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普京亲自观看下水的俄军特种核潜艇有何特殊之处

普京亲自观看下水的俄军特种核潜艇有何特殊之处
2019年06月06日 09:34 中国青年报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近日,俄罗斯09852型特种用途核动力潜艇(简称“特种核潜艇”)“别尔哥罗德”号下水,总统普京观看了下水仪式。该艇因用来搭载“波塞冬”核动力无人水下航行器(UUV)而备受关注。

  潜艇可大致分为一般用途潜艇和特种用途潜艇两大类。各国海军装备的绝大部分潜艇属于一般用途潜艇,如鱼雷攻击潜艇、巡航导弹潜艇、弹道导弹潜艇等。特种用途潜艇(简称“特种潜艇”)用于执行特种任务,如深海作业、水下运输、海洋考察、海底勘察、水文调查、特种作战等,因技术复杂,只有少数潜艇强国才有装备。

  特种潜艇自身密级较高,常被媒体笼罩上一层神秘面纱。苏联海军和俄罗斯海军有重视特种潜艇的传统,建造了多型多艘特种核潜艇,将其视为水下力量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占据水下优势的不对称手段。

  特种核潜艇大都基于现役核动力潜艇改装

  核动力潜艇排水量大、动力充足、续航力长、自持力强,相比非核动力潜艇,更适合作为特种潜艇平台。事实上,苏联海军和俄罗斯海军的特种潜艇均为基于现役型号多用途核动力潜艇或弹道导弹核动力潜艇进行的改装设计。

  排水量更大的弹道导弹核动力潜艇是更好的特种潜艇平台,可搭载多种水下作战武器和深海作业装备。受《美苏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对弹道导弹核动力潜艇数量的限制,苏联海军和俄罗斯海军将弹道导弹核动力潜艇改装为特种潜艇,使其得以继续发挥作用。20世纪80年代,部分667A型弹道导弹核动力潜艇被改装为特种潜艇。苏联解体后,“奥伦堡”号667BDR型和“莫斯科郊外”号667BDRM型弹道导弹核动力潜艇进行了类似改装。改装方案基本相同,就是拆掉潜射弹道导弹舱段,用特种载荷舱段替代,艇长增大10米至20米。

  “别尔哥罗德”号原为苏联时期未完工的949A型巡航导弹核动力潜艇的12号艇,在2012年开始进行特种用途改装。苏联海军共建造了17艘949A型巡航导弹核动力潜艇,即安泰级(北约称奥斯卡级),水下排水量2.4万吨,搭载24枚超音速反舰导弹,主要用于对抗敌方航母编队。由于俄罗斯海军水面舰艇和舰载航空兵的萎缩,949A型实际上是当前俄罗斯海军反航母作战力量的主力。

  “别尔哥罗德”号拆掉了949A型的巡航导弹舱段,用一个30米长度的特种载荷舱段替换,艇长增至184米,排水量超过3万吨。“别尔哥罗德”号可在艇身下方悬挂式搭载一艘“鲽”级深海核动力潜艇,在艇身上方驼载一台“大陆架”深海核电站,在特种载荷舱段内部搭载6枚至8枚“波塞冬”核动力无人水下航行器和若干枚“大键琴”无人水下航行器等。

  新型核动力潜艇也发展特种用途型号

  除了“别尔哥罗德”号,俄罗斯还拥有“哈巴罗夫斯克”号09851型特种潜艇,它基于俄罗斯海军正在批量建造的885型亚森级多用途核动力潜艇设计,将于2020年下水。该艇也可搭载“波塞冬”核动力无人水下航行器。

  将新型核动力潜艇发展出特种用途型号,充分表明俄罗斯对水下非对称作战的重视。885型是949A型的改进型,排水量1.36万吨,水下最大航速31节,下潜深度600米,8具鱼雷发射管成多角度布置,8座3联装垂直发射装置可发射多种型号巡航导弹,噪声水平与美国海军海狼级相当,自动化水平高,艇员人数仅为弗吉尼亚级的一半。

  相比之下,美国海军没有专用的特种潜艇,而是通过一般用途潜艇搭载特种载荷,来执行水下特种任务。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动力潜艇和海狼级、弗吉尼亚级和洛杉矶级多用途核动力潜艇,均可以海豹输送艇(SDV)搭载特战队员,执行水下渗透任务。也可由潜射弹道导弹发射井和鱼雷发射管或者水面舰船,搭载多种用途的无人水下航行器,进行深水作业。

  美国海军还征用数量众多、技术先进的民用载人深潜器,作为特种潜艇的替代。著名的“阿尔文”号载人深潜器,1964年投入使用,隶属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主要用于科学考察。1966年,在地中海1000米深度海底,“阿尔文”号搜寻到了美国空军坠海的一枚氢弹。1986年,“阿尔文”号参加了“泰坦尼克”号沉船搜寻行动。

  特种核潜艇兼具战略威慑价值和战役战术打击作用

  近年来,俄罗斯海军特种潜艇正是因为搭载“波塞冬”核动力无人水下航行器而备受关注。“波塞冬”直径近2米,长约24米,作战距离达1万公里,下潜深度1000米,巡航速度30节,最大航速110节,可搭载百万吨级当量核弹头,打击海军基地、重要港口、沿海城市和航母打击群等重要目标,应归属于战略核武器范畴。

