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博士解密藏于九地之下防护工程:不惧钻地弹

2016年12月01日 08:20 中国新闻网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原题:专家解密“藏于九地之下”的防护工程  

  现代战争中,精确制导武器对重要军事目标的威胁越来越大

  “藏于九地之下”的防护工程,则是提高生存能力的重要手段

  本期邀请军委后勤保障部某设计研究所防护工程专家王安宝为您讲述——

  防护工程:给指挥中枢穿好“防护衣”

  核心提示:时空越千年,道出一个恒久的战场法则:制胜的前提不仅是刺出剑,还应握牢盾。

  防御是作战的基本类型之一。矛攻,虽占主动,亦有退败失锐之时;盾防,虽处被动,不乏固胜弥坚之势。防护工程的主要功能是保证军队战时不间断指挥、保证人员装备安全,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依托,一旦被发现甚至摧毁,很可能就意味着整个国防力量的瘫痪。在战争这架天平上,砺剑与铸盾对打赢同等重要,尤其是在防护工程领域,谁掌握了核心技术,谁就能在未来战场变被动为主动,在战时少受损失。

  战争防护盾牌历久弥坚

  战争是攻与防的对立统一,自从出现战争以来,“攻”与“防”这两种战斗形式就相伴而生,整个人类战争史一直伴随着“攻者利其器,守者坚其盾”的发展过程。

  冷兵器时代,作战兵器是刀矛剑戟和弓矢,筑城的典型形式是城池,在高大的夯筑城墙上建有雉堞、敌台、城楼等防御设施,城外挖有宽深的护城河。早在1000年前,河北永清县境内就筑有一条连通6个乡镇11个村、深度1米至5米不等的宋辽地下古战道,被誉为“地下长城”。

  火药的发明,使战争进入了热兵器时代,这个时期的防护工程,以炮台、堡垒、战壕等工程为主,是抵御枪炮进攻的有效防护手段。随着进攻武器由冷兵器进化为钻地炸弹,威力日益增强;相应的防御手段由“高筑墙”转向“深挖洞”,抗力逐渐提高。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飞机、坦克在战场上初次亮相,标志着机械化作战时代来临,防护工程逐步演变成大型的“地下作战堡垒”,如法国著名的“凡尔登要塞”。

  核武器的出现和火箭推进技术的成熟,使抗核爆的深地下坚固工程成为防护工程的主要形式。主体防护层厚度在400米以上的美国夏延山北美防空司令部地下指挥中心,是这类工程的典型代表。

  纵观人类战争史,无论哪个时期,作为国家安全屏障的防护工程在战争中一直扮演着“坚盾”的角色,其发展形式始终都是与战争形态密切相关的。

  信息时代面临多重威胁

  “透明战场”这个说法,生动形象地描述了高技术侦察给防护工程带来的威胁。信息化条件下,各军事强国纷纷打造能够洞察对手一举一动的“火眼金睛”,以图掌握信息主动权。未来战争快、准、狠的打击策略是最难应对的,信息化条件下武器装备的发展,也给防护工程建设带来了诸多挑战。

  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侦察监视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和使用均可实现自动化,将其与打击武器有效融合,可大大提高打击节奏。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从发现目标到打击摧毁,时间可缩短到10分钟以内。而无人机作战平台甚至可实现实时打击。

  精确制导已经成为信息化战争中最主要的攻击样式。精确制导武器的命中精度目前已发展到近程的1米以内,中程的10米以内,远程的10至50米。如海湾战争中,美军向伊拉克巴格达阿米里亚掩蔽部发射了2枚重磅激光制导炸弹,致使工程内的400多名平民被烧死或窒息而死。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针对防护工程的“硬毁伤”和“软杀伤”能力都成倍增加。美国MOP炸弹总重约13.6吨,对硬目标的破坏深度超过60米,堪称“掩体终结者”。2000磅弹头撞地速度由300米/秒提高到1000米/秒以上,对混凝土的侵彻深度由1米增加到6米。电磁脉冲武器和网络攻击武器则能对防护工程内部电子设备、网络系统进行大规模毁伤。

  精确制导武器催生坚盾

  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常规武器的特点是对目标看得更清、瞄得更准、打得更狠,因而对地面建筑和浅埋工事的毁伤威力明显增强,但对深埋于岩体中的坑道工程而言,由于岩体具有很强的抗侵爆能力,故单弹打击时的毁伤威力增加有限。

  精确制导武器可以进行定点打击,若针对同一瞄准点使用多发钻地弹先后实施连续打击,后弹沿着前弹弹孔继续侵入,如此一发接着一发,是否能够钻到任意深度?这在防护界曾经引起过争论,防护工程到底能不能抗得住多发钻地弹重复打击?

