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奥运十年 中国面向世界的改变

奥运十年 中国面向世界的改变
2018年08月08日 10:06 海外网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北京奥运会后,8月8日成为中国的“全民健身日”,每逢此时,全国各地的健身活动都会竞相上演。 

2008年8月8日晚,李宁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准备点燃主火炬塔的导火索。

2017年12月15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和冬残奥会会徽“飞跃”发布。

2008年8月8日,志愿者和游客在“鸟巢”旁与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合影留念。

志愿者和青少年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参加跑步活动。

滑雪教练在鸟巢欢乐冰雪季冬奥项目体验区展示滑雪技巧。

10年前的2008年8月8日晚,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上空,“体操王子”李宁以“飞人”之姿点燃了北京奥运会主火炬。

作为在“鸟巢”服务的医疗志愿者,朱希山刚刚把一名身体不适的外国贵宾移送到几公里外的中日友好医院。返回“鸟巢”时,错过了整场开幕式演出的他,赶上了火炬点燃的一刻。

“我看到身边很多人掉下了眼泪。有北京大学的志愿者,也有几位老者。”回想起10年前的那一幕,朱希山说,感觉中国人积蓄了很长时间的感情,在那一刻迸发出来了。

北京奥运会开幕当天的场内火炬传递仪式中,共有8名火炬手,跆拳道奥运冠军陈中是倒数第三棒。在此前的悉尼和雅典奥运会上,陈中都斩获了金牌。为了备战家门口的奥运会,饱受伤病困扰、本已打算退役的她决然走向赛场。

“作为运动员,能够参加北京奥运会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而在开幕式上传递火种,更是荣幸和骄傲。”陈中说。

新华社记者汪涌自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后,便担任驻会记者。他记得当时为了保密,点火仪式的彩排往往要到凌晨才进行。为了采访报道开幕式彩排,他常常在深夜背上电脑,绕着“鸟巢”转好几圈才能找到入口,一待就是几个小时。

震慑人心的击缶表演、徐徐展开的水墨卷轴、《我和你》的动人旋律……直到今天,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依然是奥运开幕式的对标和比较对象。

“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告诉全世界,中华民族不仅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也是一个浪漫唯美的民族。”汪涌说。

从2008年到2018年,奥运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每一个中国人。百年之前的“奥运三问”(中国何时能派人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能够派支队伍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能够举办奥运会?)因此而有了完美的答案。

对中国体育而言,北京奥运会是中国从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跃进的起点。在那届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共获得51块金牌和100块奖牌,第一次登顶奥运会金牌榜。自此,中国竞技体育“多点开花”,不断勇攀高峰。中国运动员的强劲实力与个人魅力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张扬与释放。

更多的改变则体现在人们的生活之中。2001年申奥成功时,北京投入运营的地铁线路只有两条;到2008年,地铁线路已经包围了中心城区。“鸟巢”“水立方”成为北京乃至中国的新地标之一……

最为关键的是,中国人因奥运会的举办而更加自信,向世界敞开怀抱的态度更加明确。

“10年时间,国力的提升、实力的增长、心态的变化、经验的增加,这都是经历奥运之后的收获。”汪涌回忆道,第一次举办奥运会,所有人都没有经验,于是大家”如饥似渴“地向国际奥委会和历届奥运主办城市求知、学习。经过北京奥运会以及随后的广州亚运会、南京青奥会等大赛历练,一大批人才成为了所在领域的专家。如今,在筹办北京冬奥会的过程中,有1/3的工作人员是参与过北京奥运会的优秀人才。

“中国人的眼界和境界发生了变化。从最初的学习、仰视,到后来的平视,如今我们已经能够在符合国际规则的情况下创新发展,创造出中国的模板和经验。”汪涌说。

北京奥运会之后,在国际体育舞台上的中国声音与智慧也越发响亮。2010年,短道速滑名将杨扬当选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今年期满卸任之后,速度滑冰奥运冠军张虹接棒当选。

“要让中国体育发出更响亮的声音。”杨扬说,“中国人能够为世界贡献智慧,这也是重要的话语权。而更重要的话语权不是结果出来后再去质疑,而是参与其中的规则制定。”

不久前,一场纪念北京奥运十周年的主题活动在北京奥运博物馆举行。活动上,来自北京体育大学的教师李红涛讲述了10年前自己与牙买加飞人博尔特的故事。

“当时我在‘鸟巢’的热身场地为运动员提供服务,博尔特热身时,我把志愿者手腕上的‘微笑圈’送给了他。没想到,代表着志愿服务精神的‘微笑圈’竟陪伴着博尔特飞驰赛场,屡屡夺冠。”

回忆起当年的这段经历,李红涛说,北京奥运会是众多“80后”中国青年的集体亮相。“他们在各类岗位上提供热情、周到、专业的志愿服务,让国际社会看到了充满活力的中国,看到了富有热情、尊重规则、充满人文情怀的新一代中国青年。”

也正是在北京奥运会的闭幕式上,国际奥委会首次设立了专门环节,由新当选的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向志愿者代表献花,表达对志愿者无私奉献的感谢之情。

