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港媒:中国药企加大研发投入 志在跻身全球制药研究最前沿

港媒:中国药企加大研发投入 志在跻身全球制药研究最前沿
2018年06月21日 00:58 参考消息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参考消息网6月21日报道 港媒称,在中国各地的制药研究机构中,大批科学家正不知疲倦地与西方同行在从基因工程到革命性癌症治疗方案等领域展开竞争。

据香港亚洲时报网站6月20日报道,中国的目标是使中国跻身全球制药研究的最前沿。得到政府的鼓励的中国公司极其乐观,私人投资者也被该行业巨大的增长潜力所吸引。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制药市场,而且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据麦肯锡咨询公司称,中国医疗保健行业的风险投资额从2013年的10亿美元增长到2017年的117亿美元。

报道称,生物技术公司百济神州等中国企业的目标是从全球制药企业手中夺走市场份额,因为后者在传统上主导着国内的医药销售。如果中国企业可以在国内竞争中成功,它们将试图打入外国市场。

报道还称,2015年,政府决定修改阻碍创新、延缓审批程序的规定,促进了这一计划的实施。现在,新药物可以更快地进入市场。

报道指出,根据旨在升级中国制造业的一项战略行动计划,药企有望开发新的靶向疗法、抗体和疫苗并在干细胞研究方面取得突破。

【延伸阅读】外媒称全球药业迎来中国制造:人才回流 癌症新药审批加速

参考消息网1月5日报道 美媒称,一种新药有望阻止癌细胞扩散到其他器官;另一种可以治疗血癌;还有一种利用人体的免疫系统来杀死肿瘤。这三种药都展示出令人鼓舞的效果,只需再过一道关坎就能获得在美国上市的批准。这些药还有另一个共同特点:它们都是中国创造的。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1月4日以《癌症新药,中国制造》为题报道称,多年来,中国的制药业一直把注意力集中在仿制西药上。让新药获得批准是一个令人沮丧且耗时的过程。企业认为,将数百万美元投入药物研发风险大,不如把精力放在更安全的收入来源上。

报道称,现在,中国正努力在全球制药业发挥更大的作用。政府已把创新药物作为国家重点。官员已承诺加快药品审批速度,为了扭转人才外流,还在大力吸引科学家回国工作,为研发提供土地、拨款、税收减免以及投资。

这三种新药仍需通过美国监管这道难关。如果通过的话,它们将成为中国生产前沿疗法的能力越来越强的证明,提高这种能力是中国经济向高附加值及日益复杂的行业进行更大范围转型的一部分。

与更大范围的工业相比,中国的药物研发仍处于早期阶段。但一些专家说,中国制药企业与辉瑞和阿斯利康这些制药巨头平起平坐只是时间问题。

“这不是他们做得到、做不到的问题,”医疗投资基金奥博亚洲的资深董事总经理王健说,“他们一定能做到。”

报道称,直到现在,在中国得到高质量的药品仍是个问题。网上有专门讨论从印度走私仿制药的论坛;还有人购买原材料在自己家里制药;出得起这笔钱的人飞到美国去看病。

越来越多的公司正在试图解决药品短缺的问题。得到香港首富李嘉诚支持的和黄中国医药科技2000年成立时曾尝试过中草药的开发。2005年,和黄医药开始研发抗癌药物。

在上海的主要实验室里有多达350名科学家,他们被测试室中的啮齿类动物环绕着。半数以上的科学家正在努力寻找新药。

报道称,去年10月,和黄医药报告说,在二期临床试验中,60%以上的患者对公司与阿斯利康共同研发的savolitinib有积极反应。Savolitinib是首种可用于治疗肺癌、肾癌、胃癌和结肠直肠癌的药物,通常与阿斯利康的其他药物一起使用,把允许癌症扩散的信号传导通路阻断掉。

和黄医药正在等待更多的数据。如果进一步试验有积极的结果,公司将申请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所谓的突破性疗法认定。

公司仍需要做第三期临床试验,这是得到FDA全面批准之前的最后一步,但突破性疗法认定可缩短这个最后阶段的时间。第三期临床试验需要在多达几千名的患者身上检验被测试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通常是与安慰剂做对照。

如果一切都按计划顺利进行,监管部门最早可能在2019年底批准,和黄医药首席执行官贺隽说。“花了20年的时间,才能突然成功,这就是我们此刻的情况,”他说。

除了和黄医药,另一家名为百济神州的公司已在对两种药物在全球进行第三期临床试验,一种是用于治疗一种最常见的血癌、淋巴瘤的药物,另一种是以消灭肿瘤为目的的免疫治疗药物。百济神州还在与赛尔基因和默克公司合作开发抗癌药物。

卡尼说,她预计在未来五年内,将有20或30个中国制造的药物在美国申请进行第三期临床试验。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抗癌药物市场。她说,从中国目前的定价模式来看,那些试验成功、获得批准的药物很可能会比外国公司生产的药物价格更低。