  通过现场炮击试验发现,由于天然岩体存在节理、裂隙等软弱面,钻地弹侵入岩体后由于受力不均衡而发生偏转,后弹即使命中前弹弹孔,其弹道轨迹也将进一步偏转。另一方面,由于前弹侵入爆炸后,弹片完全嵌在爆炸空腔内,增加了介质的硬度和密度,使得后弹更难侵彻,因而不会出现侵彻深度无限累加的现象。

  根据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多弹重复打击的毁伤深度一般不会超过单弹毁伤深度的两倍。由此可见,在多弹重复打击条件下,具有足够厚度防护层的坑道工程仍然是安全的。

  随着战争形态变化,精确制导常规武器对于防护工程的威胁越来越大。纵观近年来局部战争,应对现代战争的威胁,主要是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对来袭武器的干扰和拦截能力。同时还要继续增强防护工程的综合防护性能和保障能力,例如分散配置、一体防护、隐真示假、因地制宜等。

  确立综合集成防护理念

  信息化战争是体系与体系之间的对抗,在侦察与打击一体化的威胁面前,单一使用“隐蔽”型防护和“抗力”型防护,已经无法应对雷霆万钧的攻势,必须将多种防护措施结合起来,攥指成拳,形成合力,这就是在防护技术领域越来越受关注的综合集成防护理念。

  具体说来,就是以信息技术为纽带,将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和应用有机结合,实现预警、控制、防护和保障等功能的一体化。在防护应用中,能实时获取威胁信息并进行评估,快速做出决策,采取综合防护措施实现高效、精确防护。

  信息技术给防护工程体系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孤立的指挥防护工程一旦被损毁,将直接影响到整个战争的进程。如果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将其联成体系,将重要目标分散配置,即使一个节点被摧毁,整体功能仍然不受影响。

  美军的防护工程体系建设也是采取了这样的建设思想。如有“地下五角大楼”之称的韦瑟山地下防护工程,其防护设施相当齐备。尽管如此,美军还是在马里兰州里奇堡地下隧洞和奥弗特空军基地另设有两个备用的地下军事指挥中心。在多点配置下,一旦某个地下指挥中心遭到摧毁,另一个将有效接替,确保指挥不间断。

  美军还拟建造分散式、多主体、由环形隧道网相连通的首脑指挥防护工程体系,这些都说明,构筑体系化的防护工程,是信息化条件下防护工程建设发展的重要方向。

  专家简介:王安宝,博士,防护工程专家,先后当选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军优秀博士、“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军队高层次人才工程”拔尖人才培养对象,获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10余项,主编国家标准4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1次。

  相关链接——

  “攻”“防”战例集萃

  ☆ 明朝建国以前,知识分子朱升谏言“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朱元璋采纳了他的意见,最后取得了胜利。

  ☆ 钓鱼城与合州之战,宋代四川安抚制置使兼重庆知府余玠上任后,在合州城东钓鱼山上筑城,增强防御,抵抗蒙古铁骑长达36年,堪称中外战史上绝无仅有的守城战例。

  ☆ 上甘岭战役,志愿军构筑了坚固的坑道防御阵地,经受了敌军近200万发炮弹的狂轰滥炸,山头土石被炸松了2米,但坑道内人员却安全存活下来,最后取得举世瞩目的战绩。

  ☆ 科索沃战争中,尽管北约对南联盟进行了长达78天的狂轰滥炸,凭借着坚固的防护工程,战争结束时南联盟仍然保存了相当的军事实力。

  ☆ 科索沃战争后期,为防止北约单独维和,俄罗斯军队通过防护工程地下通道率先进入科索沃战略中心——普里什蒂纳机场,在政治和军事上争取了主动。

  ☆ 伊拉克战争中,萨达姆曾躲藏在位于地下50多米深的指挥中心,西欧设计公司向美军透露了技术参数,使萨达姆转而逃往家乡提克里特四处躲藏,后来从藏身的地窖中被美军抓获。

  ☆ 北美防空司令部是美国全球指挥控制中心,也是美军战时的最高指挥部,可以抵抗近百万吨级的核武器袭击。“9·11”事件发生后,第一道美国境内空中管制命令就从该中心发出,而当时的小布什总统就曾准备进驻此地。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