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军司令吴胜利:建造航母一直是刘华清的心愿

2016年09月29日 13:40 观察者网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中国海军司令吴胜利:建造航母一直是刘华清的心愿这是一张在网络流传甚广的老照片,当刘华清站在美国的“突击者”号航母上,踮着脚尖,看着美军先进的装备时,他或许在想,有朝一日,中国也要有自己的航母!

 

  9月28日,中共中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纪念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原海军司令员刘华清诞辰100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出席座谈会。

  座谈会上,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曲青山,国防科工局副局长张克俭,中央军委委员、联合参谋部参谋长房峰辉,中央军委委员、海军司令员吴胜利,湖北省代省长王晓东先后发言。许其亮、赵乐际、栗战书、常万全和中央军委委员出席座谈会。范长龙主持座谈会。

  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军队有关部门和单位、武警部队、湖北省负责同志,刘华清同志亲属、生前友好、原身边工作人员和家乡代表等参加座谈。

  习近平在讲话中回忆了刘华清对于中国海军的贡献,他说“刘华清着眼建设强大海军,力主发展航空母舰,强调‘航母是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也是海军能遂行海上多兵种联合作战的核心’。

  中央军委委员、海军司令员吴胜利在发言中也提到“刘华清组织了首次西太平洋海域远航合成训练、首次南极考察等军事活动。他提出‘重质量、小批量、多批次、勤改进、配套发展,尽快形成作战能力’的海军装备发展思路,十分重视发展海军核心装备,力主发展大型水面作战舰艇与核潜艇,尤其是建造航母,一直是他的一个心愿。他亲自参与领导了一大批新型舰艇、飞机、导弹等武器装备的发展决策和研制生产,推动建立了海军装备论证中心、学术研究所等科研机构,组织指挥了水下发射运载火箭、核潜艇深潜试验,以及核潜艇远航和90昼夜自持力考核试验,为中国海军走向深蓝奠定了基础。”

  人民日报今在11版刊登的发言如下:

中国海军司令吴胜利:建造航母一直是刘华清的心愿

  9月28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纪念刘华清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中央军委委员、海军司令员吴胜利:

  刘华清同志是我们海军的老司令员,先后三度在海军工作,长达20年之久。他一生心系海军,为人民海军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历史性贡献、立下了不朽功绩,他以忠诚的政治品质、执着的革命追求、卓越的领导才能、务实的工作作风、高尚的人格魅力,赢得了海军官兵的敬仰和爱戴。

  刘华清同志以对党的绝对忠诚和对使命的强烈担当推动海军整顿改革,为开创海军建设新局面只争朝夕。1982年8月,刘华清同志出任海军第三任司令员。他一到任,就与班子成员“约法五章”,提出从带头学习、增强团结、坚持原则、执行党章、振奋精神等方面,以身示范,树立榜样。他迅速推动海军进行全面整顿,果断处理了历史上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遗留下来的一系列问题。他注重调查研究,北起辽东半岛,南至西沙群岛,几乎走遍海军所有的军港、机场、阵地、工厂,在掌握情况基础上,着力纠治部队存在的作风松散、纪律松弛、管理松懈等现象,使海军面貌发生重大变化。为巩固整顿成果,他致力推动海军体制编制合理化、组织指挥科学化、教育训练规范化、干部知识化专业化。结合精减整编,他亲自领导军事训练、院校教育、装备管理、体制编制、后勤保障、战场建设等方面改革,使海军部队呈现蓬勃向上的发展势头。

  刘华清同志率先把目光投向事关海军长远发展的战略指导问题,为绘就海军现代化宏伟蓝图谋篇布局。海军建设朝什么方向发展,如何建设一支精干顶用、具有现代战斗能力的海军,是刘华清同志思考最多、研究最深的问题。他多次亲自组织座谈会,带领专家反复研究海军战略任务、战略指导、战略能力等问题,提出了“近海防御”的海军战略,明确了海军作战方针和海军装备发展方针,这是我军第一个军种战略。他在组织制订《海军现代化建设规划纲要》基础上,通盘考虑海军“七五”“八五”“九五”规划,提出“三步并作一步走、十五年向前跨一大步”的远景规划,组织编拟了《2000年的海军》,为海军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导。