报道称,尽管前景乐观,但想要走出国内的中国制药公司仍面临着障碍。在美国这样的主要市场,制药公司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中国企业尤其受到缺少研究资金的妨碍。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香港和记中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拥有的一家上海化学实验室正在与阿斯利康合作,开发一种治疗肺癌、肾癌、胃癌和结肠癌的药物。(图片来源:美国《纽约时报》网站)

(2018-01-05 00:14:00)

【延伸阅读】英媒称中国癌症治疗方式改变 推高镇痛药需求

参考消息网9月21日报道 英媒称,合成类鸦片药物已经成为中国医药市场的明星,因为癌症病例的增加推高了对镇痛药物的需求,而且患者不再害怕上瘾。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9月18日报道称,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统计,去年中国镇痛药市场增长了20%至36亿元人民币(合5.3亿美元),是整个药物市场增长率的两倍多,而中国药物市场是全球第二大的。

分析人士称,中国大部分镇痛药用于外科,但最近的增长主要是由于癌症发病率从2000年的210万新增病例上升到2015年的430万,导致了对控制慢性疼痛的需求。

肺癌是中国最常见的癌症,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吸烟率高和空气污染。

十九世纪英国强迫中国从英属印度进口鸦片后,类鸦片药物在中国泛滥,许多人吸鸦片上瘾,成为一段痛苦的历史往事。

报道称,类鸦片药物挥之不去的恶劣名声让医生和患者都不愿使用它们。

但是,中国政府在2011年实施“癌痛规范化治疗”计划,推动了态度的转变。该计划培训医院工作人员认清不同程度的疼痛,通过及时给药来提供有效的缓解。

《全球肿瘤学杂志》刊登的一篇评论文章说:“假如使用得当,一个国家的类鸦片药物消耗量可以成为确定姑息治疗癌症护理质量的良好替代标准。”文章称,有些医院的类鸦片药物年使用量已经增加了两倍。

瑞银证券的中国医疗保健行业分析师赵冰表示:“近年来,疼痛治疗在临床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全国各地医院都建立了非住院病人疼痛管理门诊部。”

报道称,如今中国消耗的类鸦片药物不再是外国商人用船运来的,它们大多是国产的。

根据中国医药工业有限公司的数据,去年,长江医药集团的地佐辛是在中国最畅销的镇痛药,占据了将近40%的市场份额。该药主要用于术后。

从事健康研究的昆泰中国公司认为,同中国去年的整个药物市场总额1170亿美元相比,镇痛药的销售额还很小,增长潜力巨大。(编译/何金娥)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药房窗口。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2017-09-21 00:20:01)

【延伸阅读】英媒:外国药品以降价换取纳入中国医保目录 最高降幅达70%

参考消息网7月21日报道 英媒称,中国促使罗氏(Roche)、葛兰素史克(GSK)和阿斯利康(AstraZeneca)等跨国公司将数十种重点药品降价,其中降幅最高的达到70%,以此为条件将这些药品纳入政府医保药品目录。

据《金融时报》7月20日报道,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与2016年的平均零售价相比,主要由海外制药公司研发的36种药品平均降价44%,使这些药品在中国的价格低于“周边国际市场价格”。

此举使这些药品被纳入国家医保共同付费范围;制药公司和分析师认为,这将使更多人能够买得起这些药品,从而提高整体销售。

报道称,中国是对跨国制药公司至关重要的世界第二大药品市场,2016年销售额达到1170亿美元(1美元约合人民币6.8元)。制药公司在与北京方面经过漫长和有时十分艰难的谈判后降价,凸显出世界各大制药公司正配合中国政府降低药价的行动,尽管这使一些产品的营收增长放缓。

最新这轮谈判中的36种药品多数依然受到专利保护。治疗癌症的药品的降价幅度尤其大;癌症正日益成为中国的一大疾病负担。罗氏的乳癌抗体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将比去年的平均售价降价67%,该公司的肺癌药厄洛替尼(Erlotinib)将降价58%。

报道称,用于治疗乳癌的两种药物,阿斯利康的氟维司群和葛兰素史克的拉帕替尼将分别降价56%和41%。拜耳的肝癌和肾癌药索拉非尼将降价一半。

“这些是治疗常见疾病的药物,实现大规模销售是没有问题的。一些药品已经临近专利期满,现在降价能够在未来更好地抵御竞争,”咨询公司罗兰贝格(Roland Berger)的医疗保健行业合伙人乔·金(Joe Jin)说。

他补充道:“在中国政府眼中,这次做出降价承诺的公司态度积极,这在未来是有好处的。”


资料图:2016年11月16日,市民在上海市白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取药。 新华社记者 陈飞 摄

(2017-07-21 00:20:02)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军事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新浪军事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