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全球变暖致玉龙雪山冰川萎缩:对中国水资源影响日益加重

全球变暖致玉龙雪山冰川萎缩:对中国水资源影响日益加重
2018年10月22日 12:28 参考消息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参考消息网10月22日报道 美媒称,气候变化对白水1号冰川的影响已经很明显了。科学家说这里是世界上融化速度最快的冰川之一。

据美联社10月20日报道,白水1号冰川上方的白雾中突然响起清脆的破裂声,然后一块碎石飞了下来,与正在操作GPS设备的地质学者车彦军擦身而过。

滚落的碎石越来越多,30岁的车彦军对记者说:“我们得走了,安全第一。”

他走到一块曾被掩埋在冰川下方的荒地上,周围散落着被游客丢弃的氧气罐。

报道称,每年都有数百万人来到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被白水1号冰川的美景所吸引。青藏高原是仅次于南极洲和格陵兰岛的世界第三大“冰库”。

报道还称,青藏高原冰川对从越南到阿富汗的数十亿人来说至关重要。长江、黄河、湄公河、恒河等亚洲十大河流需要这里季节性融水的滋养。

美国国家亚洲研究局能源项目经理阿什莉·约翰逊说:“我们谈论的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资源之一。大量淡水将流出当地,流向海洋,这会对用水安全和食品安全产生严重影响。”

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最新报告,气候变化导致地球目前的气温比工业革命前升高1摄氏度,足以融化全球28%至44%的冰川。

而且全球气温预计还将继续上升。

2015年,有科学家发现其调查的中国境内冰川中有82%出现后退。他们警告说,冰川融化对中国水资源的影响正“日益加重”。

英国设菲尔德大学能源安全专家琼娜·尼曼说:“中国一直存在淡水供应问题。中国人口占世界的20%,可淡水资源仅占7%。气候变化的影响进一步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

多年来,科学家一直关注全球变暖对云南玉龙雪山的影响。

中国科学院玉龙雪山冰川与环境观测研究站站长、冰川学家王世金告诉记者,诸如雪莲之类的花朵已经在裸露的地面上扎根。

王世金的科研团队利用远程传感器收集温度、风速、降水量、湿度等数据。还有一些传感器负责监测由融冰滋养的溪流水量。严寒、暴雨、山体滑坡、大风和冰川运动都会令设备受损。

王世金说:“在这里遇上好天气不容易。”

据他介绍,由于其他冰川的萎缩给青藏高原各地带来严重的干旱风险,好天气有利于确保云南获得充足的淡水。

“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在2008年还被冰层覆盖着,”王世金说,“从这边到那边,冰川后退了二三十米,后退非常明显。”

科研团队蹚过溪流,越过冰缝,寻找他们先前插在冰里的长铁棒。GPS会告诉他们,这些铁棒以及下方的冰川移动了多少距离。他们还测量了冰川高度在夏季缩减了多少。

回到观景平台,团队成员车彦军操纵一架嗡嗡作响的航拍无人机飞上白色冰原。照片展示了冰川萎缩的惊人程度。科学家发现自1957年以来,玉龙雪山冰川总面积缩小了1/4,19条冰川中已有4条消失。

王世金认为,白水1号冰川的变化提供了一个帮助游客了解全球变暖的机会。

据玉龙雪山景区官员介绍,2017年有260万游客造访当地。

在最近一个狂风大作的日子里,数百名游客踏上木质台阶,在灰雾笼罩的冰川前自拍。

为保护冰川,有关部门把每天的游客数量限制在1万人,并禁止游客在冰面上徒步旅行。工作人员计划进行造雪作业和修坝蓄水,以增加湿度,减缓融化速度。

保安杨少锋(音)亲眼目睹了全球变暖融化玉龙雪山的过程,他和其他纳西族居民将这座山视为神山。

杨少锋记得原来可以从村里看到冰川最低的边缘,但现在已经看不到了。

“现在只有爬高了才能看到。”他遗憾地说。


玉龙雪山白水1号冰川(美联社)

【延伸阅读】水稻种植对全球变暖的影响可能被低估

新华社华盛顿9月10日电(记者周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10日刊载的一项研究显示,如把一氧化二氮排放考虑在内,水稻种植对全球变暖的影响可能比此前估计水平高出近一倍。

美国环境保护基金组织的研究称,近年来,水资源短缺导致越来越多的地区采用间歇性淹水法种植水稻。但在分析稻田对气候的影响时,间歇性淹水稻田释放的高水平一氧化二氮此前并未被计算在内,导致水稻种植对全球变暖的影响被严重低估。

