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脱维亚前总统:民粹主义盛行,是因为有些民众被诱惑

2017年12月06日 14:11 中国新闻网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民粹主义盛行,是因为有些民众被诱惑了

  ——专访拉脱维亚前总统、世界领袖联盟主席瓦伊拉·弗赖贝加

  如果我们的教育能让年轻人认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我相信民粹主义将不会有那么大的影响

  本刊记者/王齐龙 徐方清

  从拉脱维亚总统职务上卸任10年后,瓦伊拉·弗赖贝加已经褪去了“波罗的海铁娘子”的强硬风格,如今担任世界领袖联盟主席的她,更像是一位穿梭于各国的“布道者”。

  “我们所做的事不是政治层面的,而是人道主义层面的。”弗赖贝加说,她和世界领袖联盟里的上百名前政要一样,希望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继续在解决全球普遍意义的问题上发挥作用。而眼下,最令她担忧的是,原本主张开放的西方国家开始转向“向内看”,全球治理正面临失序的风险。

  弗赖贝加年少时伴随着父母流亡辗转多国,在加拿大成长求学,随后成为了著名的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但她后来又重返母国拉脱维亚,机缘巧合之下成为中东欧地区历史上的首位女总统。

  在多元文化中成长的弗赖贝加,对于不同政治制度和文化间的差异持“包容”态度,但对于在全球范围内民粹主义和孤立主义的抬头颇感忧心。在从都国际论坛举行前夕接受《中国新闻周刊》专访时,弗赖贝加指出,在全球化的世界里,如果照孤立主义的路径去发展,不会有出路,“不过是一场梦”。

  中国新闻周刊:今年你曾撰文警告,2017年会成为西方价值观和民主原则的转折点。你内心深处的担忧是什么?是担心西方国家的“向内看”的孤立主义倾向会变得越来越严重吗?

  弗赖贝加:这是我们看到的一个变化。在有些国家,只有一小部分人受到了影响,而在另外一些国家,受影响的民众比例则较高。“向内看”和支持开放的观点一直都有,这种平衡会否被打破,是目前为止令人感到担忧的问题。

  世界领袖联盟的普遍认识是,确保国际社会的团结,就是要建立一种有利于每个人发展的公平的世界秩序。发达国家在很长时期里保持着经济长足发展,但并没有以牺牲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为代价。在过去50年里,欧洲一直是国际援助最大的捐赠者,给予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国家大量的援助。

  但我们现在却发现,像美国这样在全球有着广泛利益的国家,在特朗普总统上台后,明确地选择了“向内看”的立场。对美国来说,这完全是个新命题。

  长期以来,美国在国内和全球福祉之间进行了很好的平衡。美国把国民福利放在首位,我们都能够理解。但美国的经济实力、科研能力和技术发展水平都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好莱坞电影和音乐等文化产品遍布全球,此时他们却突然说,我们要“向内看”。

  特朗普总统声称要退出《巴黎协定》,这是前所未有的。因为通常情况下,当一个国家签署一份条约或国际协议,签字本身就意味着某种承诺,即便是在政府更迭的过渡时期签下的。既然已经签署了国际协议,理论上就应该遵循它。因为这是规则,不能轻易去改变它。

  与此同时,在欧盟内部发挥平衡作用的英国,也在去年也公投脱欧。我当时都不敢相信这样的结果。英国可以独自离开,但仍留在欧盟的其他国家,应该一起做更多的事情。特别是小国家,单靠自己的努力,或许能够在国内做成某些事情,但从国际范畴来看,就必须与其他国家进行合作。

  中国新闻周刊:你是否认为西方国家正经受一场政治危机,进而导致民粹主义和孤立主义抬头吗?

  弗赖贝加:西方政党一直在试图找到一个共同的治理方式,但时代在不断变化,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与20世纪80年代都截然不同。而到了21世纪,就必须做出改变。这就是为什么,社会民主党能在瑞典持续执政四十年而不间断,而其他国家则会有保守政党上台。

  我们确实有分歧,但在某些时候,社会主义者也会与右派、保守派达至平衡状态。好比在德国,一个政党的支持度一下子下降了,它们就会寻找不同的政党组合。这是一种开放的制度,意味着有许多不同的可能性,有助于创新,但也总会伴随着一些不稳定和不可预测性

  中国新闻周刊:在你看来,民粹主义和孤立主义的兴起,是由全球化过程中产生的负面问题所造成吗?

  弗赖贝加:我个人的观点是,2008年发生的那一场金融危机,让许多人感到震惊,尤其是处于弱势地位的民众则不得不接受政府为化解危机而出台的纾困政策带来的影响。

  这时候有人来说,嘿,我们的现有机制出问题了,我这儿有很简单易行的解决方案,就能解决它。有些民众就这样被诱惑了。

  所以我认为,如果没有这场危机,民粹主义不会走得这么远。这场危机也发出警示,国际金融体系还需要持续地进行改革。

  中国新闻周刊:民粹主义和孤立主义的发展势头何时才会结束?

  弗赖贝加:绝大部分国家都意识到,这样做没有出路,不会有未来。因为在全球化的世界里,人们很快就会认识到,照孤立主义的路径去发展,不过是一场梦。

  特朗普向美国矿工承诺,会把他们的工作要回来。但他应该这么告诉人们,会给他们提供新行业中的新工作岗位,会给他们提供教育培训,让他们从事其他的工作。

  很多事情都一去不复返了。好比曾经制造马蹄铁的工人,在马匹被汽车替代后,他们的转型是不可逆转的。

  人们应该认识到,他们无法依靠十五六岁时所学的知识来度过他们的一生。很多人仍难以接受这一点。在拉脱维亚,我们会举办一些再培训课程,以让一些有需求的人掌握新的技能。但有些人愿意接受,有些人则感到困难。如果我们的教育能让年轻人认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我相信民粹主义将不会有那么大的影响。

  (《中国新闻周刊》2017年第46期)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