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向日葵国际教育高峰论坛(2018)”在京举行

“向日葵国际教育高峰论坛(2018)”在京举行
2018年05月19日 14:51 海外网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海外网电 5月13日,由北京大学出版社、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联合主办的“向日葵国际教育高峰论坛(2018)”在北京举行。

来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哈佛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国内外教育研究者和中小学名校校长参与了此次论坛,就“未来的挑战:视野·素养·选择”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围绕全球化、人工智能时代下中国父母关注的问题与需求,深入讨论如何培养具有未来视野的国际化人才。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国家督学张力教授,北京大学出版社副社长张涛先生,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董事长兼CEO胡敏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谷贤林教授等嘉宾出席了论坛。

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中国青少年

全球化3.0时代,孩子的学习跨越了国界,国际化人才培养要求青少年具备“全球胜任力”。

安德烈亚斯·施莱克尔先生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教育与技能司司长,也是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的负责人。他在《教育孩子,不为过去,只为将来》演讲中提到,学生需要具备“全球胜任力”,即对地区、全球和跨文化议题的分析能力,对他人的看法和世界观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开放、得体和有效的互动的能力,以及为集体福祉和可持续发展采取行动的能力。

哈佛大学前本科招生委员会高级招生官萨利女士认为,在世界名校的录取标准里,好奇心是招生官希望从每一个申请者身上看到的关键素养。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导师谷贤林教授就如何面对未来的挑战进行阐述,他认为“包容”与“合作”是通向成功人生的两个必不可少的素养。

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董事长兼CEO胡敏教授在开幕致辞时,深入分析了当下与未来的挑战,充分认可发展全球胜任力对于中国青少年的意义。

用人工智能改变这个时代的学习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国家督学张力教授在论坛发表《从当前到未来的教育与学习,多维度的挑战与机遇》的主题演讲。他认为,今后的教育可能变成一种共同事业,实现从“教育”到“学习”的跨越,从一个社会的制度安排过渡到包含了各种形式的学习。在这样一种“全民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历的边界将被淡化。

在“人工智能如何改变我们的学习”的对话环节,北京师范大学边玉芳教授、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吴颖惠女士、鲸航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王光宇女士、清华与哈佛联合培养博士生刘泽华同学,就“人工智能如何改变孩子的学习”这个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他们认为,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不用惧怕改变,相反要拥抱科技变革为个人学习带来的便利。培养孩子要发展专属于人类心智的能力,放弃传统的“机械型学习”。与人工智能相比,人类最大的优势在于感知与认知能力,好奇心和创造力是关键。

推动学生们在研学旅行中走向世界

孩子成功走向世界的前提,是足够了解世界。2016年12月,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正式提出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

当天,北京一零一中学副校长熊永昌先生、北京陈经纶中学高中校区校长牟成梅女士、北京市私立汇佳学校执行校长张晔女士在现场分享了各自学校在国际研学方面所做的探索和思考。

校长们在分享中表示,研学活动并不是一次简单的旅游观光,而是结合课程设计的一次教育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他们在跨文化交流中开拓视野,真正实践“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柴雅欣 侯颗)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军事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新浪军事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