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先进军机陈兵中国南海周边 与解放军交手多次

2015年12月23日 14:32 国际先驱导报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12月14日,美军P-8“波塞冬”巡逻机完成了在新加坡首次为期一周的部署。这是美国首次将P-8A这一最新型巡逻机派遣至新加坡部署。近期以来,无论是美军驻南海力量,还是南海周边国家军队,纷纷开始部署、引进或改进各类军机,这让南海周边的天空成为新型军机的云集之所。

  P-8部署完善美国西太巡逻网

  P-8是美军最先进的多用途巡逻机,可执行反潜、反舰、巡逻、高空情报监视侦察、指挥控制与通信、为其他舰机提供远程打击目标信息等任务。美海军在西太平洋常年保持两个巡逻机中队轮换部署。P-8中队常驻冲绳嘉手纳基地,另一个中队装备P-3C巡逻机,部署在日本东北部的三泽基地。南海上空的巡逻任务由嘉手纳的P-8中队负责。

  此次在新加坡的部署进一步完善了美军在西太平洋的巡逻网。至此,在南海周边,P-8巡逻机的长期和短期部署地点已达四处。此次部署的单位为美海军VP-16“战争鹰”中队。美新两国均未官方公布此次在新加坡的部署地点,但可能性较大的为新加坡东北的巴耶利峇空军基地,该基地是美空中力量在新加坡进行后勤补给与训练的主要基地。

  此前,P-8已在第七舰队责任区的南海东侧进行过数次轮换部署,常驻基地均为冲绳嘉手纳基地,其间会短期部署至南海周边国家。每支巡逻中队在第七舰队责任区的部署周期为半年有余,同一中队两次部署之间的休假、维护、训练及准备周期至少为一年。P-8在嘉手纳的首次部署为2013年底,单位为VP-5“疯狐”中队。2014年8月19日被解放军歼-11B在南海上空近距离拦截的P-8即属于该中队。

  2015年上半年,美海军VP-45“鹈鹕”中队调至嘉手纳基地接替“疯狐”中队。“鹈鹕”中队在部署之初便赴菲律宾克拉克基地进行了为期三周的部署,主要目的除了执行南海巡航任务外,还有给菲军方提供接触并了解P-8的机会。5月,美国海军与CNN一同导演了美军机抵近中国岛礁并遭中方警告的作秀剧,其中主角便是该中队从克拉克基地起飞的P-8。

  如果在西沙群岛与南沙群岛上空划两条西北-东南、西南-东北向的对角线,分别为2400公里与1800公里,基本相当于新加坡与克拉克空军基地、河内与克拉克基地的距离。冲绳嘉手纳基地与克拉克基地的距离为1500公里,虽然实际巡航线路会复杂得多,但是对于P-8来说,覆盖这些区域是不难的。P-8作战半径为2200公里,航程8300公里,执行反潜任务时的滞空时间为4个小时,覆盖面积相当大,而这些还是不考虑空中加油的情况。P-8的巡航时速810公里/小时,起飞准备时间和出勤率都高于原来的P-3C。在拥有新加坡这个南海西南的部署点后,P-8在对南海进行全向覆盖时将拥有更大的战场灵活度和出动效率。

  为了执行多种任务,P-8装备机载雷达系统、磁探仪系统、前视红外探测系统、电子对抗设备,以及反舰导弹、反潜鱼雷、制导炸弹。P-8的自主攻击能力超过前辈P-3C不少,其拥有5个内置挂点和6个外挂点,载弹量从P-3C的9吨提升至15吨。除了独自执行任务外,P-8还可通过Link-11和Link-16数据链与航母攻击群、空中预警机以及其他反潜机进行数据共享,并为后方火力平台提供远程攻击目标的坐标数据。

  P-8装备有先进的AN/APY-10型X波段雷达,具有远距海面搜索、导航、合成孔径和逆合成孔径雷达多种模式。可同时跟踪256个目标,还可跟踪近海小型快速目标以及水面航行的潜艇等目标。

  在嘉手纳以外基地的短期部署除了提高P-8中队自身战场效率外,也有助于提高美国与这些国家的联合作战能力,包括后勤保障、空地联络、空情处理、多机舰种配合等。除了纯粹的军事任务之外,提高人道主义救援和抢险救灾能力也是美军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内容。

   周边国家纷纷升级空中力量

  近年来,南海周边国家纷纷升级其主力军机,使得这一地区出现各种先进军机云集之势。

  越南是本地区军事强国之一。目前,越南正在用苏-30MK2加强原有的苏-27机队,并谋求与西方国家加强合作,以摆脱对俄罗斯的依赖。越南空中力量一直以来依赖俄罗斯的装备体系,虽然越方打算采购苏-35,但是其也与欧洲和美国多家军火公司接触,选购范围包括战斗机、海上巡逻机、无人机等。

