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地区频发虚构绑架诈骗案 中领馆解析骗局套路

2017年12月07日 09:16 人民日报海外版海外网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中国侨网12月7日电 据中国驻纽约总领馆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期,北美地区电信诈骗案件频发,多数接到诈骗电话的侨胞及时识破犯罪分子真面目,但也有部分侨胞信以为真,造成个人信息泄露和经济损失。

据了解,目前诈骗集团的活动仍然猖獗,针对海外中国公民的电信诈骗主要可分为“冒充公检法”和“虚构绑架”两类。前几天,小编向大家介绍了“冒充公检法”型诈骗的具体手法。今天,我们结合具体案例,向大家分析一下如何防范和识破“虚构绑架”型电信诈骗。

案例

近日,在加拿大多伦多地区留学的小张接到一个电话,来电人自称是国际刑警组织工作人员,表示小张涉及重大刑事案件,要求其马上外出躲避,并切断与家人、同学、朋友的一切联系。

来电人还表示,如果不按其指示做,小张将会被加警方逮捕或遣返,并且可能会祸及家人。小张初来乍到,不了解当地情况,出于恐惧不得不外出“逃亡”并切断与外界的联系。与此同时,诈骗者还不时与小张联系并“嘘寒问暖”,让其保持信任感。

在小张切断与外界的联系后,诈骗集团即致电小张父母,谎称小张被绑架,索要巨额赎金。小张的父母一开始还将信将疑,但是“儿行千里母担忧”,由于持续数天联系不上小张,小张父母最终信以为真,落入诈骗者的圈套,向诈骗集团提供的银行账号汇入“赎金”,造成经济损失。

仔细分析,“虚构绑架”型电信诈骗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一、冒充国际刑警组织或使领馆工作人员,极力营造出“权威”的形象。

二、以涉嫌“信用卡诈骗”、“贩毒”等罪名,可能面临逮捕、通缉、遣返等,使接听人陷入恐慌之中,失去最基本的判断能力,并借机套取接听者及其家属更详细的身份、联系方式和金融信息。

三、在短时间内对接听者进行“洗脑”,限制接听者与他人联系,使接听人深信诈骗者营造的“剧情”,按照诈骗者的意图进入“失联”状态。

四、在接听者进入“失联”状态后,诈骗集团冒充劫匪,致电接听者家属,利用接听者家属的恐慌心理,索要巨额赎金。

该类型案件中,操纵接听者进入“失联”状态是诈骗“成功”的基础,利用接听者和家属的恐慌心理则是诈骗“成功”的关键。最终目的都只有一个,利用恐慌心理和信息不对称,上演“剧情”,掠取钱财。

总的来看,诈骗团伙虽然也在“与时俱进”,套路“百变”,但其实是万变不离其宗。电信诈骗最大的特点就是大面积撒网,凭借大量拨打电话,在接听人群中寻找“弱者”,即容易在短时间内被“洗脑”操控的,以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