一氧化二氮,又称氧化亚氮,是重要的长效温室气体。在20年到100年时段中,其捕获大气热量的能力是甲烷的数倍。最新研究显示,间歇性淹水稻田释放的一氧化二氮水平高达持续性淹水稻田的30到45倍,后者释放的主要温室气体是甲烷。

研究小组通过稻田实地测量及估算发现,从全球范围内来看,间歇性淹水稻田和持续性淹水稻田释放的甲烷和一氧化二氮等温室气体,对全球变暖的长期影响相当于约600个燃煤电厂的增温效应。

更值得担心的是,目前水稻种植中用于降低甲烷排放的灌溉和有机质管理技术反而会使一氧化二氮排放增加。

该研究称,包括美国、中国、印度在内的多数水稻生产国都没有将与水稻种植有关的一氧化二氮排放计入向联合国提交的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中。

研究人员建议,如果使用浅灌而非间歇性淹水,灌溉式水稻种植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有望降低六成。而如果将浅灌与氮和有机质管理精心结合起来,甚至可使某些农场的温室气体净排放降低九成。

(2018-09-11 11:33:56)

【延伸阅读】研究发现:全球变暖导致祁连山东部和中部地区森林上线向上爬升

新华社兰州7月26日电(白丽萍 毛可丽)祁连山生态系统在整个西北地区乃至世界范围内扮演着重要角色,它的生态体系功能以及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现状和未来,一直是外界关注的热点。

7月25日,在甘肃兰州举办的2018兰州自主创新论坛上,兰州大学西部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院教授勾晓华以“树木年轮记录的祁连山环境变化”为主题,对其研究成果进行了展示。

勾晓华介绍,兰州大学树轮团队自2009年起在祁连山地区开展了近10年的树木生长监测研究和树轮的记录,积累了大量数据。她介绍,在树木样本采集的过程中,其团队为了保护祁连山环境,大多选择已枯死树木进行样芯采集,回到实验室内,将其样芯粘贴抛光,就可看到年轮的宽窄变化,因为树轮能够准确地反映其区域内的气候变化。

据介绍,树木生长监测研究揭示了祁连山地区树木生长受气候影响的生理机制,树轮气候重建能够提供该区域过去千年的气候背景及变化历史。

勾晓华表示,对祁连山东部地区千年干旱气候重建发现,过去千年范围内存在几个显著的干旱和湿润时期,如十五世纪后期的严重干旱,近200年区域气候有变湿的趋势;此外,通过研究发现,在祁连山西部地区,小冰期时期存在三次持续较长的干旱,并与太阳活动的三个极小期对应;该区域干旱气候变化与太阳活动有较密切关系。大量监测数据表明,全球变暖已导致祁连山东部和中部地区森林上线向上爬升,树木更新在加快,林线密度在增加。

(2018-07-26 15:34:45)

【延伸阅读】英媒:气候变暖群雄逐鹿北极 中国亮牌“入局”

参考消息网1月30日报道 英媒称,北极控制博弈正酣之际,中国发布北极政策白皮书,阐明“极地丝绸之路”(“冰上丝绸之路”)的目标和计划,呼吁加强相关国际合作。

冰上丝绸之路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1月28日报道,中国国务院1月26日公布的《中国的北极政策》说,中国愿依托北极航道的开发利用,与各方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参与包括北极航道基础设施建设、商业化利用和常态化运营。

报道认为,“冰上丝绸之路”可视为“一带一路”倡议在北极圈内的延伸。中国近年来把参与南北两极的管理纳入发展战略,在极地议题中力争话语权,提升影响力。

2017年5月,中国国家海洋局发布南极政策白皮书,总结阐明在南极科考的情况。北极白皮书则以政策文件形式归纳了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基本主张和战略目标。

2013年中国成为北极理事会13个正式观察员之一。

外媒认为,中国近年来在北极议题上争取“入局”,主要从两方面切入,一是北极航道,一是资源开发。

报道称,北极开发比南极更具战略价值、各大国竞争态势也更加激烈。

冰消雪融出航道

报道称,随着地球变暖,北冰洋冰盖缩小,北极圈里越来越热闹。北极航道的商业价值、常态化运营之类字眼越来越多进入人们视线,夏季穿行北极航道的船只也越来越多。

北极航道包括东北航道、西北航道和中央航道。全球变暖使北极航道有望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运输干线。

理论上,这条航线可以打通贯穿欧亚大陆和北美的航道,成为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之外又一条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通道,缩短航程、降低成本。

