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韩决定部署萨德 官媒公布我国中段反导试验画面

2016年07月25日 08:03 观察者网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美韩近日决定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后,对区域安全与稳定产生了一定影响。日前,新华社、央视、央广网等中央媒体集中报道我国导弹和反导试验专家、西北某基地研究院陈德明的事迹,央视今天(7月24日)还在新闻联播中罕见公布了2010年和2013年中国两次中段反导试验的画面。这也是官方首次公布我国前两次反导试验的画面。

央视公布的红旗-19中段反导拦截弹发射画面。央视公布的红旗-19中段反导拦截弹发射画面。

  陈德明现年49岁,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大学。到西北某基地26年,他的工作包括导弹试验鉴定、导弹定轨技术研究和反导靶场试验以及航天发射总体技术工作。在某重大科研试验任务中,多次突破关键技术,牵头完成“中段反导靶场试验技术”等几十个重大项目。陈德明曾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在2010年中国首次反导试验成功后被中央军委记一等功。

  陈德明曾这样说:“反导是战略防御的坚盾,是大国博弈的重要筹码。有和没有那是完全不一样的”“反导技术的研究,永远在路上。”

陈德明陈德明

  从央媒的若干篇报道中,观察者网军事观察员还梳理出了中国反导研究的时间表。

  早在上世纪60年代,我国就启动了一项重大工程,并初步确立了包括反导拦截弹在内的攻关目标。1964年2月,毛泽东接见钱学森时,专门谈到了反导研究:这个东西“总要搞出来”。

  1991年的海湾战争成为美军高技术武器的秀场。“爱国者”导弹多次成功拦截伊拉克军队的飞毛腿导弹凸显了反导技术的威力。中国军队在警醒中意识到自己与世界强国军队的差距,决心正式启动反导系统建设。

  21世纪初,我国的反导技术研究进入新阶段,陈德明也带领团队开展了反导试验技术的预先性研究。

  2007年,我国正式启动反导技术验证试验项目,陈德明所在的原总装备部驻甘肃某基地历史性地肩负起靶场试验任务,在63620部队1室担任研究员的陈德明受聘成为专家组专家,牵头攻关反导靶场试验技术。中央军委给出了明确的时间表,首次试验要在2010年年初“务期必成”。

  2010年1月11日,我国首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试验圆满成功,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掌握该项反导技术的国家。

  当年1月14日,中央军委给陈德明记一等功庆功会在总装驻甘某基地举行。会上宣读了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签署的通令,并为陈德明颁发了一等功奖章和证书。

  2013年1月27日,我国第二次中段反导拦截试验又取得成功。

  如今,陈德明已经成为国家863计划某专家组副组长。他现在在从事的研究包括:

  ——针对导弹武器试验靶场测量数据实时利用率低的问题,他创造性研究提出了基于独立测元的自由融合技术,为充分使用靶场实时测量数据提供了技术基础;

  ——为适应反导作战需求,他几年前就开始研究群目标并行混合滤波定轨预报技术,为解决战略导弹群目标的精密定轨预报问题,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手段。

  以下为观察者选取的若干央媒报道:

  央视新闻联播:[时代先锋]矢志强军的反导试验专家——陈德明

  我国西北某基地研究员、导弹试验专家陈德明,瞄准强军目标,铸造国之重器,26年潜心从事导弹武器试验研究,把我国反导试验技术推向新高度。

  这是我国首次中段反导拦截试验的现场画面,当导弹拦截发出的火光照亮西北夜空时,我军武器装备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导弹试验专家陈德明说:“反导是战略防御的坚盾,是大国博弈的重要筹码。有和没有那是完全不一样的。”

  反导被誉为目前世界军事最尖端的技术对抗。陈德明所在的这个基地担负我国新型导弹试验鉴定定型任务。本世纪初,我国的反导技术研究进入新阶段,陈德明受聘为项目专家组专家,其实早在几年前,他就带领团队开展了反导试验技术研究。

  西北某基地高级工程师涂国勇表示,他(陈德明)这个时候就敏锐地感觉到,作为我们的靶场,应该尽早地开展中段反导试验的靶场试验技术。他于是就带领他的团队就开始了一些靶场试验技术的关键技术性的预先性研究。