中国海军司令吴胜利:建造航母一直是刘华清的心愿

  1980年5月底,时任国务院副总理耿飙访美,刘华清陪同其登上了美国海军CV-61“突击者”号航母。图为正在参观的刘华清。

  刘华清同志始终把工作重心聚焦于海军战斗力建设,为提升海军实战化水平开新图强。他明确提出要紧紧围绕提升协同作战、快速反应、电子对抗、后勤保障、野战生存等五种作战能力,全面系统推进军事训练改进创新,领导建立了舰艇长全训合格考试制度,制定了《海军师以上首长机关训练大纲》,组织了首次西太平洋海域远航合成训练、首次南极考察等军事活动。他提出“重质量、小批量、多批次、勤改进、配套发展,尽快形成作战能力”的海军装备发展思路,十分重视发展海军核心装备,力主发展大型水面作战舰艇与核潜艇,尤其是建造航母,一直是他的一个心愿。他亲自参与领导了一大批新型舰艇、飞机、导弹等武器装备的发展决策和研制生产,推动建立了海军装备论证中心、学术研究所等科研机构,组织指挥了水下发射运载火箭、核潜艇深潜试验,以及核潜艇远航和90昼夜自持力考核试验,为中国海军走向深蓝奠定了基础。

  刘华清同志以前瞻思维和世界眼光谋划海军人才建设,为培养海军新型军事人才倾注了大量心血。他深谋远虑,从战略高度规划和推进海军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海军人才的评价标准、培养途径和选拔机制,强调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指挥员,必须到大风大浪中摔打锻炼。早在上世纪80年代,他就把目光投向21世纪的中国海军,提出舰艇部门长要进行通科培养,要求发展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决定开办飞行员舰长班,培养了一批“驾机能击长空、操舰敢闯大洋”的优秀飞行员舰长。他着眼海军国际性军种特点,重视在对外军事交流中提高官兵素养,每次率领代表团出访,都要求大家注意学习借鉴外军管用的经验。在他的推动下,海军首次组织舰艇编队出访南亚三国,拉开了中国海军走出国门、迈向世界的序幕。

中国海军司令吴胜利:建造航母一直是刘华清的心愿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登上美军的航空母舰

  刘华清同志离开海军到军委工作时,动情地说:“我热爱海军事业,急切盼望中国海军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强大起来。为了实现毛泽东主席、邓小平主席提出的海军建设目标,我无愧地贡献了我所能做到的一切。”老首长情真意切的话语,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和革命军人的大忠大爱。他为海军建设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将永载史册!

  我们一定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的崇高精神,不断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决策指示,以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为引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努力建设世界一流海军,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海洋权益,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而不懈奋斗!

  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曲青山: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参加纪念刘华清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深切缅怀他的光辉业绩和崇高风范。我的发言,着重回顾刘华清同志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征程中,以对党的赤胆忠诚和对人民的无比热爱,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作出的重要贡献。

  刘华清同志在土地革命战争中锻炼成长为我军优秀的军政干部。1929年10月,年仅13岁的刘华清同志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历任鄂东北游击总司令部交通队政治指导员、秘书科科长,红二十五军政治部组织科、宣传科、文印科科长,红十五军团政治部敌工部科长等职。刘华清同志在坚持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斗争中,面对敌人的残酷“围剿”,他屡次身陷险境,却矢志不渝,坚持开展武装斗争,出色完成各项任务。1934年11月起,他随红二十五军长征,万里转战,浴血奋进,一路做好军事斗争和教育鼓动等工作。特别是他和程坦同志合作,采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流行的《土地革命完成了》歌谱,将毛泽东等同志制定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改编成歌曲,极大鼓舞了官兵斗志。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他相继参加了直罗镇、东征、西征等一系列重大军事行动,积极开展宣传教育、统一战线等方面工作,展现了突出的军事指挥和政治工作才干。

