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瞧,这个威名的连队有一群特别的兵

瞧,这个威名的连队有一群特别的兵
2018年01月23日 16:51 人民日报海外版海外网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2018年1月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视察“杨子荣英雄侦察连”,勉励官兵苦练侦察本领,争取成为杨子荣式的侦察英雄。今日出版的《解放军报》带你走进这支精兵劲旅,聆听几位士兵用热血和青春书写的激情故事,感受穿越时空的“杨子荣精神”力量。

威名的连队特别的兵

狙击手曾明武

夺命追猎

“风速3级,距离335米。”飘忽不定的风向,时明时暗的光线,让“杨子荣侦察连”班长曾明武倒吸一口凉气,他压低呼吸,一双犹如猎豹般敏锐的眼睛隐藏在瞄准镜下,静待着猎物出现。

“砰、砰、砰”,三声枪响打破夜的寂静,快速移动、占领阵地、搜索射击,一连串动作行云流水。短短42秒,靶区传来捷报:“8环、10环、10环,总评成绩优秀!”

“厉害!”导调员竖起大拇指,可作为狙击手的曾明武却抛下一句“任务失败”。众人不解,只有曾明武明白:狙杀只有一次机会,第二枪意味着失败。

有人说,狙击手一枪绝杀是靠子弹“喂”出来的。曾明武却说:“不动脑子,‘喂’再多子弹也没用”。

拉枪栓、架枪、击发……狙击手的训练是枯燥的,反复进行重复动作,站姿、跪姿、卧姿训练,一旦开始就必须几个小时纹丝不动。但看似一动不动的训练,他们的脑子里却在飞速地运转。

“300多米射击距离,偏差1毫米,目标点偏差20到30厘米。”看上去单一的射击训练,其复杂程度超出常人的想象:射击的弹道会因膛线、地心引力及风的影响而使瞄准点产生误差,狙击镜的倍率也会产生射击误差,人的呼吸、心跳的震动也会影响射击。

日复一日的训练、琢磨、改进,曾明武的射击技能快速提升,次次稳坐部队射手榜榜首。但或许是好事多磨,在上级组织的一次狙击手射击比武中,原本胜券在握的曾明武却意外败北。

翻越障碍、快速跃进150米,迅速寻找狙击位置,自主搜索目标,完成射击,一连串的战术动作后,剧烈的心跳、大幅的呼吸,难以适应的节奏,让曾明武很难快速平复状态,完成射击,最终虽然他成功击中了目标,却因慢了2秒痛失奖牌。

“这次比武,败在素质单一”“狙击手不只是枪要打得准,战术技能样样都要精。战场上0.1秒的落后,就可能意味着死亡”……比武的失利没有让他消沉,反而更加激发了他的斗志。

“训练一定要贴近实战,战场上敌人不会老老实实趴在那儿让你打!”在不断提升自己的同时,曾明武也这样教育自己的队员。他暗暗发誓,要完成速度、耐力与精度的完美融合。

那年7月,冀北大地酷暑难耐,烈日炙烤下的地表温度达40摄氏度以上。急停射击、换弹夹射击、转体射击、快速射击,攀岩、泅渡、抵近、伪装……曾明武和队员们咬牙坚持,汗水一遍遍湿透全身,但没有人退缩。一次岩壁攀登训练中,曾明武意外滑落,小腿受伤,伤口感染发炎化脓,他白天带着队员继续训练,晚上自己回宿舍挤脓血、上药包扎。

“不怕流血牺牲,越是艰险越向前!”中部战区陆军某师“杨子荣英雄侦察连”是我军首支信息化侦察连,被誉为指挥员“最利的眼”。连队传统激励着曾明武。那年在原北京军区组织的基础科目考核中,他一举夺得精度射击50环、第一名的好成绩。军区狙击手骨干集训他又再度入围,一路过关斩将,夺得“特等狙击手”的至高荣誉。