  除了组织各项关键性技术攻关,陈德明还明确提出,虽然是首次靶场试验,也要把实战作为首要目标。

  西北某基地博士徐春光说,陈德明研究员一直要求是说,你在靶场不能仅仅是解决立足于试验问题,我们所有的研究都是为了解决为了实战中遇到的问题。

  近千个日日夜夜,陈德明带领团队以超乎寻常的紧张高效,拟制了上百份试验文书,一举突破了多项核心关键技术。2013年1月27日,继首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试验成功之后,我国第二次中段反导拦截试验又取得成功。

  陈德明说,“新质作战能力的重要特点是信息化,信息化条件下的对抗会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高级。”

  党的十八大以来,陈德明和研究团队在反导之路上的攀登,一刻也没有停歇,他们接连突破多项关键技术,将我国反导试验技术水平不断推向新高度。

  新华社酒泉7月24日电 题:反导尖兵陈德明——记用创新助推强军兴军的科研先锋、西北某基地研究员陈德明

  李国利、宗兆盾、梁景创

  两个光点迅速接近、接近,突然间迸发出耀眼的强光,照亮了茫茫夜空。拦截导弹与“来袭”导弹相撞击的瞬间,他情不自禁地从椅子上跳了起来,用力挥了挥攥得紧紧的拳……

  2013年,我国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的壮观一幕,早已和弱水河畔倔强屹立的那片胡杨林、戈壁深处依稀犹存的那个烽塞关城、茫茫天地间如林威武的那一排排墓碑军阵,共同凝成了一位反导尖兵的西北印记。

  西出阳关廿六载,为国铸剑固天疆。西北某基地研究员陈德明入伍以来,坚持以强军为己任,身处大漠戈壁,眼盯未来战场,心装打赢使命,勇于锐意创新,参与执行数百发导弹武器飞行试验任务,牵头完成“中段反导靶场试验技术”等几十个重大项目,为加快我军新型作战力量建设,提升我军新质作战能力贡献突出,被誉为“用创新助推强军兴军的科研先锋”。

  “反导技术的研究,永远在路上”

  反导是战略防御的坚盾,是大国博弈的重要筹码。

  本世纪初,我国正式启动反导技术验证试验项目,基地历史性地肩负起靶场试验任务。陈德明受聘成为专家组专家,牵头攻关反导靶场试验技术。

  基地所处的戈壁大漠,曾是汉朝大将霍去病驰骋拼杀的古战场,黄沙蓝天间,当年的烽塞关城依稀犹存。特别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个长着不屈胡扬和骆驼刺的地方,创造出了举世瞩目的“两弹一星”伟业,成为承载着光荣与梦想的神圣土地。

  所谓反导拦截技术,就是通过发射导弹来拦截并摧毁来袭导弹。而要实现对导弹的准确拦截,必须对导弹的弹道进行预报,随时能知道导弹什么时间到什么位置,这可是世界级难题。

  早在上世纪60年代,我国就启动了一项重大工程,并初步确立了包括反导拦截弹在内的攻关目标。( 1963年12月,毛泽东在听取战略武器问题汇报时说,原子弹、导弹,无论如何也不会比别人搞得多。同时,我们又是积极防御战略方针,因此除了搞攻击性武器外,还要搞些防御武器。1964年2月,毛泽东接见钱学森时,又专门谈到了反导研究:这个东西“总要搞出来”。——观察者网注)

  1991年爆发的海湾战争,成为美军各类高精尖技术武器的表演秀场。战场上,爱国者导弹多次成功拦截伊拉克军队的飞毛腿导弹,更加凸显了反导技术的威力。中国军队在警醒中意识到自己与世界强国军队的差距,决心正式启动反导系统建设。

  这一次,中央军委给出了明确的时间表,首次试验要在2010年年初“务期必成”。

  重任如山,不能失败。陈德明一再鼓励团队成员:“我们要拿出老一辈搞‘两弹一星’的那种激情和气魄,干成反导这件国之大事!”

  多少个清晨,是在沉思中迎来了东方晓白;多少个难题的破解,都伴随着黎明的朝霞孕育发芽……近千个日夜攻关,陈德明带领团队拟制了上百份试验文书,一举突破3项核心关键技术,闯出了一条中国反导靶场建设之路!

  2010年初,我国首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如期进行。不曾想,拦截导弹指令系统突然出现不连续接收目标指示信息的问题,现场原本就很紧张的气氛骤然加剧。

  尽管故障很快排除,但大家心里很不踏实,专家组连夜召开会议紧急讨论。面对众多质疑的目光,陈德明没有犹豫,郑重表态:“依据前期大量分析验证数据,我敢保证,绝对没问题!”