中国海军司令吴胜利:建造航母一直是刘华清的心愿中国航空母舰辽宁舰

  刘华清同志在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中屡建功勋。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迅速开赴抗日前线。刘华清同志随军东渡黄河,先后担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司令部秘书主任、供给部政治部主任,冀南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平原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和冀鲁豫军区第六军分区副政治委员等职务,战斗在太行山区、冀南平原,相继完成了一二九师司令部的机要、接待、兵员装备统计等工作,以及刘伯承、邓小平等同志外出办公时的秘书、参谋和警卫工作。百团大战期间,他负责军需物资生产和筹集工作,在反“扫荡”作战中有效保存物资财产,为战役的顺利进行立下了汗马功劳。此后,他转战冀鲁豫,参加对日伪军的反合围、反“扫荡”作战。他狠抓军队政治工作,积极加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完善干部工作机构、创建模范党支部等,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军事斗争提供了重要保障。抗日战争转入反攻阶段后,他参与领导冀鲁豫军区的冬季练兵和开展民主运动,并率部参与对日伪军的攻势作战,攻占夏津、高唐等地,打击了敌人,收复了失地,扩大了战果。

  刘华清同志为新中国的诞生建立了不朽功绩。解放战争时期,刘华清同志历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二纵队第六旅政治委员,第二野战军第三兵团第十一军政治部主任等职,率部参加了上党、邯郸、巨野等战役战斗。战斗中,他率领部队顽强作战,打出了我军威风,创造了“模范战例”。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刘华清同志率部挥师南进,跨越黄泛区等重重障碍,迅速完成战略展开。1948年,刘华清同志参加举世闻名的淮海战役,率部参加对黄维兵团、张淦兵团的牵制作战和对李延年兵团的阻击作战,所部前后作战28次,取得了重大战果。1949年,刘华清同志参加渡江战役,率部强渡长江天堑,并一路追歼逃敌,连克金华等地。转战途中,刘华清同志特别注意做好群众动员、建党、建政工作,推进军队思想政治建设。通过运用诉苦和查阶级、查工作、查斗志等方法,进行阶级教育,严明部队纪律,大大提高了指战员的革命斗志。同年6月起,刘华清同志担任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政治部副主任、主任、校党委委员等职,为解放和建设大西南培养了大批优秀军政干部。

中国海军司令吴胜利:建造航母一直是刘华清的心愿资料图:中国辽宁号航空母舰

  刘华清同志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建立的卓越功勋,追求真理、献身革命的奋斗精神和崇高风范,永远激励着我们。长征途中,年仅18岁的刘华清同志在独树镇战斗中腿部负重伤,但硬是凭借一腔“死也要死在红军队伍里”的忠勇刚毅,忍着剧痛坚持行军。在转战太行时他说过:“如果没有坚强的党政工作,就不能使后勤工作人员有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就容易导致贪污腐败、不负责任等现象发生。”这些都表现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坚强党性和崇高品质。刘华清同志始终强调要加强党的领导,完善党的组织生活,厉行批评和自我批评,时刻严明党纪军纪。我们纪念刘华清同志,就是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始终保持对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的执着追求,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副局长张克俭:

  刘华清同志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他曾任国防部第七研究院院长、第六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国防科委副主任、海军司令员、中央专委副主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务,为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