而参与北京奥运会的经历,也影响和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轨迹。

2012年,研究生毕业后的李红涛留在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从事学生管理工作,他在组织指导学生参与世界大赛志愿服务的同时,还担任了“冠军班”辅导员,如今在读的郭文珺等名将,正是昔日北京奥运会的金牌得主。

同样回归校园的还有陈中。2009年离开赛场之后,她回到北京体育大学担任团委副书记。这几年,她组织了“奥运明星巡讲”,让奥运冠军的经历给青年学生带来正能量。

从协和医学院毕业之后,朱希山选择留在北京。如今,他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肿瘤诊疗中心的医生。他说,当年一同服务的医疗志愿者,有一半在北京工作,成为各大医院的骨干和中坚力量。每年的8月8日,志愿者的微信群里总是特别热闹。

“奥运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的工作和事业,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要不怕困难,勇于拼搏。”朱希山说。

一场夏末的降雨过后,气温凉爽了不少。入夜后,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里人头攒动——无论春秋冬夏,几乎每天都有数不清的跑者在公园的健身步道上肆意奔跑、挥汗如雨。

要说北京奥运会为中国留下的无形遗产,全民健身肯定首屈一指。奥运会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让运动成为国人的“家常便饭”,并助推体育产业高速发展。北京奥运会后,8月8日成为中国的“全民健身日”,每逢此时,全国各地的健身活动都会竞相上演。

奥森公园正是在北京奥运会前竣工的。汪涌回忆说,为了让更多的老百姓参加锻炼,在公园里修建了一条10公里的塑胶跑道,当时还有很多人觉得“太超前”。没想到奥运会后,在跑者的热情之下,按照三到五年寿命设计的跑道,不到两年就使用过度了。

“奥森公园像一个催化剂,对全民健身起到了引领作用。在这里,你一定会被大家激励和感动,在不经意的参与中改变生活的轨迹和方式,这就是体育的力量。”朱希山说。

遍布全国的马拉松运动,成为中国人健身热情的如实写照。2017年,中国举办了1102场马拉松规模赛事,2011年这一数字仅为22场,7年间增长了50倍。

“2001年的北京马拉松比赛,还需要单位工会、高校组织和动员人参加。如今,北马已经一票难求了。”汪涌说。2017年的北京马拉松比赛,有近10万名跑友报名,再次刷新了国内马拉松赛事的报名人数纪录。

从爱上运动,到带动更多人运动,许多昔日的奥运参与者如今已是全民健身的“排头兵”。汪涌成立了“首都媒体跑团”,利用媒体优势和资源宣传科学健身、推动跑步健康发展;朱希山则成为“北京医师跑团”的会长,发挥医生跑者的专业技能,宣传科学、安全、快乐奔跑的重要性。

“10年前,奥运会在北京举办的时候我就在想,如果冬奥会的圣火也能在中国点燃,如果我也能在自己的国家参加冬奥会,那该是多么荣幸。现在,我的梦想可以实现了。”花样滑冰运动员张昊说。

如今,北京又一次进入到“奥运时刻”。4年之后,冬奥会的举办将使北京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主办过夏季和冬季奥运会的“双奥之城”。

有了10年前的经验与遗产,这次中国更从容、更自信了。

2015年,汪涌作为申奥代表团成员赴马来西亚吉隆坡,见证了冬奥主办权的落定。“2008年奥运会的人才和场馆都得到了很好的利用。高铁的开通将大大缩短北京到崇礼、张家口、延庆的距离。5G时代的来临也会给奥运会带来很多的变化。我相信,2022年会留下‘冬奥一代人’,让中国持久受益。”

在让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下,越来越多的冰场、雪场从北方蔓延至南方,冰球等运动成为青少年的“新宠”,冰雪产业也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杨扬目前担任北京冬奥组委运动员委员会主席。谈到对冬奥会的期待时,她说,“我希望北京冬奥会是一个走心的奥运会,让冬奥会产生更多的社会化效应,让世界对中国的竞技体育有新的看法和认识,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相辅相成。”

冬奥申办成功3年间,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各项筹备工作稳步进行——场馆建设全面提速,赛会服务保障全面升级,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提升着当地居民的幸福指数。

今年2月,陈中带领北京体育大学的50多名学生赶赴平昌冬奥会,在闭幕式上完成了精彩绝伦的北京8分钟表演。这次经历,仿佛又让她回到了10年前的奥运赛场。

“我和同学们走上闭幕式的时候,看到很多冬奥会冠军佩戴金牌入场,想起当年自己参加奥运会时,也是同样的模样。虽然已经退役了,但能以这种方式助力奥运,感觉还是很骄傲的。”陈中说。

作为参加过5届冬奥会的“元老”,34岁的张昊也在期待着自己的第六次冬奥之旅。“我希望有更多人了解中国冰雪的魅力,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

面对冬奥会的“诱惑”,众多10年前的奥运会志愿者也已跃跃欲试。得知北京团市委在高校选拔挂职干部,组建冬奥志愿服务专班,李红涛第一时间就报了名,并如愿上岗。

“2008年,中国架起了国家间友谊的桥梁,而我是桥梁的一块基石。2022年,我的微笑将在为奥运奉献的旅程中继续绽放。”李红涛说。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08月08日 第 09 版)


来源:海外网

作者:刘 峣

本期编辑:张莎莎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军事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新浪军事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