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万时机长的“独特气质”

万时机长的“独特气质”
2018年03月22日 19:27 中国空军网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从军事领域到多维战场,回首飞行历程,他们倾力中国雄鹰能打胜仗。

从飞遍全国到飞向世界,仰望万里长空,他们驾驭中国雄鹰展翅高飞。

在中部战区空军某师,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身经百战,飞行上万小时,全部获得飞行人员金质荣誉奖章;他们飞遍全国,飞出国门,亲历和践行运输航空兵的发展壮大。

哪里有危险,出现在哪里;哪里最需要,冲锋在哪里,三十多载飞行生涯,他们以坚定的信念、精湛的技艺和过硬的作风,在蓝天白云间绘就出壮美的军旅航迹。他们是机组的主心骨、定盘星,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响亮的名字,叫“万时机长”。

孟召军:不知疲惫的“雄鹰”

东北某机场,一架运输机缓缓降落。

舱门打开,一名身材消瘦、两鬓斑白的飞行员走下机舱,先绕飞机转了一圈,检查外部情况,之后来到后舱门口,指挥兄弟单位官兵卸载物资。

这名飞行员叫孟召军,入伍38年,安全飞行12600多小时,空军优秀飞行人员。因为在部队资历老、技术精,大家热情的称他为“老孟”。

“老孟,累不累?”因为怕他身体吃不消,战友关心问道。

“好着咧,一点没事。”孟召军回答。要知道,他前天刚参加大场次训练,今天又来跨区协转,这么大强度的飞行,一般年轻人都吃不消,可他乐此不疲、奋勇向前。

“时刻听令出征是军人的状态。”孟召军认为,出任务就是去战斗,没有好坏之分,没有条件可讲,更不能有丝毫退缩,必须主动向前、义无反顾。

那年,部队接到命令,有多名专家在外考察发生车祸,生命垂危,受当地治疗条件限制,急需转院救治。时间就是生命。孟召军带领机组迅速协同,火速升空,第一时间到达救援现场,持续飞行近10个小时,于次日凌晨将重伤员转至北京,为及时更好救治赢得了时间。

飞行、准备飞行,这是孟机长常年保持的状态。有段时间,任务连续集中,往往刚执行完一个任务着陆,又接到另一项任务再起飞。有一组数据让人动容:近5年,孟召军在外任务最长280天,最短165天,平均212天。前年一个月内,他连续执行13项协转任务,清晨出发,星夜返航,累计在外时间多达26天,飞行110多个小时。

看着孟召不知疲倦毅勇飞行,有的战友对他说:“老孟啊,还有不到1年就达龄停飞了,还这么卖力,任务是出不完的,累了就歇歇吧。”他说:“飞了这么多年,如果不飞了,心慌啊,感觉空落落的。”以至于每次只要有任务,他总是带头往上冲。

不忘初心、不舍蓝天。准备—起飞—着陆—再准备——再起飞,38年的飞行岁月,孟召军习惯了这种状态、爱上了这种状态,珍惜着每次出征的日子。

刘军:能打胜仗的“王牌”

高原大地,晴空万里。

刘军驾机满载伞兵,向腹地纵深一路飞驰。

这是上级组织的一次重大演习,参演兵力多、天气变化快、备降机场少,空投航线所处山谷两边距离近。“久经沙场”的刘军少遇这种阵势,知道挑战不小。

果不其然,临近空投场,气流紊乱,舱门打开,飞机愈发颠簸,伞兵紧抓座椅,身体随机不停抖动。

此时的驾驶舱里,大家精神高度集中,各司其职认真操作,通话简短干脆,没有往日的轻松。

刘军神情严肃,精心操纵,保持飞行诸元,尽力稳住飞行姿态。

“跳……”准时抵达空降点,绿灯亮起,伞兵们勇猛跃出机舱,一朵朵伞花在空中绽放,落向指定区域。

好一个胜仗!机组优异的表现,获得导演部好评。

“像打仗一样训练。”飞行35年来,刘军一直遵循这条使命格言,笃学强业务,从严练技术,频繁出任务,不断磨砺铁翼,先后实现多项训练突破,圆满完成和平使命系列演习、利比亚撤侨等30多项急难险重任务。

刘军过硬的本领,让年轻飞行员羡慕不已,不管是去训练还是出任务,都想与他编组飞行,既学技术、作风,又学管理、为人。

2015年,尼泊尔发生强震,刘军首批参与救援行动。

这是一次险象环生、难度极大的跨国救援,飞行环境甚比“驼峰航线”。

那晚,他驾机满载救援物资飞往尼泊尔。临近加德满都,浓云密布,起降航线上闪电不断,飞机强烈颠簸,豆大的雨点打在飞机上啪啪作响。

刘军遇到了执行任务以来最为复杂的天气。他知道,如果再不找准机会降落,后面会更危险。他抓住稍好时机,多次改变航向,几经尝试试降,可都被复杂的天气挡了回去。

一圈、两圈……盘旋继续,天气仍旧很坏。机舱里空气凝固了,大家屏住呼吸,精心操控飞机,密切关注天气变化。

“起降航线上云团有缝隙。”突然,通话器里传来领航员惊喜的叫声。

“过得去吗?”刘军急切询问。

“可以过去。”领航员回答。

刘军快速调整航向,缓慢下降高度,准确穿过云缝,冒雨顺利降落。

“这样的天气,你们都能落的下,真了不起!”一名民航机长为刘军竖起大拇指。

孙庆军:敢飞敢闯的“硬汉”