2017年7月,媒体报道称,中国对俄罗斯提出共建滨海国际运输走廊的建议反应积极,也希望双方共同开发利用海上通道特别是北极通道,打造“冰上丝绸之路”,

之前中国官方公布的《“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设想》首次将北极航道明确定位成“一带一路”三大主要海上通道之一。

专家分析认为,“冰上丝绸之路”有可能缩短中国到欧洲的最短航线,比传统航线缩短25%-55%,也使中国从上海以北的港口到西欧和北欧的航行时间缩短。

报道称,现在从中国东北经苏伊士运河到荷兰鹿特丹航线要走48天。如果走俄罗斯北部的东北航道能大大缩短中国到西欧的航程。

中国极地破冰科考船雪龙号2017年8月首次独立穿越北极中央航道,全长2500公里,沿途包括北极点及其附近公海水域。

共同治理

英媒认为,北极有储量巨大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的矿藏和渔业资源,北极航道可能成为连接亚欧和北美的重要国际航线,地缘政治版图上的北极又是兵家必争之地。

虽然北极圈内冰原广袤人烟稀少,渔猎和旅游是主要的传统经济活动,但在远离世人视线的地方,有形和无形资源的争夺已经持续多年,也成为北冰洋“新冷战”升温的核心所在。

报道称,为了协调北极地区的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和福利的可持续发展,1996年在加拿大首都渥太华成立了北极国家政府间论坛,北极理事会,成员包括加拿大、丹麦(包括有自治地位的格陵兰岛和法罗群岛)、芬兰、冰岛、挪威、瑞典、俄罗斯和美国。

六个北极本地社群代表在北极理事会中有永久参与议席,六个非北极国家(法国、德国、荷兰、波兰、西班牙和英国)是北极理事会永久观察员。

中国2013年获准成为北极理事会正式观察员。其他正式观察员包括意大利、日本、韩国、印度和新加坡。

报道称,由于北极地区既包括了北极点周边的公海区域,也包括北冰洋沿岸国家领土,以及其主张的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领域,难以效仿南极,签署《南极公约》。

2008年11月,欧盟发表声明呼吁尽快就北极能源利用制定协调方案,2009年2月北欧五国宣布将合作控制北极水域,中国、韩国和新加坡都加入了北极航道通商船的讨论。

2018年1月,《中国的北极政策》提出几个主张,包括北极地区和北极航道拓展的基建加强国际合作;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国际条约和一般国际法管理北极航道,保障各国航行自由和航道利用权,依法解决北极航道有关争议。

白皮书说,中国鼓励企业参与北极航道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商业试航。

资源丰富

报道称,美国地质调查局的统计显示,北极地区石油储量900亿桶,天然气储量1669万亿立方英尺,液态天然气储量为440亿桶,这些油气资源的84%位于离岸地区。

北极煤炭储量占全球四分之一,超过1万亿吨,且低硫、洁净、高效;还有大量铜镍钚复合矿,以及金、银、金刚石及铀、铁等战略性矿产。

北冰洋渔业资源丰富,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北极国家共同参与开发,每年产量约600万吨。

中国的北极白皮书说,政府鼓励企业参与北极资源开发利用的国际合作。

美国海事杂志《海事行政》2017年8月16日援引美国一份智库报告显示,中国在北纬60度以北地区的投资已经接近900亿美元,其中与北极有关的投资项目达21个,价值超过10亿美元。


资料图片:《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中文版(左)和英文版(1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申宏 摄

(2018-01-30 00:19:00)

【延伸阅读】德媒称中国成对抗全球变暖领路人 德国深感“可以依赖”

参考消息网11月14日报道 德媒称,近年来,中国致力于改善深受雾霾困扰的首都空气质量,下令关闭城区的小饭馆,用现代化的技术来替代老旧的火力发电厂。

据德国《威悉信使报》网站11月12日报道,如今,中国以环境保护为首要事务,未来气候和环境保护在中国享有某种与宪法等同的地位。

报道称,对中国来说,2015年的巴黎气候大会出现了突破。眼下,在当前的波恩气候大会上,德国环境部长芭芭拉·亨德里克斯则表示,“我们可以依赖中国”,因为这个国家也会从自身福祉出发采取行动。这位即将卸任的环境部长在任期内曾多次访问中国。

