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参考官宣:今天《参考消息》87岁了!

参考官宣:今天《参考消息》87岁了!
2018年11月07日 21:29 参考消息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今天(11月7日)是新华通讯社和《参考消息》87岁的生日。

《参考消息》于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创刊,到今天已走过87个年头。

在新华通讯社和《参考消息》共庆87岁生日的今天,我们探访了新华社图书馆,寻找珍藏的资料,只为给读者朋友展现《参考消息》这87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时刻……

感谢87年来,你们的陪伴。

早期《参考消息》到底长啥样?

在百度百科搜索《参考消息》,有一张这样的图片,它旁边注明:《参考消息》第一期报纸。

▲百度百科里的图片“《参考消息》的第一期报纸”有待考证。

可是……这却有待考证。  

    

《参考消息》虽于1931年创刊,但在1957年进行了改版,重新设计了报头。

    

如今报头这四个字,是当时的编辑部从鲁迅先生的笔迹中一个一个拼凑起来的。“考”、“消”、“息”三个字很快就找到了,唯独“参”字难以寻觅。后来终于在鲁迅的一封书信手稿提及的人名里找到这个“参”字(繁体)。这款报头一直沿用至今。 

▲《参考消息》的报头来自鲁迅先生的手迹。

也就是说,百度百科里面展示的“《参考消息》第一期报纸”只是1957年改版后的第一期。

那么,1957年以前的《参考消息》究竟是什么样子?

    

那时候的《参考消息》排版样式和读者们今天所看到的《参考消息》大相径庭。

    

在新华通讯社图书馆的资料库里,我们拍摄到了1949年11月7日的《参考消息》。

▲收存于新华社图书阅览室的1949年11月7日的《参考消息》。(孙之冰/摄)

确实看上去和后来的《参考消息》很不一样。

红中社发出的第一条新闻是什么?

11月7日,除了是《参考消息》的生日,也是新华通讯社的生日。

    

新华社、《参考消息》又和红中社有何关系呢?这里有必要和读者们解释一下。

    

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中社”)是新华通讯社的前身,和《参考消息》同岁,于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成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最早的新闻通讯社,发挥着党中央喉舌耳目的作用。

    

在革命年代,红中社的一项任务就是收听当时的国民党“中央社”电讯以及搜集外电、查看外刊消息,然后编辑成“参考消息”送党内领导参考。

    

1937年1月,为适应革命斗争形势的需要,红色中华通讯社更名为新华通讯社。

    

红中社编发的第一篇新闻稿件是什么?参与新华社社史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的新华社老同志曾撰文介绍了这段历史。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中央苏区江西瑞金开幕。当晚,新华社的前身——红色中华通讯社成立并发布新闻。红中社播发的第一条新闻,就是关于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消息。红中社对外播发新闻的呼号为CSR(CHINESESOVIETRADIO——‘中华苏维埃无线电台’的缩写),这个呼号一直被新华社使用到1956年9月改用汉字模写机发布新闻为止。在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红中社还播发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对外宣言》、《致苏联共和国电》、《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出兵满洲通电》等文件和消息;同时,还为大会抄收国民党中央社电讯,编印‘参考消息’,提供给大会代表们参阅。红中社播发新闻的电台,就是红军在第二次反‘围剿’战斗中缴获的国民党公秉藩部的指挥电台。”

▲新华社图书阅览室内收藏着早期《参考消息》的书架。(孙之冰/摄)

《参考消息》87年来有哪些大事值得记录?

87年来,《参考消息》陪伴祖国走过了风雨历程,也见证着如今的繁荣富强。

    

到今天,《参考消息》还是中国内地唯一的能够直接刊载外电的报纸,现在利用新媒体的平台继续为读者提供看世界的窗口。

    

87年来,《参考消息》把世界天翻地覆的变化展现给中国,也把中国日新月异的进步展现给全世界。

1931年11月7日:《参考消息》与红中社同一天诞生

   

1957年3月:以日报形式出版的《参考消息》诞生。

1985年:《参考消息》公开发行。

    

1999年:《参考消息》获得首届中国新闻名专栏奖。

    

2008年8月:《参考消息》刊登了第一张彩色版面,内容是关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的文字和图片报道。

▲2008年8月9日的彩色版《参考消息》

2012年1月:参考消息网正式上线。

▲参考消息网(www.cankaoxiaoxi.com)

2018年3月:《参考消息》获“2017年百强报纸”荣誉。

……

这样的重大时刻不胜枚举,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87岁对于一份报纸来说,堪称“长寿”。

《参考消息》的领导曾说过:“未来报纸中的‘纸’可能会消失,但‘报’将始终在。崛起的中国,人民对新闻、对国际新闻的关注应该是持续的;而网络时代,我们面临的问题不是新闻信息太少,而是太多,多到让人无所适从。人们希望有一家权威、信赖的媒体,将新闻加工好后送到自己面前,而有80多年历史的《参考消息》显然是很好的选择。” 

如今,《参考消息》还有了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手机客户端等多元化的新媒体渠道,渠道虽多,但内容依旧优质、新颖、权威、可信,只为向读者力证:他们拥有“最好的选择”。

你和《参考消息》有哪些故事?

2018年初,一名叫“东北大米”的读者,分享了他与《参考消息》的故事:

 “还记得,第一次认识你,是1960年,在父亲的办公室,我小学三年级,我叫你‘参政消息’,我看到下面有8个字:‘内部刊物,注意保存’,不知为什么我从此就喜欢上了你。

后来,我经常跑去父亲的办公室,就是为了一睹你的尊容。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经常在同学面前高谈阔论世界大事,他们不知我的高谈阔论背后有你。

后来,也许是因为你,我当上了政治老师。于是你就成了我备课时须臾不能离开的参考资料,成了我颇受学生欢迎的政治课的秘密武器。

再后来,你的神秘面纱揭开了,我也退休了,刚刚懂事的外孙子每每走向报亭,给姥爷买的都是你。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军事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新浪军事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