2日,东风31远程导弹才成功进行了首次发射试验。
图片:美国卫星拍摄的中国东风-31导弹部署照片,早期的东风-31导弹野外发射阵地由公路相连,均为坚固的混凝土预设阵地,信号特征明显,很容易被卫星和侦察机发现。
在2009年的国庆阅兵式上,增程单弹头型的东风-31首次露面接受检阅,发射车采用分离式半挂车设计,在发射准备时间,越野性能等方面较差,这可能是当时国产重型八轴TEL的技术尚未完全成熟所致。
由于东风31原型弹的射程只有8000公里,只能打到美国局部地区,不足以形成有效的核威慑。我国立即开始了改进型东风31A洲际导弹的研制。东风31A洲际导弹和东风31导弹外形上区别不大,但东风31A导弹性能有很大的提高,使用芳纶纤维复合材料的发动机壳体,大幅度降低了火箭发动机重量,同时使用新一代N15高能推进剂,射程得到了很大提高。根据国公布的中国军力报告的数据,东风31A的弹头质量有大幅度下降,达到美国W-62核弹头350公斤重的水平,惯导系统等方面进行了改进,射程增加到11000公里以上,可以从中国北部发射,跨越北冰洋打击美国本土大部分地区。
图片:东风31A射程比东风31有很大扩展,成为我国首款固体洲际导弹。
2009年10月1日,在建国60周年大阅兵中,东风31A洲际导弹作为最后压轴登场,至此标志着中国的小型固体洲际弹道导弹已经正式登场。
东风31A尽管扩展了射程、提高了命中精度,不过它仍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是没有分导式多弹头能力,其次是不具备野外机动发射能力。
东风31A导弹仍使用牵引-半拖车作为三用车,只有机动运输能力。该导弹的作战形式是:平时隐蔽在大型洞窟基地内,战时从洞窟基地开出,通过公路机动,进入附近的预设发射阵地,这些阵地都事先经过精确的测量和技术保障,发射场坪的基础经过特别设计,由加厚混凝土构筑,能够承受几十吨导弹发射时的后坐力和冲击力,场坪为圆形,有预先埋设的中心定位点,导弹发射车可直接开到定位点,经过简单整备就可以发射,这极大的简化了导弹发射程序,可进行迅速的核反击。
公路机动依托预设阵地的发射形式,具有一些缺点,一是预设阵地都设置在距离公路很近的地点,很容易被敌方事先侦察到,在战时遭到破坏。二是导弹发射车只能依托公路机动,也很容易受到敌方的打击。
在2015年1月5日的央视新闻报道中,发现东风-31A仍为有依托公路机动发射,并未实现无依托发射。画面里东风31A导弹驶入的草丛发射场,地面仍为事先构筑的混凝土,并不是松软土壤。另外东风31A导弹发射筒尾部的外形,仍采用四位支柱冷发射桶。
美国和苏联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发展陆基洲际导弹的无依托野外发射技术,这是指战略导弹发射车可在无路或泥泞、松软土壤及沙漠等地区活动,在非预定地点发射。发射场不需要预先准备,发射车在机动过程中可随时停车发射。这种发射技术有利于隐蔽待机,可在复杂地形或狭小场地实施快速发射。这需要解决导弹系统的定位、定向和方位瞄准,使用一体化发射车,简化保障设施,以及解决发射场坪承载问题。
所以,作为东风31A导弹的后续改进,东风31AG导弹使用了三种新技术,一是采用全驱动越野车底盘,提高导弹的机动能力。三是采用野外无依托快速发射,提高系统生存能力。二是采用分导式多弹头,提高突防能力。
2011年5月,我国万山公司独立自主研制了国内最长、装载质量最大的自行式超重型特种越野运输车——WS51200型,实现了8轴超重型越野车技术的跨越,整车总质量122吨,整备质量42吨,装载质量80吨。采用断开式驱动桥、大行程螺旋弹簧独立悬架等技术和轮胎中央调压系统等,已达世界先进水平。
WS51200型重型越野车随即被应用于东风31AG弹道导弹的TEL车底盘。TEL是Transporter Erector Launcher的缩写,意为运输-起竖-发射一体车。
东风31AG型导弹也曾在网络上亮相,均采用8轴TEL,因此很多人将其误认为是东风41导弹,但是由于东风31AG导弹的尺寸并没有东风41大,据推算东风41导弹发射车长18.5米(包含底座和安全帽大约是20米),东风31AG发射筒长约15米,所以东风31AG发射车的驾驶室为整体式,没有像东风41导弹那样发射筒探出车体前部,驾驶室被分割成左右两个部分。
图片:疑似东风31AG使用的高机动TEL发射车,图片拍摄于2013年7月,那时候东风31AG正在做跑车试验,尚未装备部队。
图片:东风31AG和东风41洲际机动弹道导弹发射车的对比。
图片:东风-41导弹发射车。
在2016年11月2日《人民日报》刊发的《改革强军迈步新长征》一文中提到:“2016年,新型战略导弹装备部队”。文章中提到的新型战略导弹,很有可能是指东风31AG型导弹。中国在2017年上半年很可能又装备了射程更远、弹头更多的东风41导弹。相继列装的小型机动洲际导弹东风31AG,以及大型机动洲际导弹东风41,再加上已有的大型地井发射液体洲际弹道导弹东风5B和潜射洲际导弹巨浪2,构成了中国的多射程分导式洲际弹道导弹系统,定能成为火箭军手中最得力的倚天长剑。
火箭军作为一个新成立的军种,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大国地位的战略支撑,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在“铭记光辉历史 开创强军伟业——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主题展览”上,火箭军展示了东风导弹全家福,包括东风-5B多弹头洲际核导弹,东风-5A大型液体洲际导弹,东风-31A和东风-31AG小型洲际弹道导弹,东风-16中程弹道导弹,东风-26中远程弹道导弹,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东风-15B近程弹道导弹,以及东风10A陆基巡航导弹,这些导弹,构成了目前世界上最完整的远中近程结合、弹道巡航匹配、核常兼备的导弹打击体系,就是美国和俄国也得望弹兴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