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研反导系统号称可拦截东风21 其实拦东风11都难

2017年05月19日 12:57 新浪军事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观察者网 综合报道]美国《防务新闻》5月18日报道,为了让印度自己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BMD)尽可能的“按时”交付,印度国防部18日责成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立即提交BMD系统的最终方案和研发时间表。

  国防部发言人甚至公开表态:“我们正在考虑申请对DRDO进行审计,缓慢的进度和巨额的消耗让我们难以接受。”一位国防部高级官员补充道,早在2012年,DRDO就自称“我们已经完成了BMD系统第一阶段的研发工作”。但5年过去了,DRDO依然什么都拿不出来。

  早在1995年,DRDO就提出了BMD系统的草案,却从2012年“跳票”至今

 

  因为DRDO在BMD系统上的“跳票”,印度不得不耗资60亿美元从俄罗斯进口5套S-400地空导弹,并在2015年与俄罗斯签订了相关备忘录。即使如此,印度依然拿不到第一批外贸产品。“印度的天空,将继续对巴基斯坦的(弹道)导弹免费开放”,这名高级官员不无自嘲的补充道。

  今年3月1日实验前的印度大气层内反导拦截弹(AAD)及其发射车,该型导弹已发射10次、8次成功

 

  DRDO曾在2011年左右向印度国防部报告了BMD系统的规划草案:到2012~2013年,BMD系统第一阶段投入运行,可以拦截射程在2000公里内的中近程弹道导弹;到2016~2017年,BMD系统第二阶段投入运行,可以拦截射程在5000公里内的中远程弹道导弹。根据DRDO公布的12次反导拦截实验结果来看,理论上的“成功率”超过了80%,完全可以交付部队试用了。

  然而,关于反导拦截试验的成功率,印度军方却有不同的看法。印度陆军退役少将马亨达表示:“我不知道DRDO的试验数据都是怎么来的,我也不方便透露试验的具体细节。我只能说,在军队的防空导弹试验中,防空导弹不一定要击中目标。事实上,某些靶弹里很有可能装有自毁炸药和遥控装置,这算不上丑闻。”

  印度开发的2款大气层外反导拦截弹:PAD和PDV,这2种弹都改进自“大地”近程弹道导弹。PAD采用主动雷达末端制导模式,技术来源于俄罗斯反舰导弹,与国际主流格格不入

 

  不同于剑走偏锋的PAD,其改进型PDV采用了国际流行的末端红外制导模式(技术来源于以色列“箭-2”)。PDV的上次试验,是在雷达全自动跟踪的情况下,于97千米高度成功拦截了靶弹目标。也就是说,PDV是在靶弹(“丹努什”,海基“大地”)的弹道飞行顶点附近击毁了目标。

  也就是说,印度是在全部准备妥当的情况下,所有雷达跟踪系统待命,导弹随时能够发射的情况下,进行“实验室条件下”拦截试验。这种完美条件下的试验,再加上一些“算不上丑闻”的手脚,要想不成功,也是蛮困难。尴尬的是,在DRDO的规划中,PAD/PDV是用来拦截射程2000千米级的2级中程弹道导弹的,而不是“丹努什”这种射程350千米的单级弹道导弹。

  

  尽管印度媒体和国防部都言之凿凿的表示PDV可以拦截DF-21系列,但就实验结果看,即使要拦截图中齐射的DF-11系列,PAD/PDV都颇为勉强。

  印度的反导系统建设同许多其他国防项目一样,已经延误多年。PDV的2次试射,都是在预先准备妥当的情况下,对采用高抛弹道,且飞行速度并没有处于较高状态的靶弹执行拦截,整个过程犹如在“实验室中进行”一般。确实,对于一个还没有彻底掌握“烈火-2”这种1500公里级弹道导弹生产和控制技术的国家来说,想要研发出可供实战的BMD系统,实在是强人所难了。

  在印度的国防项目审批制度下,DRDO如果实话实说,无疑是既拿不到项目也拿不到拨款,甚至可能导致印度自研地空导弹技术的彻底流失。从这个角度上来说,DRDO能够开发出PDV这个级别的拦截弹并取得了部分试射的成功,已经足以称得上是印度国防工业的伟大成就了。可惜,赛马场7号(印度总理府)的老爷们不会、也不敢承认这个事实。

  印度BMD系统研发虽然困难重重,却也算不上是全无成果。除了一支堪用的技术队伍,一些先进技术装备也是不小的收获。(图为BMD的核心,以色列E/LM-2080“绿松石”有源相控阵雷达)

  对于印度这种一脚走入21世纪、一脚陷在19世纪的大国而言,想要正儿八经的重振自己的国防工业,就必须像某北方邻国一般扎扎实实的走完工业化和近代化之路。BMD系统的尴尬与无奈,只是印度国防工业的一个缩影。随着新军事革命的继续,这种基础不牢的无奈会愈发明显。毕竟,印度裔虽多,却不是华尔街的主人。

  聚沙难成塔。请新德里先停下“强盛大国”脚步,等等自己的人民。中国人在上路前铺好了复兴之路的路基,印度呢?(来源:观察者网)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