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称中国在南海布设浮标 可监控水下2千米深目标

2016年10月15日 08:56 新华网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资料图片:2016年7月18日,“张謇”号上的科考队员在南海布放Argo浮标。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摄 

 

  港媒称,中国已经在南中国海布设了首批8个国产浮标,作为一个国际观测网络的一部分。分析人士称,这将提升中国对这片争议水域的科学了解。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0月13日报道,负责该项目的科学家说,北京计划到明年早些时候在南中国海维持约20个浮标,这将使得民间和军方用户都能够利用中国自己的卫星系统监测深至水面以下2000米处的海洋环境。

  所有这些中国的浮标都是国际Argo计划的一部分。国际Argo计划是一个涉及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观测计划,其监测着散布在全球海洋中的约4000个浮标。相关信息由所有加入该计划的国家和地区分享。

  这些高约2米、重约30公斤的圆筒状浮标通常在水面以下约1000米处漂移,但会定时下潜至更深处,随后再浮至水面。在此过程中,它们会一直记录海洋数据,例如海水温度、盐度、氧气浓度和洋流情况,以用于海洋和气候研究。

  根据中国Argo计划官网的说法,这些数据还可以用于帮助预测台风,也有助于渔业和运输活动。

  中国Argo计划的科学家说,Argo计划的浮标每5天将自动下潜至2000米深处收集海洋数据,这些数据会在浮标返回水面时传送给中国的北斗导航卫星。

  在明年完成南中国海观测网络建设后,中国Argo计划团队计划每年在该区域布设约10个新浮标,以替换那些电池电量已损耗殆尽的浮标。

  澳门军事分析人士黄东说,这些浮标可能令中国海军间接受益,因为潜艇的行动需要有关水温、压力和洋流的大量数据。黄东说:“南中国海水域辽阔,中国仍然存在一些盲点。海洋环境瞬息万变。如果不密切监测这片水域,那么部署潜艇就真的很危险。”

  自2001年加入国际Argo计划以来,中国已经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等海域布设300多个浮标,但最近在南中国海的布设活动是该国第二次使用国产设备。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