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东北老航校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启动

2016年03月30日 16:37 综合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纪念东北老航校成立70周年 纪念东北老航校成立70周年
一等功臣陈书兰烈士的唯一照片和牺牲证,到现在尚未寻找到墓地和碑牌。 一等功臣陈书兰烈士的唯一照片和牺牲证,到现在尚未寻找到墓地和碑牌。
一等功臣陈书兰烈士的唯一照片和牺牲证,到现在尚未寻找到墓地和碑牌。 一等功臣陈书兰烈士的唯一照片和牺牲证,到现在尚未寻找到墓地和碑牌。

  纪念东北老航校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

  ——缅怀先烈

  70年前的3月1日,在吉林通化,我军的第一所航空学校——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正式成立。自此,人们亲切地称为:“东北老航校”。

  作为纪念东北老航校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今年3月1日,在中国人民革命军博成功地举办了“纪念东北老航校成立70周年-文物捐赠仪式;此项活动在社会引起广泛的关注和反响。

  在即将到来的4月4日清明节,北京航空博物馆的英烈墙前,“东北老航校”后代将与老航校前辈及家人,第一次举行向空军烈士的公祭仪式。

  今年6月将在黑龙江密山举办“东北老航校”重访纪念活动。

  东北老航校的孕育、诞生过程,是一部充满了艰辛、神奇的历史,是先辈用生命和鲜血书写的历史。

  老航校的领导层、教职员工和飞行、机械和其它学员的组成,真正是海纳百川——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不同经历,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建设强大的人民空军和航空工业,从四面八方走到一起来了。

  中国共产党人在建党初期深谋远虑,于1924年就开始利用各种时机,陆续积极选派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分批到广东航空学校和苏联航空学校、学院学习掌握各种航空技术知识。

  30年代起,在中国共产党还不具备建立空军和航校的条件下,仍不失时机地抓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有利时机,有计划地安排一批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报考公开招生的国民党航空学校。他们学成之后,都陆续汇集到了延安。

  1938年,共产党敏锐地利用新疆当时特殊的环境和条件,借用盛世才新疆边防督办公署航空学校,以经历过长征考验的红军战士为学员,编入其航空第三期飞行班和第二期机械班。这些学员们以顽强的毅力,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历经四年顽强刻苦的学习,顺利毕业。在盛世才投降蒋介石、反苏反共后,他们又经历了四年的牢狱之灾;1946年,经党中央多方营救,才经历各种艰难曲折,返回延安。

  1938年,中国共产党在此之前先后选送到苏联航空院校学习的人员,在苏联经历多年的工作学习磨练后,陆续从苏联归来,汇集于迪化。9月,经党中央批准,以中央选调的青年干部为学员,在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开办了独立的“航空训班”,学习航空理论。

  1941年,在陕北安塞成立的第18集团军工程学校,是实践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第一份比较全面、系统、翔实的空军军种建设计划的尝试。

  在中国共产党创办“东北老航校”的过程中,再一次证明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之一——统一战线的巨大威力。老航校先后吸收了驾机起义的各类空军人员;其中,包括汪伪政权的“国府”专机,以及蒋介石拟选其担任“美龄”号专机机长也不为所动的机长。此外,还有日本战败投降后,经“东总”领导等同志的教育后,留下来的日本飞行员和工程技术人员。

  在航校的学员中,主要是从延安、华北、山东各抗日根据地选拔出来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年青骨干。他们大多都是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洗礼,政治、身体素质好的干部战士。党中央还选派了朱瑞、吴溉之、常乾坤、王弼、刘亚楼等,先后担任航校的主要领导人。

  在此基础上,诞生了 “东北老航校”——她不愧是“中国人民空军和中国人民航空事业的摇篮”。

  东北老航校的后代,在祖国日益繁荣昌盛的今天,挖掘父辈艰辛的创业史,籍此激励后人,更加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在老航校工作、学习过的领导、教职员工和学员中,烈士(吉翔、蔡云翔、牟敦康、朱学才、陈亮、孟进等)的英名篆刻在位于北京小汤山的航空博物纪念馆的烈士墙上。

  其中,吉翔烈士的家属,苦苦寻找亲人六十多年,偶然在互联网上搜索到有关亲人电视专访节目,循着线索,才得知亲人的下落,最终得以烈士家属待遇。还有三位在抗美援朝中牺牲的烈士(朱学才、纪正清、陈书兰)的家属直到前年和去年,甚至今年才陆续刚找到亲人的下落。他们都未曾到过航空博物馆。

  老航校的后代和烈士的亲属们,将在今年的清明节,在航空博物馆的空军烈士墙前,第一次集体祭奠为祖国牺牲的亲人们。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