  科学决策,努力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创新发展。刘华清同志指出,一个国家要想不被欺负,必须要有现代化的国防力量,而要实现国防现代化,必须加速国防科学技术发展。1961年,中央任命刘华清同志为国防部第七研究院首任院长,从此他与国防科技工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当时国民经济严重困难、苏联撤走专家的严峻形势下,他带领全院同志迎难而上、白手起家,初步建立我国舰船科研设计体系,成功研制鱼雷快艇、导弹快艇等多型舰船,交装入列后,极大增强了海军力量。1966年担任国防科委副主任后,正值“文化大革命”爆发,工厂和科研单位陷入混乱,在战场上身经百战的刘华清同志深知,国防科技工业建设马虎不得,这是关乎战争胜负、国家安全的大事。他自觉抵制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干扰,促成以中央军委名义下发《特别公函》,强调任何人不准以任何理由冲击国防科研生产现场,不准以任何借口停工、停产,必须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他始终坚持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实战化方向,坚持质量第一,要求武器装备要切实满足军事斗争需要。他高度重视自主可控,清醒认识到“大量使用国外的东西将来是有风险的”,大力推动新材料、新工艺、导弹技术、先进动力等领域技术攻关,支持国产设备应用。他强调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必须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他为开创中俄(苏)军事技术合作新局面,改善装备出口环境、开拓出口渠道做了大量工作,积极推动国防科技工业走出去。他认真研究国家安全环境,坚持科技强军,始终把发展高新技术作为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和武器装备建设的指导方针。在他的努力下,我国核潜艇研制顺利推进,航母工程、载人航天工程成功立项,战略核武器稳步发展。目前,我国核潜艇交接入列,国产航母研制正在加速推进,航天事业不断创造新辉煌,国防科技工业能力水平快速提升,这是对刘华清同志最好的告慰。

  解放思想,不断完善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机制。“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多头、分散、分段管理,用刘华清同志的话来讲,就是“常规和尖端分家,军内科研和军外科研分家,科研、试验、生产、采购、分配、储存、维护到报废各管一段,既妨碍横向统筹规划,也不能从纵向进行全寿期管理”。他主动组织各军兵种、国防工业部门的同志座谈交流,并结合考察美国国防工业管理的见闻和思考,向国务院、中央军委上报了调整国防科技、国防工业管理体制的请示,最终促成1982年国防科委、国防工办、军委科装办合并成立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初步实现了国防科技工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管理。1989年新一届中央专委成立,刘华清同志任副主任,他在事关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方向、武器装备研制重大项目和军民结合等重大问题上进行了深入思考和重要决策。

  创业育人,着力打造高水平国防科技人才队伍。他强调,创新现代国防科技工业事业,必须有一批优秀人才,要从战略高度来规划和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早在担任国防部第七研究院院长期间,他就强调出成果、出人才,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并从数量和质量上抓好科技队伍的专业配套建设。“文化大革命”期间,很多科研工作者深受肉体和精神折磨,刘华清同志冒着被批斗的风险,保护了一大批科技骨干,确保人才队伍力量不散、研究不断线。在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期间,他反复强调一定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坚持在实践中培养锻炼人才,创造优惠条件吸引和稳住人才,搞好人才的传帮带,确保国防科技工业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他勉励国防科研人员加强自主创新,紧跟军队作战需求和世界先进水平,找准严重制约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瓶颈技术和薄弱环节,多出实用技术成果。

  斯人已去,风范长存。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把刘华清同志对国防科技工业事业的殷切期望化为奋发进取的强大力量,不辱历史使命,不负国家重托,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积极推动我国由军工大国向军工强国迈进,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军工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央军委委员、联合参谋部参谋长房峰辉:

  深切缅怀刘华清同志的光辉业绩和崇高风范,对于激励广大官兵有效履行我军历史使命,不断开创强军兴军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刘华清同志于1979年2月至1982年8月先后担任解放军总参谋长助理、副总参谋长,主管全军装备、军务、动员工作。这期间正值党的事业发生历史性伟大转折、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他坚决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决策指示,积极参赞中枢,勇于担当任事,为推进军队调整改革和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呕心沥血,建立了不朽功勋,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学习。