报道称,中国领导人对于气候保护是认真的,这就没有什么可奇怪的了。今年春天,他们计划令28个城市的碳排放在2017年就减少约7%。与此同时,中国对生态电力的投入是任何国家都不能比的。今年初,中国领导人宣布到2020年向可再生能源投入约3200亿欧元。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最新数据,从发电能力来看,今天全球新增的生态电厂中就已经有大约四成是出现在中国,仅2017年中国新增的太阳能设备就已经和曾经的开路先锋德国所安装的总和一样多。中国在巴黎首次承诺了一个具有约束力的排放目标,答应最迟到2030年开始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报道称,而眼下的迹象显示,中国到2020年就将令碳排放减少五分之一,并由此在十年内实现其目标。(编译/赵涟)

(2017-11-14 00:11:00)

【延伸阅读】专家称火炉城市会越来越多 减缓气候变暖是关键

如果说6月的中国,还像一些网友所形容的那样“祖国妈妈这只公鸡:下半身煲汤,上半身烧烤”,属于南涝北旱,那么进入7月,无论南北都开启了“烧烤”模式,同受暑热高温侵袭。

从7月12日起,中国正式进入三伏天,从气象卫星地表高温监测图来看,深红、深黄这些代表着“高温”的颜色,此后将持续盘踞在中国版图之上:来自中国气象局的数据显示,连日来北方大部分地区“高烧不退”,热浪已覆盖三分之一国土,南方地区被高温掌控的范围也将逐步扩大。

那么,这次南北方为何同步出现高温,分别有何特点,高温背后和近些年提及的极端天气频发以及全球气候变暖又有何关系,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相关气象专家进行解读。

南方“喝完汤”和北方一起进入“高烤”时间

每逢入夏,南方便“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今年也不例外。6月,人们听到和南方有关的消息往往是强降雨和洪涝灾害,以至于有人调侃祖国妈妈这只公鸡“下半身煲汤”。

以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为例,受持续强降雨影响,水位全线超警戒线,根据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6月28日发布的《气象卫星水情监测报告》,6月和5月相比,鄱阳湖的水面面积增大了43%。

然而,到了7月,气象卫星监测图上代表降雨的“蓝色”,转变成了清一色的高温“红色”。“喝完汤”的南方,开始和北方一起进入“高烤”时间。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告诉记者,此次高温天气的特点是持续时间长、局部强度大,北方的高温以晴热为主,而南方的高温以闷热为主,因此南北方地区的公众在体感上也有所不同。

具体来看,南方的高温天气由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以晴热少雨天气为主,白天受太阳短波辐射影响,地面温度会逐步上升。同时,在高压控制区也盛行下沉气流,形成一定的下沉增温效应。在辐射增温和下沉增温的综合作用下就会导致高温天气的出现。目前副热带高压位于江南东部,强度较强,未来副热带高压还会再度西伸北抬,因此高温的范围将继续扩大。

北方出现高温天气由于目前受到大陆西风带的偏西北气流控制,未来会转为受大陆暖高压控制,天气晴朗,太阳辐射强,高空也盛行下沉气流,白天地表升温快。

为啥地表都能摊鸡蛋了,天气预报才说30多摄氏度?

事实上,今年与往年的高温天气相比,并没有更严重,南北方在7月出现高温天气属于比较正常的现象。孙军说,尤其南方地区的高温容易出现在“梅雨”结束后,副热带高压逐渐增强北上,使主要降雨带随之向北移动,副热带高压控制南方地区因此出现晴热少雨天气。

一个较为普遍的疑问随之而来:为啥大热天走在大街上感觉到的温度,明显比气象部门公布的实况温度高——地表都能摊鸡蛋了,天气预报怎么才30多摄氏度?

按照气象专家的说法,这主要是由于气温、地表温度和体感温度的差异造成的。

具体来看,气温指的是离地面1.5米高的百叶箱里测得的温度,这样测得的是气象学上所说的气温,即大自然状态下的空气流动温度。相应地,地表温度是指地表面与空气交界处的温度,因此测得的温度并不能完全代表地表温度,而是地表温度与紧接着地表的空气温度的平均值。

至于人们看似熟悉的体感温度,则是指人对冷热温度的感觉,但按照气象专家的说法,这一温度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人体皮肤的温度。在相同的气温条件下,人们会因为湿度、风速、太阳辐射、着装颜色甚至心情等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冷暖感觉。

这也是为何“有时天气预报的气温并不是太高,可我们却感觉很热”。中国气象局一位专家告诉记者,为了对体感温度有定量的考量,国内外学者做过大量的研究和试验,其中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提出了炎热指数的概念,这个指数将湿度作为影响人体感温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可以看到,在相同温度下,湿度越高,人的体感温度就越高。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体感温度的算法,当实际气温为30℃,相对湿度达到70%时,体感温度则会达到35℃;而气温为32.2℃时,当相对湿度达到70%时,体感温度竟高达40.6℃。由此可见,当高温高湿时,人的体感温度会比实际温度高很多,此时人们会有闷热感,易引发中暑。