新疆某机场,一架大型运输机展翅欲飞。

松刹车、加油门、轻拉杆……孙庆军熟练驾机冲向蓝天。

飞机轻盈爬升,机场渐渐远去。入伍37年来,孙庆军多次从这里起航,飞越国境线,参加中外联演、援外空运等重大任务,而这一次任务注定不平凡。时间紧、航程远、温差大、天气变化快,险度难度强度不小。

孙庆军抖擞精神,每天凌晨进场、大载重起飞、工作时间超过12个小时,全力投入任务。可喜的是两天后,他驾机凯旋,刷新多项飞行纪录,被战友称为“空中硬汉”。

翻开孙庆军的飞行经历,称之为“硬汉”一点不为过。高难课目试训,他勇于领受任务,为全员普训趟平路子;空投试验,他挑战人机极限,为获取科学数据发挥重要作用;抢险救灾,他突破复杂气象,将救命物资速递到灾区群众手中。

去年8月的一个夜晚,刚刚结束一天训练的孙庆军回到宿舍,习惯性拿起手机翻看新闻。一则消息印入眼帘:四川九寨沟发生7.0级地震!

“可能要出动”,多年来,他早已形成“把新闻当预令”的任务自觉。他迅速打开飞行包,进行飞行准备。果不久,上级下达命令:火速驰援灾区。

任务并不轻松,四川九寨沟黄龙机场属高原机场,标高较高、净空条件差、跑道短,又不具备为大型运输机加油的条件,飞机只能以近乎满载的重量降落,此前根本没有先例。民航机长形容该机场“九黄九黄,十飞九黄!”

难度这么大,派谁去?团领导首先想到的就是孙庆军。同一时间,经过连夜准备的他已经向大队请战。

8月9日,孙庆军机组受命飞赴灾区。当天,黄龙机场上空强风肆虐,飞机降落的风险更大了。降还是不降,机组人员斟酌再三。

“降!”孙庆军话语铿锵。

下降过程中,近地告警灯不断闪亮,耳机中发出刺耳的警告声,机组成员紧盯飞行诸元,密切空地协同,加强目视飞行操作,顶着强风一次性成功降落,开创了该机场起降重型运输机的先例,第一时间将救援人员和物资送至灾区。 

苏反修:倾心耕耘的“严师”

“左×度,好!”

“动作慢点,做得不错!”

……

江南某机场,一架跨区转场训练的大型运输机正在降落。

突然,紊乱气流袭来,飞机剧烈颠簸,年轻飞行员神情紧张。机长苏反修见状,双手接过操纵杆,一边带教操纵,一边讲解要领,驾机安全着陆。

滑行、再起飞……苏反修来不及休息,接着又带教另一名新员赴西北跨区转场。

午夜时分,战鹰归巢,当日训练结束。这天,苏反修数个小时带飞,丝毫没有困意,抓紧准备第二天的飞行讲评。

苏反修素质过硬,任务经验丰富,即将达到最高飞行年限,这让他有一些不舍蓝天情,总感到时间不够用,急切想把一身本领传授给“徒弟”,帮助部队多培养些人才。他有时刚执行完一次任务,就立马领受第二天带教新员任务。

严,是新员对苏反修的共同感受。飞行中,不管带谁,苏反修会抓住一切时机磨练他们,毫不客气地当面指出违规操作、痼癖动作,就算是领导也不例外。有的战友说:“老苏,有些事情差不多就行了,又不影响任务,不危及安全,干嘛这么较真。”

“飞行是高风险事业,来不得半点轻松,更没有差不多。”苏反修说,只有从一开始就高标准严要求,才能险时规避风险,战时能打胜仗。

前几年,兄弟单位来队改装,一名飞行员拜苏反修为师,改装过程没少挨批,可现如今已成为部队骨干。他说:“没有苏教员的严训,就没有我今天的成长。”

有一次,苏反修带机组执行协转任务。一路飞行平稳。突然一个强烈颠簸,把机组从座位上弹了起来。凭经验,苏反修第一感觉发动机出现问题,提醒大家不要慌张,注意观察仪表变化,并向地面报告。

“检查三发!”很快,机舱内响起语言警告声,第三发动机转速下降、自身剧烈震动……

“关三发!”危机关头,苏反修果断下令,并及时修正航姿,驾机顺利着陆。

事后,机组因特情处置及时得当,荣立集体三等功。飞行讲评会上,苏反修被特邀介绍特情处置过程,介绍经验方法,让年轻飞行员受益匪浅。

严师出高徒,在苏反修的带教培养下,一批又一批学员成长为飞行骨干。

中国空军网

飞行孙庆军刘军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军事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新浪军事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