  1月11日,指挥员一声令下,拦截导弹直刺苍穹。几分钟后,显示屏传来靶弹被摧毁的清晰画面。

  顿时,指挥大厅沸腾了,掌声欢呼声响成一片,陈德明也激动地跳了起来,用力挥舞着拳头。

  陈德明被中央军委荣记一等功。面对厚褒重奖,他不忘初心:专心致志地学习钻研、反复缜密地计算分析、锲而不舍地推演论证……他说:“强军目标引领方向。反导技术的研究,永远在路上。”

  “与其被动地等8年,不如踏踏实实去做8年”

  走进大漠,缘于陈德明与基地冥冥之中的一份约定。

  1986年的高考季,电影《飞向太平洋》闯入陈德明的世界。这部影片,以1980年我国成功向太平洋发射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为背景,热情讴歌了广大科技工作者和解放军指战员并肩战斗、打造大国重器的感人故事。

  那时起,从军报国的想法就像内心深处的一粒种子急于破土萌发。填报志愿时,陈德明选择了开设有航天动力学与飞行试验专业的国防科技大学。

  4年的大学时光转瞬即逝,陈德明婉拒导师“继续深造、留校工作”的期许,搭上了开往西北大漠的列车。

  列车一路向北,铁轨的尽头便是西北某基地,也是飞向太平洋的那枚远程运载火箭腾空而起的地方。

  陈德明没想到,与心仪多年的基地的首次谋面,竟让自已一时无所适从。“说实话,对环境的艰苦,我是有充分心理准备的。可一个有60多人的技术室,只有一台老旧电脑,这种科研条件的反差让我心凉半截。”

  更让他尴尬的,是第一次参加任务,面对陌生的“任务窗口”,他能找到的唯一的参考资料,竟然是一篇缺失了好几页的论文。

  在这种地方还能干出啥名堂?陈德明想走,可基地规定,新入伍大学生工作满8年,才能选择是走是留。

  那段日子,彷徨的时候,他就会来到附近的烈士陵园,那里安葬着数百名将军和士兵的英灵。那一排排纵横分明的汉白玉墓碑,分明就是一方威武的军阵,每每都让他思绪万千、许久失语……

  “与其被动地等8年,不如踏踏实实去做8年。”陈德明说,“一旦心静下来了,身坐下来了,就越觉得这里的工作有味道、有搞头。”

  只有荒凉的大漠,没有荒凉的人生。他开始憋足了劲儿玩命学:几十本计算机专业书,从头到尾学了个遍;满脑子装的都是测试数据与飞行曲线,不懂就向老专家请教;大量测试数据需要反复计算,他咬咬牙东借西凑买了一台配置高的电脑……

  那个年代,导弹武器飞行试验一般分为方案试验、定型试验、批抽检试验和重大新技术验证试验多种类型。通常情况下,每组织一次飞行试验,只能验证其中的一项。

  几次任务下来,陈德明觉得这种方式周期长、投入大,“能不能在不增加风险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试验次数,使一次飞行试验承载更多任务?”

  1993年底,某型导弹完成定型,陈德明借机提出“一箭多雕”的构想——利用组织批抽检试验的机会,同时进行超小射程等多项试验。

  方案讨论会上,不少专家极力反对。他们担心“一箭多雕”会被搞成“鸡飞蛋打”,最终连一个目标都无法验证。

  面对质疑,陈德明从原理、方法、风险等方面详细阐述、反复证明。最终,这种追求最大效果的方案终于被采纳,并沿用至今。

  陈德明抓住了难得的机会,也用实力证明了自己。

  某型地地常规战术弹道导弹是军事斗争准备急需的“撒手锏”武器。通常,这类导弹需要进行9次成功试验才能定型,可当时只有4发试验导弹,而且试验靶场的射程只有导弹最大射程的三分之二。

  “战斗力是唯一的根本的标准。”时任试验方法研究组组长的陈德明说:“如果不创新,还用传统的方法来做,任务根本不可能完成。”

  连续几个月,他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经过不断改进不同射程之间导弹射击偏差的折算方法,他最终给出了高置信度的评估结论,保证了这型导弹第一时间完成试验并装备部队,形成了强大的威慑力量。

  后来,这型导弹在满足最大射程的新建靶场上先后进行了近百次试验,结果与当初结论一致。

  但得祁连好放马,何必苦苦忆中原。不知不觉间,一个8年过去了,又一个8年过去了;不知不觉间,大漠戈壁早已成了他的第二故乡,反导技术试验早已成了他为之奋斗终身的事业。