  刘华清同志信念坚定、对党忠心耿耿,树立了维护核心听指挥的典范。他13岁投身革命,历经艰苦卓绝的革命洗礼,斗志和信念历久弥坚,始终把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对领袖的信赖,融入执行决策指示、坚决完成任务的实际行动。他说,“我这一辈子,始终坚守一个信念:党培养了我,我一心一意跟党走;人民养育了我,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邓小平同志评价刘华清同志“是能听党的话的”,“文化大革命”后亲自点将让他到总参谋部工作。他坚决贯彻军委关于军队要“消肿”的决策指示,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领导起草军队精简整编方案,为军队“百万大裁军”积累了宝贵经验。他坚持推动“加强军队组织纪律性”的建军治军要求,组织颁发《贯彻共同条令检查标准》等一批制度规范,为新时期军队正规化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他高度重视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强调要增强海洋领土意识、注重经略海洋,组织总参谋部起草了加强南沙斗争的建议,参与指导了南沙防卫斗争,指导完成了设置永暑礁海洋观测站、驻防南沙华阳礁等礁盘和修建西沙永兴岛机场等重大任务,显示了中国军队维护南海主权的决心,充分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视党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崇高政治品格。

  刘华清同志勤于学习、善于深远谋划,为新时期军队装备、动员等领域建设作出重要贡献。他早年只读过三年私塾,但凭着党叫干啥就干好啥的决心,通过刻苦努力,成为一位学识渊博、享誉中外的专家型将领。他注重从战略全局高度谋划重大问题,参与过许多重大决策,主持完成过许多重大任务,提出了许多具有很强战略性前瞻性的建议和主张。他懂战略、懂技术,重视装备发展,强调既要集中财力突出重点,自主研发“明天的装备”;又要立足现有装备打仗,管好用好“今天的武器”,直接参与制定了国防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全军常规武器装备体制等文件,为新时期我军武器装备和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发挥了开创性作用。他组织总参谋部动员部认真总结对越作战民兵支前经验,积极推动民兵工作整顿和组织体制调整、修改兵役法、建立退伍军人预备役登记制度,有力促进了国防动员工作和后备力量建设的创新发展。

  刘华清同志党性坚强、作风崇尚实干,以老红军的革命本色赢得了广大官兵的崇敬爱戴。他厌恶空谈、崇尚实干,对任何工作都一抓到底、务求实效。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期间,前方弹药消耗量大,尤其是大口径炮弹消耗快,刘华清同志一到总参谋部上任就亲自跑工厂抓生产,督促开足马力供应前线,有力保障了作战急需。他注重亲知深知,把调查研究作为决策和工作的前提,强调调研“不要只是东跑西跑,工作组像‘流水’,指导工作像‘泼水’,甚至连水都来不及喝就走了”。他经常深入基层检査指导工作。1994年亲临全军夜训改革现场会,连续两个晚上披星戴月观摩演习,和机关部队一起研究探讨训练改革问题。他为人谦和,诚实厚道,善于团结同志一道工作,十分重视上下级和同级干部间的谈心活动,提倡通过这种活动交流思想、相互提醒。他严于律己,公道正派,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要求严格,在广大官兵心目中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忠厚长者、一位真正的共产党人。

  当前,我军在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领导下,正朝着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目标阔步前进。我们军委联合参谋部一定努力传承弘扬老一辈革命家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德,不忘初心、继续前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扎实推进政治建军、改革强军、依法治军,坚决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维护核心,听从指挥,专司主营备战打仗,坚决完成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赋予的各项任务。

  湖北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王晓东:

  今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参加纪念刘华清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表达家乡人民对刘华清同志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巍巍大别山铭刻着刘华清同志的丰功伟绩,滚滚长江水寄托着湖北人民的不尽追思。