  “波塞冬”凭借超大潜深、超高航速和超长续航的能力,难以被敌方反潜兵力探测到,即使被探测到也难以被攻击。特种潜艇搭载“波塞冬”出海,平时游弋,战时根据指令,在安全海域将其隐蔽释放。“波塞冬”自主规划路线,隐蔽航行至目标海域,并伺机发起攻击。俄罗斯海军总司令科罗廖夫自豪地宣称,作为颠覆性武器,“波塞冬”几乎无法被探测和拦截。“波塞冬”被列入俄罗斯《2018至2027年国家武器发展纲要》,计划生产32枚,分别由4艘特种潜艇搭载。

  俄罗斯海军特种潜艇几乎都保留了原型潜艇的鱼雷发射管,可发射鱼雷和潜射巡航导弹,既可作为自卫武器,也可打击水面、水下和陆上多种目标,执行非常广泛的战役和战术层次的进攻性任务。

  特种潜艇将成为俄罗斯海军新型潜艇的骨干力量。当前,俄罗斯海军舰艇建造经费大部分投向了955型北风之神级弹道导弹核动力潜艇,而搭载32枚“波塞冬”至少还需两艘特种潜艇。俄罗斯可再对两艘949A型进行类似“别尔哥罗德”号的改装,这种做法见效快、费用低,但是,949A型服役已久,技战术性能逐渐过时,面临退役。更大可能是不再建造885型亚森级多用途核动力潜艇,而是以“哈巴罗夫斯克”号为模板,全面建造09851型特种潜艇。这样,除弹道导弹核动力潜艇,俄罗斯海军新型核动力潜艇均将具备战略打击能力。

  特种核潜艇搭载深海核动力潜艇极大拓展应用

  深海核动力潜艇是苏联和俄罗斯海军独有的潜艇种类,俄罗斯海军继承了苏联海军建造的多型多艘深海核动力潜艇。深海核动力潜艇是用途非常广泛的深海作业平台,可视为大潜深的小型核动力潜艇,即可由特种潜艇搭载运送至目标海域,也可独立部署和使用。

  深海核动力潜艇壳体大都采用钛合金材料制造,长度在40米至60米,排水量在1000吨至2500吨,下潜深度可达3000米,适合长时间在深海和海床上作业,安装有机械手等水下作业工具,可搭载无人水下航行器等多种载荷。与当前多国拥有的大量民用深潜器相比,深海核动力潜艇的最大潜深虽然有所不及,但排水量、航速、续航力、自持力、机动性、载荷能力要远远超出民用深潜器。应指出的是,3000米潜深的深海核动力潜艇,已经可以抵达全球海洋90%的海底,基本能够满足失事潜艇救援、海洋科学调查和海底资源勘探等大部分深海作业的要求。

  深海核动力潜艇常被用于执行普通潜艇和深潜器无法完成的任务。2000年,在“库尔斯克”号潜艇失事救援行动中,一艘统一级深海核动力潜艇在一周内完成了6次深水作业,首次发现了“库尔斯克”号,并获得了潜艇受损状况等第一手信息。2012年,一艘卡利特卡级深海核动力潜艇由特种潜艇运载,在2500米至3000米深度的北极海底持续作业20天,采集了大量海底岩石样本。

  “别尔哥罗德”号和“哈巴罗夫斯克”号均可搭载的鲽级深海核动力潜艇,艇长55米,排水量1200吨,最大潜深1000米,艏部安装有水下机械手,可执行水下设备安装、海底标本取样、传感器和海底光电缆布设等任务。受尺寸重量限制,鲽级深海核动力潜艇只能在作为其母艇的特种潜艇舯部艇身下方挂载,与母艇对接后,人员可进出母艇。

  特种核潜艇是海床战利器

  俄罗斯海军的特种核潜艇用途非常广泛。它可用于海洋考察,掌握深海水文、气象和地理数据,是开发海洋资源和遂行深海作战的基础。“大键琴”多用途无人水下航行器由特种潜艇的533毫米鱼雷发射管释放和回收,最大工作深度达2000米,装备有侧扫声呐等多种传感器,执行绘制海底底图、海洋科学考察等任务。

  特种潜艇还可用于水下基础设施建设。俄罗斯正在其领土周边,重点是其北极地区领土的大陆架上,建设“水下声呐”潜艇探测网络,用于探测美国海军核动力潜艇。北极地区水文气象条件复杂,海面常年浮冰,依靠水面舰船和飞机布设水听器等传感器网络和水下光电缆,作业难度极大。深海核动力潜艇由特种潜艇运载至目标海域,可隐蔽、安全、高效地进行此类作业。

  特种潜艇还可为深海设备供电。特种潜艇可搭载“大陆架”深海核电站并将其布设在海床上。“大陆架”深海核电站为耐压壳体封装的圆柱体形状,长14米,直径8米,内置紧凑型压水堆装置和小型汽轮发电机,寿命长,功率大,能够满足海底传感器网络和深水工作站的电力需求。

  特种潜艇还被用于海床战。《海床军备控制条约》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海床为全人类共有,只能用于和平目的。但国家间竞争加剧,海床军事化趋势增强。冷战时期,美国在苏联周边海域部署了规模庞大的“声学监视系统”(SOSUS),并使用核动力潜艇接入苏联水下通讯光电缆进行侦听。可以想象,俄罗斯的特种潜艇也可执行此类破坏与反破坏、侦听与反侦听任务。在北约的多次演习中,都将俄罗斯破坏连接美国和欧洲的跨大西洋海底光电缆作为想定。

  李大鹏 来源:中国青年报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军事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新浪军事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