  一支军队所向披靡,不仅在于演兵场上掀起的尘沙硝烟,更在于内心深处升腾的信仰火炬。为了能打赢,陈德明完全融入到了强军兴军的伟大征程,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导弹听我的话,我听党的话”的铮铮誓言。

  “科技干部如果总是盯着名利,科研的大门早晚会对你关闭”

  陈德明三辞室主任的故事,已在基地传为美谈。

  2003年夏,某新型导弹飞行试验失利,最关键的弹头远远飞离预定目标区,不知所踪。

  这是我国新型战略导弹的最后一次试验,对装备部队起着决定性作用。上级指示:不惜一切代价找到弹头。

  由于飞行异常,测量数据有限,各方专家给出了几十个疑似落点坐标。这些坐标之间的最大距离东西达130公里、南北达66公里。

  是时,戈壁滩上的最高地表温度超过60摄氏度。400多人组成的搜索队伍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搜寻了上万平方公里,仍然一无所获。

  就在搜索陷入僵局的时候,有人想到了陈德明。他现场听了相关单位的计算报告后语出惊人:“前面的计算可能存在方向性问题。给我一周时间,保证拿出结果。”

  一边是搜索队员在戈壁荒漠继续鏖战,一边是7天时限的承诺。陈德明反复观看测量设备最后捕获的数据,终于从光学设备拍到的图像中发现了端倪。

  根据这一线索,陈德明带领攻关小组经过7天7夜的反复建模验证,发现了解体故障模式下弹头的特殊运动规律,最终把落点定位在15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搜索队员据此很快找到了弹头,拿到了宝贵的试验数据。

  别人眼中风头正劲的时刻,陈德明却主动找到上级领导辞职。第一次,他刚说出想法,就被当场拒绝:“技术室在你的带领下发展得很好。”

  3年后,上级工作组过来年终考核,陈德明旧话重提:“我的兴趣和特长是搞技术研究。”带队领导听后哈哈一笑:“这显然是个借口。”

  第三次,他正式递交辞职报告,再次表达专心学术研究的决心。上级见陈德明如此执着,不得已才同意了他的请求。

  陈德明眼里没有名利,他经常说:“科技干部如果总是盯着名利,科研的大门早晚会对你关闭。搞科研的,只有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干上几年、十几年、几十年,才可能有所成就。”

  陈德明有个不太好的习惯,做事情过于专注,常常忘记时间。为克服这个“不太好的习惯”,这么多年,陈德明把闹铃始终定在晚上11点半,目的是为了提醒自己该回家了。

  一天清晨,因为出差赶飞机,基地高级工程师张建勋急匆匆去单位取一份落下的文件,在楼下正好碰到陈德明。抬腕看表,张建勋满脸诧异:“这么早就来上班了?”

  陈德明却说:“我还没回家呢。”

  原来,他前一天拟制了一份试验方案,下班时又有了新思路,便决定重新进行演算,没想到太过投入而忘了时间,在办公室里工作了一宿。

  在同事眼里,这个“不太好的习惯”是坚持。他们说:“如果没有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陈德明就不会取得今天的成就。”

  在基地领导眼里,这个“不太好的习惯”是专注。他们说:“正因为有了这种专注,才使陈德明攻克了导弹试验技术一个个难关。”

  陈德明却说,养成“这个不太好的习惯”,仅仅是因为自己喜欢。

  简单的“喜欢”二字,恰恰道出了这名反导尖兵对党、对国家和对军队朴素且真挚的情感。因为他深知,穿上军装就要为强军梦只争朝夕,踏着能打胜仗的催征鼓点,阔步前行。

  科研先锋陈德明:为国铸剑敢担当

  央广网7月22日消息  塞北大漠,丝绸古道,城堡烽燧林立,古来兵家必争之地。

  穿越荡荡黄沙,一座残损的烽塞关城依稀犹存。它是汉代进出河西、通往南北的咽喉,取名“肩水金关”。

  扼咽喉,守“金关”,古有多少将士抱剑事边陲,奋战沙场、舍身赴死。而今千百年过去,当人类战争迈向高科技、信息化,驻守在这片古战场上的西北某基地官兵,用一枚枚尖端导弹武器的发射试验,捍卫着祖国天疆固若金汤!