实战才能真正检验能力。前不久,在上级组织的一次全要素对抗演习中,曾明武狙击小组被派出担负渗透狙杀蓝军指挥员的任务。

三天两夜的秘密潜入蹲守,目标终于出现在曾明武的视线中。蓝军指挥员警惕性很高,临时指挥所的周围戒备森严,给曾明武的射击机会只有一次。

而战场情况却瞬息万变。当曾明武抓住目标走出指挥所的时机准备射击时,突闻“砰”地一声响,身边不远处的观察手中弹,头上冒起了白烟。“不好!有埋伏!”曾明武心中大叫不好:快速转移狙击阵地!几乎与此同时,他顺着枪声方向搜索:在瞄准镜的缓慢移动中,曾明武冷静扣动了扳机。

“砰!”对面的山包上也冒出了一股白烟。说时迟、那时快!调转枪头、沉稳锁定、果断击发,曾明武在短短的2秒钟内完成一整套动作,蓝军目标当场毙命!当蓝军警戒分队围拢而来时,曾明武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心声

制胜总在枪响前

■曾明武

侦察兵行走在交战双方的刀尖之上。狙击手99%的努力与付出都体现在击发前,对伪装的准备、风向的把握……当这一切都准备就绪时,击发的那一刻,其实你已经知道了结果。

无人机操控手刘东升

战场“天眼”

寒风凛冽,一架无人侦察机腾空而起,划破长空,悄然抵近蓝军防御前沿。高空照相、雷达监视、光电侦测……很快,敌情信息源源不断地传回指挥部。

“不好!无人机遭遇电磁波攻击!”正当红军研判战场态势时,无人机传输图像戛然而止,但指挥所并没有出现一丝慌乱。反倒是另一边的蓝军干扰分队有些摸不着头脑:无人机明明变成了“聋子瞎子”,为何还能“赖着不走”?

“任务没完成,怎么能走?启用无线电控制!”此刻,正在操控无人机的中士刘东升脸上非常平静,只见他迅速调整操控方式,不一会儿,无人机信号重新出现在雷达屏幕上。

“对敌阵地实施炮火覆盖!”随着红方指挥员一声令下,蓝军要害阵地被炮火精准“点杀”……

“如果只求飞得好,那无人机就是个玩具!”别看刘东升平时表情不多,甚至见人都会有些拘谨,但一聊到无人机,话匣子根本收不住。

好手也曾“马失前蹄”。那是列装后参加的第一次上级考核,作为连队公认的优秀飞行控制手,刘东升受领任务后迅速对任务区域展开侦察。俯冲、跃升、盘旋……整个飞行过程堪称“完美”,可当无人机落地后,刘东升却被告知:任务失败!原来,由于只专注“技术”,刘东升未能准确判断出敌防空火力并规避,结果战机被判“击毁”。

“飞无人机不仅要讲技术,更要熟悉战术。”那次考核后,爱琢磨的刘东升认识到,未来作战,情报实时获取只是初级目标,必须要让无人机与打击单元默契配合,实现“侦、控、打、评”链路循环。

为了补齐“短板”,刘东升开启了“升级之路”。“也就他的性格能沉得住心。”副班长徐志强介绍,当有些人因专业知识枯燥复杂而抱怨时,只有刘东升从头到尾不说一句话,除了学还是学。俗话说,人不学不知道。有了理论基础的刘东升,更加领悟无人机的战场作用。由于训练场地受限,无人机实飞机会很有限,更多时候是依托模拟系统进行。为此,刘东升买来一堆武器微模型,边学武器特点,边据此合理设置战场位置,并且估算不同火器必要协同时的大概方位和距离,以此掌握侦察技巧。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一次演习,刘东升奉命对某区域实施无人机侦察。突然,一片密林地引起了刘东升的注意。只见他操控无人机反复侦察,终于发现在此伪装的“敌”炮兵分队。正欲离开,实时传回的画面引起他的思考:如此孤零零的配置,不正常!于是,刘东升迅速抬升无人机,扩大侦察半径。果不其然,在不远处的另一片密林,一台台装甲战车正藏匿于此。刘东升迅速将情况反馈。红军炮弹像“长了眼睛”,沿着无人机提供的轨迹,飞向敌炮兵和装甲阵地,一时间,阵地火光四溅。

但无人机并未返航,而是在刘东升操控下深入“火海”侦察打击效果,结果显示:由于“敌”装甲分队及时依托有利地形,毁伤有限,仍有作战能力。刘东升再次呼唤火力打击。随后,经过新一轮炮火覆盖,“敌”目标遭致命打击。

战场“天眼”,一战成名!