“烤验”不止中国,气候变暖“全球共此凉热”

按照孙军的说法,今年北方高温来得确实早。5月以来,北方地区已经出现了4次高温天气过程,4次过程最大影响面积分别达57.3万平方公里、66.7万平方公里、98.9万平方公里和223.3万平方公里。

7月13日,记者从国家气候中心获悉一份针对这4次高温过程的评估分析,其中发现河北、河南、北京、天津、新疆5个省份,高温日数超过10天,均较常年同期偏多。内蒙古高温日数(3.5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天津(13.7天)、辽宁(2.7天)均为第二多,新疆(10天)第三多。

这份评估给出一个结论:“这种(高温天气)持续时间是少见的”。更为重要的,该评估提到,“北方高温出现了极端性强的特点”。

具体来看,全国近四分之一的县市日最高气温超过35℃,较去年同期偏多20%。而且,有211个县市日最高气温达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标准,245个县市日最高气温突破月极大值,其中60个县市突破历史极值。

这一点和全球变暖的大环境不无关系。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监测,全球年平均温度在2014、2015、2016年连续3年屡创新高。去年冬季(2016年12月到2017年2月)是1961年以来最暖的冬季,到了夏季更是感到热得厉害,特别是6月27日以来的高温天气过程持续时间长、影响面积大、极端性强,影响国土面积接近四分之一。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陈峪告诉记者,通过几十年的气象观测发现,全球气候变暖是不争的事实,也带来了一些诸如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的不利影响。

当然,在这种大背景下,热也并非我国独有。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的统计,6月以来,美国和欧洲多国也遭受极端高温天气。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地气温飙升至30℃以上,葡萄牙、西班牙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甚至由于连续高温天气引发森林火灾。7月上旬,美国西岸遭受“地狱热浪”袭击,凤凰城、洛杉矶市区超高温打破近百年来同日最高气温纪录。

火炉城市可能会越来越多

值得注意的是,7月12日开始入伏,迎来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所谓“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按《史记》记载,“伏者,隐伏避盛夏也。”意思是说,到了三伏天,人们就该隐藏起来,躲避酷暑了。

这背后也有其科学解释,孙军说,三伏期间,太阳仍直射北半球,地表吸收大量能量;入伏后,雨水较多,地表湿度大,散发热量少。地表层吸热多,散热少,热量不断累积,一天比一天热;通常,中伏期间,地表累积热量达到最高峰,天气最热。

按照他的说法,在这种情况下,公众应尽量避免在10时~16时高温时段外出,户外活动时要做好防护措施,注意及时补充水分等。

古时候,人们只能借助“乘凉”“摇蒲扇”等方法来抵御高温。如今,人们有了更多操作便捷、科技含量高、效果显著的调温设备,其中以空调和电风扇的使用最为普遍。不过,这两个究竟哪个才是最佳“高温”克星?

按照中国气象局一位专家的说法,从气象学上来看,室内环境或人们日常生活的小环境被定义为“微气候”。空调适用于一个封闭的空间,通过冷介质输配系统调节温度,帮助室内形成凉爽的微气候。电风扇的制冷原理则完全不同,空气流动即为风,电风扇通过扇叶的高速旋转加快空气流动速度产生高速风,从而加快室内空气流动和人体表面的汗液蒸发。

相比之下,空调可能适用于密闭空间,制冷强度大、效率高,但长时间使用空调会造成人体汗腺关闭、抗热能力低下,影响正常的代谢与分泌,相应地,电风扇则适用于较开放的空间,电扇的使用能保证室内空气流通,对人体的不良影响明显小于空调。

在如今这个南北同暑的日子里,北方许多“城市热”出现了新高度,不少人也对“火炉城市”排名有了新的看法。根据国家气候中心披露的最新消息,该中心正在发展气候宜居性综合指标体系,这个综合考虑气候要素指标和气候风险指标等多方面的体系,可谓是一个气象版“火炉”排名,相关成果预计今年年底前发布。

不过按照国家气候中心一位专家的说法,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火炉城市有可能会越来越多,甚至‘热’也会成为一种新的常态”,这种情况下谁是火炉,火炉如何排名不重要,应对高温,努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暖的趋势才是关键。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邱晨辉 实习生 苏琬茜

(2017-07-17 07:54:00)

北极祁连山冰川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军事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新浪军事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