  考虑到现有的100余架米格-21战斗机均要退役,越南正在考察的对象包括瑞典JAS-39“狮鹫”、欧洲“台风”、韩国F/A-50等战斗机。同时,为了加强海上巡逻能力,越南还在考虑引进洛马的SC-130J巡逻机等。波音甚至也在越南推销其基于P-8而改进的海上巡逻侦察平台,不过对越销售型号不包括反潜能力。在政治上,越南从欧洲采购战机更为简便。虽然美国出于制衡中国的需要与越南越走越近,并确立了基于个案的军事援越体系,但是由于历史和意识形态原因,越南尚难以对美国完全放心。

  印度尼西亚的国防开支占东南亚国家总军费的约20%。但是,印尼军费占GDP比例只有0.8%,是这些国家是最低的。因此,如果印尼愿意扩充军备,其财政基础仍有较为宽裕的空间。与大多数东南亚国家一样,印尼空中力量面临机群老化、亟待更新换代的问题。今年6月造成一百多人死亡的C-130坠机事件就反映了这一窘境。

  由于东帝汶问题,美国曾对印尼进行过武器禁运。但在禁运措施终止后,美国于2010年赠送给印尼24架老旧的F-16战斗机。同年,印尼国防部宣布将分批购入总数为180架的苏-27与苏-30战斗机。此外,2011年印尼加入了韩国的KF-X计划,并签订了购入16架F/A-50的协议。2014年,印尼开始了F-5的替换计划,其先后考虑过瑞典JAS-39“狮鹫”、法国“阵风”、欧洲“台风”、美国F-16C/D和俄罗斯苏-35S等战斗机,最终选择了苏-35S。

  菲律宾近期则刚刚迎来其空军的“大事”——该国此前订购了韩国的F/A-50战斗机,首批两架刚刚于11月交付。菲律宾是美国在南海周边伙伴国中唯一的正式军事盟友,但其空军力量在南海周边最弱。2005年,菲空军的F-5退役,其随即失去了可以进行空战的能力。近期接收的两架F/A-50使其勉强重获空战能力,而12架F/A-50全部到位要到2017年。

  F/A-50是菲律宾空军现代化项目的主要内容,而该项目自上世纪90年代启动以来始终举步维艰。在可预见的未来,菲律宾所具备的空中力量较为有限。与周边国家对比,其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不在一个档次,甚至不在一个时代。老化的设备、糟糕的基础设施、混乱的采购体系,再加上低下的士气,让菲律宾空军更像是对内安全力量。

  马来西亚的F-5战斗机已于2015年退役,但其更新换代计划仍缺乏资金支持。

  相对来说,美国在这些伙伴国家和盟国升级换代计划中所能提供的支持是有限的。在冷战期间,除越南以外南海周边国家的空中力量几乎都靠美国一手扶持,从主力战斗机到对地攻击机、运输机、巡逻机等。如今,这些机型已先后到达服役年限,但是美国目前所能提供的选择并不多。在空战方面,F-16、F-15、F-18在价格和性能方面相较欧洲和俄罗斯并无明显优势;在多重和对地任务方面,多个东南亚国家选择了韩国的F/A-50;在侦察巡逻与指挥控制方面,美国所能提供的多是大国“玩具”,无论是P-8还是基于类似机型的新平台,都是东南亚国家在财政上难以承担的。美国的优势在于体系的完整性,其现有装备都是庞大体系中的环节。现代战争是体系的对抗,而南海周边国家无法依靠一两件或一两种军事装备拥有这一能力。

  单件装备难比体系优势

  现代军事对抗是体系的对抗,这种对抗不仅是战时武器装备的整合、使用与指挥,也取决于平时不同层面的管理水平。平时管理在宏观层面既包括军队建设,也包括政治、经济、科技建设,既包含武器装备的发展与装备,也涉及军事基础设施建设。体系对抗中管理因素的作用在信息、网络时代更为凸显。

  对于信息化时代的军队建设,有一种说法叫做“始于技术,成于管理”。虽然南海周边国家升级装备的步伐有所加快,但很难对冲大国军事力量的体系优势。这种体系优势表现为:自主研发和生产水平高;军费更有保障;机种齐全;训练强度大;诸军兵种联合训练进步显著等。更重要的是,大国海空力量的建设目标更为明确。在作战层面上,火力、侦察、预警、后勤,空中力量与海上、陆上单位的系统协调等方面,南海周边国家与地区大国相比存在相当劣势。而在作战层面以外,在政治、经济、国防工业、科研、训练等各领域,地区大国也有相当优势。

  对于信息和网络化时代的体系对抗,曾有专家指出:“过去体系的最强点起决定作用,现在是体系的最弱点起决定作用。”一两件武器无法决定整个作战体系的强弱,体系的对抗能力更加取决于“木桶的短板”。对于现代化战争的当事方而言,提高联合作战水平、体系整合水平,补齐短板,方能真正参与体系对抗。

责任编辑:王金志 SN100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