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准确地理解北京人口调控的现状与思路

2017年12月04日 01:56 人民日报海外版海外网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北京统计年鉴》和《北京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数据显示,2016年北京市常住人口2172.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4万人。其中,全市户籍人口1362.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7万人;常住外来人口80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5.1万人,是18年来的首次减少。《社会建设蓝皮书:2017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预测,今年北京市有可能首次出现人口减少的转折点。

  如何看待当前首都人口增长减缓这一现象

  2010年以来北京市人口开始出现减速增长。近年来北京市人口增速更是不断下降,尤其是2015年和2016年,人口增速进一步下探。2016年,新增人口仅有2.4万人,增速近乎停滞。那么,北京人口增长从此进入下行轨道了吗?

  第一,从全国城市化发展的阶段和特大城市人口发展的规律来看,北京市目前虽然进入城市化发展的高级阶段,但是北京的人口增长离不开全国城市化发展的总背景,或者说北京的人口增长实际上是在全国城市化发展的阶段和背景下发生的。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只有57.35%,按照城市化发展规律和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的普遍经历,城市化发展需要经历一个S型增长过程,城市化水平达到75%-80%左右时,农村向城市的人口转移过程才能平稳并停滞下来。中国目前的53%正处在S型的中间拐点上,今后我国城市化将进入到一个更快速的增长过程中,预计今后还将会有大量的人口在城市化进程中流入北京。

  第二,经济增长速度和发展方式已经发生了转变,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北京目前已经进入了一个经济发展的新阶段,经济增速放缓,连续两年GDP增速在7%以下。与此同时,三次产业结构由2013年的0.8:21.7:77.5调整为2016年的0.5:19.2:80.3。在三次产业内部尤其是第三产业内部行业结构的升级改造中,一些高端的技术含量高、高附加值的行业,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其从业人员增长速度已超过传统的大量吸纳劳动力的行业,如批发零售业等,经济发展的质量进一步提升。这意味着首都经济也逐步进入平稳增长和结构进一步高端优化的新常态。

  众所周知,经济增长速度和产业结构对人口集聚和膨胀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是北京人口增长的根源所在。经济高速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而产业结构和行业结构不够高端,更加剧了对大量流动人口的吸引力,因此,经济发展方式和新常态的出现,必然导致人口增长尤其是流动人口进入北京的增长速度减缓。

  第三,从政府调控的效果上来看,北京市的人口调控是有效果的。尤其是近些年来,北京人口调控已经从过去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强制控制,转为以市场手段进行“以业控人”等,顺应了经济发展调节人口的科学规律,效果已经显现。

  此外,近些年来北京市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随着人口增长日益加剧,这对很多高端的跨国公司、外企和城市中的一些高端自由职业者有一定的驱离作用。按照新经济地理学的人口增长理论,城市人口膨胀主要是由城市集聚效益和成本之间的关系决定的。目前北京市人口持续增长,并不符合聚集效益大于积聚成本的阶段,但是积聚成本逐渐增加已经对城市中一些敏感人群产生影响,这个也可以解释北京市人口增长速度的下降。

  北京市人口调控的思路与对策

  第一,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北京人口调控的艰巨性和重要性,绝对不能因为人口增长出现了增速减缓而出现丝毫的松懈。要立足整个中国东中西部和城乡发展差异的大背景,

  第二,必须重视从宏观和整体上进行人口的超前规划并加以立法保证。政府在这方面一定要有高度的前瞻性和可持续性发展视野,科学进行产业规划和城市功能疏解的规划,做好产业结构、资源环境约束和人口之间的匹配。留出足够的生态发展空间,并且立法以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通过多层次、全领域的规划和法律,疏解城市功能;通过城市规划引导经济,促进城市功能的合理分工和人口合理分布。

  第三,明确政府在人口调控中的地位。坚决摈弃简单依靠行政手段直接干预的思路,顺应市场经济的规律,通过产业和市场经济的手段来调整人口,分类分区域精细调控,不搞一刀切。(作者:童玉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