心声

练就打赢“金刚钻”

■刘东升

曾经,“一把绳子一把刀,捕捉俘虏探敌情”是侦察兵的至高行动准则。现在,战场侦察装备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把技艺练到极致的传统不能丢。唯有练就打赢“金刚钻”,才有资格在信息化战场勇揽“瓷器活”。

数字化尖兵冯纯锴

雅号“一根筋”

北方的寒冬总是这么难熬,刺骨的风吹在身上,尽管紧裹着军大衣也让人觉得像纸片一样薄。

上级装备部门组织装备厂家对某型数字化单兵作战系统进行的效能试验,已经在这塞外风口进行了一个多月,却因为一个老兵的坚持陷入了僵局。

老兵叫冯纯锴,是中部战区陆军某师杨子荣侦察连的一名四级军士长。“应该取消榴弹弹夹,改用单发式装填,这样枪支既轻便又便于操作。”他略显激动的脸涨得通红,“该型武器设计成步枪弹夹和榴弹弹夹两个弹夹,在实战中并不适用。”

与他对话的厂家工程师陷入了沉默。这型武器已经基本定型,重新设计谈何容易?不仅程序复杂,而且高昂的成本让人难以承受。然而,眼前这名老兵却死认一个理:“武器是打仗用的,必须从实战要求出发。”

这些天,厂家的工作人员都领教了老兵较起劲来的“厉害”。白天在试验场,大家马不停蹄地模拟各种作战背景进行试验,夜里回到宿舍时,很多人劳累不堪倒头就睡。可他的宿舍却经常亮着灯:他拿着密密麻麻的实验数据认真梳理比对,结合自己的训练实际,把与实战运用不相符合的地方一一标注,第二天再反馈给厂家。一段时间下来,连他自己也没想到,他一个人提的问题比其他人加起来还要多出好几倍。

整日在一起工作,厂家的工作人员和师里参与试验的骨干都混熟了,私下里开玩笑:“这冯班长真是入错了行,要是来我们厂里干质检,一准能行。”一旁的上士邵长青却没把这当成一句玩笑话,一本正经地说道,“老冯只有初中学历,却能把配备计算机火控系统、光电光瞄系统的侦察装备学懂练精,成为全师挂了号的数字化尖兵,靠的就是这股较真劲儿。”

他掰着指头说起冯纯锴两件小事儿:一次轻武器保养,班里有几个老兵不以为意,觉得这些武器天天擦,没啥可擦的。冯纯锴正色道:“武器是军人的第二生命,平时你糊弄它,战场上丢的就是自己的命。”当即要求他们立即擦拭保养,检查合格之后才可以入库。另一次师里组织武装五公里考核,准备装具时,班里有战士把步枪用松紧带绑在身上不来回晃动,水壶里少灌点儿水减轻负重。冯纯锴当即制止:战场上能不喝水吗?遭遇袭击能立即出枪吗?

听了邵长青的话,厂家的这位工作人员半晌无语,但心里却暗暗竖起了大拇指。冯纯锴的较真感染着所有参加试验的人员。时间一晃而过,在大家共同努力下,这型装备被不断地优化改进,其战技性能越来越符合实战要求。

更令人惊喜的是,经过专家论证,厂家最终采纳冯纯锴取消榴弹弹夹的建议,重新修改了设计方案,实现了与战场的无缝对接。

心声

数字化更需较真精神

■冯纯锴

通过雷达光电图像判断敌军的部署和动向,用定位系统和作战网络获取和上报目标……数字化战场,更需要精益求精、敢于较真的工匠精神。为了给这份事业贡献一份力量,这“一根筋”的外号我背了。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军事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新浪军事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