  在这支倚天铸剑的队伍中,有一位意气风发的科技尖兵:他目光炯炯,站在导弹技术发展的前沿洞悉战场博弈;他步履匆匆,心系战争即将爆发的忧患铸造国之重器;他铁骨铮铮,凭借一身智慧才学和血性胆气担起打赢使命。

  他,就是用创新助推强军兴军的科研先锋、基地研究员陈德明。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自古以来,连绵不绝的狼烟战火,无不揭示一条铁律:武器装备精良,乃御敌制胜之道!

  共和国不会忘记那个不堪回首的岁月:上世纪50年代,中原大旱,华北蝗灾,金门炮鸣,国际局势密布阴霾,核讹诈甚嚣尘上。中南海勤政殿里,毛泽东同志捏起小指头:“原子弹就是这么大一个东西,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于是,一支神秘兵团从浴血奋战的抗美援朝战场悄然回国、挺进大漠,组建了我国第一个综合导弹试验靶场。面对一穷二白的技术条件,他们硬是凭着“死在戈壁滩,埋在导弹旁”的凌云壮志,成功发射了我国第一枚导弹、第一枚核导弹……

  这支神秘兵团便是基地的前身,而陈德明,正是神秘兵团薪火传人的代表之一。

  当历史的车轮驶入21世纪,世界强国拥有了更多更强的导弹武器,而反导技术则代表着导弹技术发展的巅峰。

  2007年,我国正式启动反导技术验证试验项目,基地历史性地肩负起靶场试验任务,陈德明受聘成为专家组专家,牵头攻关反导靶场试验技术。他深知,反导是战略防御的坚盾,是大国博弈的重要筹码,要在世界军事竞争中抢占战略“制高点”,中国人必须拥有自己的反导系统!

  当时,中央军委明确要求,首次试验要在2010年年初“务期必成”。肩扛如山重任,陈德明一再鼓励团队成员:“与世界强国相比,我们的很多技术特别是关键技术,还存在很大差距。我们要像老一辈搞‘两弹一星’那样,就算豁出命来,也要实现技术跨越,干成反导这件维护和平的大事!”

  那段日子,陈德明经常奔波于靶场和各科研院所之间,加班加点成了家常便饭。只要有时间,哪怕只是10分钟,他也能进入深度思考状态,仿佛周遭的一切都不复存在。每次遭遇难关陷入深度思考,他总会憋出一身汗,甚至湿透全身;每当攻克难关,又会情不自禁地跳起来,像个天真无邪的孩子手舞足蹈……

  近千个日日夜夜,连续多个波次不知疲倦地攻关,陈德明带领团队拟制了上百份试验文书,一举突破3项核心关键技术,硬是闯出了一条中国反导靶场建设之路!

  2010年年初,我国首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如期进行,成败在此一举。陈德明身为靶目标探测与识别组、试验结果快速分析评估组组长,对任务成功信心满满。

  当试验进入决战决胜关头,拦截弹指令系统突然出现不连续接收目标指示信息的问题,靶场原本就很紧张的气氛骤然加剧。

  参试各方协同攻关,故障虽然很快排除,但大家心里仍不踏实,专家组连夜召开紧急会议进行讨论。面对众多专家的质疑,陈德明没有丝毫犹豫,郑重表态:“依据前期大量分析验证数据,我敢保证,绝对没问题!”

  发射试验如期进行。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拦截弹犹如利剑出鞘,直刺苍穹。几分钟后,显示屏传来靶弹被摧毁的清晰画面。顿时,指挥大厅沸腾了,掌声、欢呼声响成一片,大家抱作一团,喜极而泣。陈德明也激动地跳了起来,用力挥舞着拳头。

  短暂的兴奋后,陈德明迅速组织人员进行数据分析评估。仅5分钟,他就给出了试验结果,确认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大漠深处起惊雷!很快,这一重大喜讯从西北大漠传到祖国首都,并通过新华社传遍了全世界。这次试验成功,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掌握该项反导技术的国家!

  首次反导试验圆满成功后,中央军委给陈德明记了一等功。面对厚褒重奖,陈德明依然保持着最初的姿态:专心致志地学习钻研、反复缜密地计算分析、锲而不舍地推演论证……他说:“反导试验技术日新月异,世界大国都在加速发展。如果我们的技术稍有停滞,国家就会没有地位,就没有打赢的本钱。

 

  推荐阅读:大决战的前夜,曝光南海惊人内幕!详情查看《大国那些事儿》,搜索微信号:dgnxs001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