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在中东再出手反击美国 计划在叙建永久性海军基地

2016年10月11日 11:11 观察者网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近来,俄美关系因乌克兰问题、叙利亚问题等持续陷入低谷。据中新社10月10日报道,俄联邦委员会网站称,当地时间10日,俄罗斯国防部副部长潘科夫表示,俄计划在叙利亚西部塔尔图斯海港修建永久性海军基地。此举料将进一步使美俄关系恶化。

  潘科夫当天是在莫斯科举行的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国际事务委员会工作会议上作出的上述表述。他说,塔尔图斯港目前是俄海军的物资设备保障基地,俄军方计划在该港建立永久性海军基地,以便更加有效地打击叙境内恐怖分子。

当地时间10月6日,叙利亚Hmeimim空军基地,一架俄罗斯苏-34战机正在降落。

  潘科夫说,相关政府部门已同意俄军方这一计划。目前文件正在起草过程中,未来还需通过俄联邦委员会和国家杜马(议会下院)的审议表决。

  据国际文传电讯社消息,俄联邦委员会国防和安全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克林采维奇已表态称,俄联邦委员会准备尽快批准相关议案。

  俄联邦委员会国际事务委会成员莫罗佐夫当天表示,在塔尔图斯港修建永久性海军基地将增加俄在中东和地中海地区的舰艇数量,加强俄在这些地区的军事潜力。

  据俄卫星新闻社援引叙利亚武装力量政治管理局官员的话称,俄在叙修建永久性海军基地并不侵犯叙利亚主权,因为修建该基地符合两国政府间协议。“修建该基地将为全球安全服务,将达到遏制恐怖主义的目的”。

  叙利亚塔尔图斯港从1977年起就是苏联海军的物资设备保障基地。目前该港是俄海军在地中海地区的唯一一处基地。

塔尔图斯港

  俄美互相“叫板”更趋白热化

  此外,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日前,美国方面正式指责俄罗斯政府曾授权并帮助黑客入侵美国网络,意图以此影响美国总统大选。对此,俄罗斯迅速回应,称这是“胡话”。真相究竟如何,不得而知。但如路透社所言,毋庸置疑,这番公开叫板只会让本已紧张的美俄双边关系滑向新低。

剧情反转

  近日,就在外界以为美俄两国关系出现缓和迹象之际,剧情出现反转。

  起源还在叙利亚问题。9月10日,美俄外长在瑞士日内瓦宣布达成叙利亚停火协议,并称将合力打击叙境内恐怖主义组织。但没过多久,这一停火协议就沦为一纸空文。9月22日,叙利亚政府军对反对派武装分子重新展开军事行动。美俄双方随之陷入一场“口水仗”,相互指责对方导致叙战事升级。

  10月3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柯比发表声明称,美国已暂停与俄罗斯为维护叙利亚停火协议而进行的双边沟通。同一天,俄罗斯总统普京下令终止此前俄与美达成的一项核协定,作为对美方不切实履行协定及一系列“敌对行动”的回应。

  此后,对峙继续升级。俄军方一名官员日前告诫美国,若对叙利亚政府军发动空袭,俄军将以导弹还击。而此前一天,俄罗斯卫星新闻网还报道称,俄国防部副部长尼古拉·潘科夫表示,俄国防部正考虑恢复在古巴和越南的军事基地。对此,美国方面也不甘示弱。国务卿克里7日表示要对俄罗斯和叙利亚进行战争罪调查。同时,美国国土安全部指控俄官方用黑客行动干预美国大选。

  对抗不只停留于口头。双方近期还多次上演针锋相对的大规模军演,动作“生猛”。

  美俄全面对抗加剧,也让外界对骤然升高的冲突风险充满担忧。美联社此前就指出,美方暂停与俄就结束叙利亚战争进行外交接触以及俄方暂停一项核协议,这都凸显出这对前冷战敌人之间深深的不信任和越来越紧张的关系。

  “新仇旧恨”

  事实上,在缓和与争斗之间反复,这已成为美俄关系的一种常态。这一次,美俄为何陷入紧张?

  直接的分歧仍在叙利亚战场上。“美俄都有意愿通过政治解决的方式实现叙利亚的和平,但是如何达成理想的结果,双方存在本质上的分歧。”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袁征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美俄在叙利亚巴沙尔政权是否下台的问题上始终无法达成一致,而双方关于上月联合国人道主义救援车队在叙遭到空袭的相互指责,更让关系进一步恶化。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亚研究所研究员陈玉荣也认为,美俄在中东地区尤其是叙利亚都有各自的战略利益,战场的变化反映的正是大国利益无法实现平衡的事实。

  原本可能为美俄关系突破提供契机的叙利亚问题,反而又一次成为激化双方矛盾的导火索。

  而在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姜毅看来,此番俄罗斯在对美政策上表现颇为主动,或与美国临近总统大选的特殊时期不无关系。“换届在即,美国在对俄政策上实际没有太多选择,俄罗斯正是利用这一时机,通过一些高调举动对美施压,迫使美国意识到俄罗斯的重要性。”

  当然,这些都不是美俄之间的根本性矛盾。反复的根源还在于美国在欧洲地区对俄罗斯长期进行的战略挤压。这在乌克兰危机之后早已暴露无遗。

  “如果美国能在俄罗斯关心的重大利益上有所收敛,那么俄罗斯现在也不至于在叙利亚问题上表现得如此激烈。”姜毅指出,俄罗斯此次在已经达成的核协定上违约,正是借此表达对美国没有合作诚意的不满。

  袁征则将此次美俄关系恶化视为“新仇旧恨”的叠加。“普京上台之后,美国一直多有不满和指责,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又在欧洲对俄罗斯步步紧逼进行围堵,加上乌克兰危机及其引发的相互制裁,如今又出现叙利亚问题,这都让美俄博弈呈现一种加剧态势。”

  仍然可控

  大国之间的关系趋紧总会挑动外界敏感的神经。此次美俄相互叫板,也让人们再一次担忧,这种箭在弦上的架势是否可能真的引爆冲突?

  英国《每日星报》日前就猜测,两个大国全面对抗的冷战年代是否又回来了。德国、法国等国的外长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毫不掩饰对于美俄在叙利亚问题上难启谈判的悲观。

  不过,专家普遍分析认为,虽然近来美俄确实呈现出更为明显的分歧和矛盾,但双方关系仍处在可控的正常范围之内。

  “目前美俄的举动表现出彼此缺乏基本的信任,是双方根本性矛盾在其他问题上的一种展现,未来它们还可能继续有新的争吵,但是最为紧张的情况差不多也就是像现在这种程度,双方都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真的展开一场像冷战那样的全面较量。”姜毅说。

  袁征认为,即将揭晓的美国大选结果可能会带来美俄关系的变化。“如果希拉里上台,其对俄政策应该会与奥巴马政府一脉相承,不会有根本性变化,因此美俄关系可能还会陷入僵局。如果特朗普上台,根据其此前的表态,可能会在对俄政策上做出一些调整,不过共和党阵营里要求对俄强硬的也大有人在。”袁征指出,事实上,只要普京还在任内,美国方面大幅调整对俄政策的可能性较小,短期内美俄关系改善的难度依然较大。

  在可预见的未来一段时间内,忽而缓和、忽而紧张的起伏还将继续成为美俄关系的主调。“这是由双方在根本利益上的冲突决定的。”陈玉荣说,但总体而言,局势不会走向失控,至少在解决地区问题上,对话与合作还是这两个大国的首选。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