  刘华清同志是在湖北这片红土地上孕育和成长起来的革命家,是湖北人民的骄傲。湖北是刘华清同志革命生涯的起点,也是他为党和人民赤诚奉献的重要战场。1916年10月1日,刘华清同志出生于黄安县(今红安县)二程区花桥乡刘家院子村(今属大悟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7年黄麻起义后,他成为一名红色小交通员和本村儿童团长。1929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参加革命工作,由此开始了长达80多年的革命生涯。他参加了鄂豫皖根据地的历次反“围剿”斗争,在家乡的土地上经风历雨,在革命斗争实践中千锤百炼。1934年11月,刘华清同志参加了红二十五军长征,随后奔赴抗日战场。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刘华清同志率部随刘邓大军重返大别山,湖北又成为刘华清同志浴血征战的疆场。在重建大别山根据地的斗争中,时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二纵队第六旅政治委员的刘华清同志,一面发动群众和组织群众,一面寻机歼灭敌人,清剿土顽势力,建立地方政权。刘华清同志为重建大别山根据地作出的重要贡献,将永载中国革命史册。

  刘华清同志少小离家,南征北战,戎马一生,对养育过自己的这片土地饱含深情。他长期身居要职,但无论工作多么繁忙,都始终与家乡保持着密切联系。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上,他都一如既往地关注家乡的经济社会发展,关心革命老区的生产建设,关怀老区人民的生产生活。他说,湖北是我的故乡,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点成就我都由衷高兴。

  20世纪70年代,大悟县发现黄麦岭一带蕴藏着丰富的磷矿资源,遂报告国家计委,要求进行矿肥开发。刘华清同志得知此事后,当即与国家计委联系,希望给予支持。在刘华清同志的关怀下,这座昔日的小磷矿如今成长为当地的重要经济支柱,中国化肥百强企业、全国十佳矿山、湖北省优秀企业,其主导产品也成为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知名品牌。大悟县以前交通闭塞、信息不畅,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20世纪80年代,国家计划建设京珠高速公路,家乡人民期盼这条“致富之路”经过大悟,以带动老区经济发展。刘华清同志认为这个愿望十分合理,也符合国家扶助老区发展的相关政策,应该大力支持。他向国家交通部反映情况,并亲自给国家计委写信,希望给予考虑。在他的关心下,京珠高速公路最终通过大悟城区并贯穿全境,使大悟及周边的大别山革命老区融入了全国的大交通、大流通格局,为革命老区脱贫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刘华清同志对人民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念念不忘家乡群众。他曾动情地说,“我没有忘记家乡,家乡人民也没有忘记我”,“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很想为家乡人民做点事情”,表达了对家乡人民的深深眷恋。刘华清同志也十分关心家乡的干部作风建设,每次见到家乡来人都必问干部作风情况。听到好的消息,欣喜之情溢于言表;一旦听到存在问题,就会严肃批评、毫不留情。他曾对出席全国“两会”的湖北代表特别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实际,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下功夫解决那些群众关心的问题,工作要扎实,要注重实效,要真正为人民服务。”

  1994年5月,刘华清同志到湖北视察,沿途多次同省里的同志讲,湖北是老革命根据地,在新形势下应该继续发扬艰苦创业的好传统,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把各方面的工作做好。他特别叮嘱要关心群众生活,凡是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都要时刻牢记在心。1998年4月,刘华清同志在离休后再次回到湖北,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回到家乡。他特地视察了黄陂、大悟、红安等革命老区。看到这里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他十分高兴地说,老区的经济建设有了很大发展,希望广大干部群众继续努力,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革命传统,彻底摆脱贫困,把老区建设得更好。

  刘华清同志的谆谆教诲,一直激励着家乡人民奋力前行。可以告慰刘华清同志的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湖北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万众一心、锐意进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一个实力更强、结构更优、质量更好、后劲更足、充满生机活力的湖北,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家乡人民深知,我们对刘华清同志最好的纪念,就是学习他的崇高精神,弘扬他的优良作风,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开拓创新、克难奋进,努力实现“十三五”“率先、进位、升级、奠基”奋斗目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湖北人民应有的贡献!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