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峰会今开幕美国地区政策不明朗 中国提供稳定

2017年11月13日 11:55 澎湃新闻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当地时间11月1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乘专机抵达马尼拉,出席12日至14日在这里举行的第20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第20次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和第12届东亚峰会,并在与会后对菲律宾进行正式访问。 新华社 图

 

  11月13日,第12届东亚峰会将在菲律宾马尼拉开幕,时值东亚区域合作迎来“大年”:东盟成立50周年及东盟与中日韩10+3合作启动20周年。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当地时间12日下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乘专机抵达马尼拉。李克强表示,今年适逢东盟成立50周年、10+3合作启动20周年。当前本地区保持稳定、合作、发展,在乍暖还寒的全球经济中是稳定增长极,也给复杂多变的世界形势注入稳定力量。中方愿同各方在东盟发展的新起点上规划未来,团结合作,打造更紧密的周边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

  李克强总理是应东盟轮值主席国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邀请,出席12日至14日在这里举行的第20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第20次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和第12届东亚峰会,并在与会后对菲律宾进行正式访问。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陈晓东11月6日还透露,李克强总理还将出席在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期间举行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领导人会议。

  中国政府网11日消息称,此次访问意义重大,是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后中国政府首脑的首次出访,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周边外交开局阶段的一次重要行动。

  新华社9日报道称,会议将聚焦区域经济一体化、地区反恐合作与安全、中国-东盟合作等议题。中方关于推进东亚区域合作进程、推动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主张将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今年是东盟比较关键的成立50周年纪念。尤其在美国地区政策尚不明朗的情况下,中国政策的稳定性实际上会给地区的稳定性做出贡献。”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教授查雯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

  特朗普虽延长行程,但未改变对东盟冷淡

  在今年的东亚峰会上,一位新的来宾引起了不少观察者的关注和担忧。

  这是美国总统特朗普首次出席东亚峰会。在特朗普迟迟未出台明确的亚太政策情况下,美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也与奥巴马时期大不相同。

  特朗普出行前,美国外交关系协会于11月1日发布背景介绍称,美国与东南亚有着大量区域合作,奥巴马政府扩大了美国在东盟事务中的参与,作为“亚太再平衡”战略的一部分。

  但特朗普宣布退出有4个东盟国家参与签署的《跨太平洋伙伴协议》(TPP),可能会影响美国在东南亚地区的投入。

  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副总统彭斯、国务卿蒂勒森、国防部长马蒂斯等高官相继访问东南亚,但特朗普对东南亚似乎缺乏兴趣。在白宫10月公布的行程中,特朗普原定于11月14日回美国,而当天有各国领导人集体开会的主要议程,特朗普可能不等东亚峰会闭幕就离开菲律宾。这在美国国内招致批评。此后,白宫于11月3日宣布,特朗普将延长亚洲之行,出席东亚峰会14日的议程。

  尽管特朗普最终决定出席东亚峰会,但他对东南亚的重视程度仍然受到质疑。半岛电视台援引美国国家战争学院东南亚分析员扎克里·阿布扎(Zachary Abuza)的话说,特朗普最初的行程释放出信号,显示他觉得大型国际峰会和地区组织“并不重要”。阿布扎认为,特朗普只是在助理的劝说下才延长行程,但这没有改变他对东盟的冷淡。

  查雯对澎湃新闻表示,特朗普行程的改变说明他最初对东亚峰会的重要性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美国政策内部有很多关键岗位处于缺失状态,反映出政策走向的不确定性。特朗普尚未清晰表达他的亚太政策,尽管表示要在退出TPP后用双边贸易协定来弥补,但目前还没有具体举措。

  “东南亚国家还是希望在中国和美国之间寻求平衡,”查雯说,“中国目前外交政策的稳定性,对地区稳定和未来发展都有一定的帮助。东南亚国家也在调整自己的外交政策。”

  距离达成RCEP最终协议或已不远

  在美国退出TPP后,不少国家开始转向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RCEP)。在主题为“拥抱变革,融入世界”的此次东亚峰会上,经济一体化可能将成为一大亮点。

  新华社11月9日报道称,在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期间,将举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启动以来的首次领导人会议,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将出席会议。这将成为本次系列会议的亮点之一。参与RCEP谈判的16国领导人将回顾谈判取得的进展,听取成员国经贸部长准备的评估报告,为下一步的谈判提出指导。

  东盟主导的RCEP若达成,将形成一个人口约30亿、GDP总和约21万亿美元、占世界贸易总量约30%的贸易集团,并可能促成更大范围亚太自贸区的实现。

  查雯表示,RCEP囊括的国家更多,可能给中国和其他成员国创造的利益也更多,没有TPP这么高的门槛,更具有开放性。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大国外交室主任周士新对澎湃新闻表示,从目前来看,RCEP谈判已进行了20轮,各方按照9月部长会议通过的关键要素文件,继续就货物、服务、投资和规则领域展开深入磋商,讨论并形成了拟向各国领导人提交的联合评估报告草案。这些都充分说明,RCEP谈判已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不过,周士新认为,RCEP并不是完全由东盟说了算。一方面,随着美国退出TPP,日本和其他10个原TPP成员国达成了新的框架协议,对RCEP谈判进程产生了较大影响,东盟在贸易规则和内部团结上面临压力。另一方面,印度希望在RCEP谈判中获得巨大市场,又不愿适度开放本国市场,其负面作用已开始显现,也阻碍了RCEP谈判取得进展。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已经成为RCEP谈判中最具建设性的国家,不仅提供大量的公共产品,而且在推进谈判进程方面想其他国家做了大量的说服工作。”周士新说,“无论如何,RCEP谈判是各方讨价还价相互妥协的过程,在不断取得进展的过程中,距离达成最终协议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南海行为准则”谈判有望获进展

  新华社9日报道称,中国和东盟国家有望在“南海行为准则”谈判上取得新进展。

  今年5月17日至18日,中国与东盟国家在贵州省贵阳市举行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第14次高官会和第21次联合工作组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南海行为准则”框架。

  今年8月在马尼拉举行的中国-东盟外长会上,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表示,在没有外界重大干扰和南海形势基本稳定的前提下,中国和东盟国家领导人将在11月的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正式宣布启动“南海行为准则”下一步案文磋商。

  10月31日,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广东湛江海域举行了双方目前规模最大的一次海上联合搜救实船演练,这是各方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一次海上务实合作项目。演练有来自中国、泰国、菲律宾、柬埔寨、缅甸、老挝和文莱等7个国家相关机构的代表和海上搜救力量参演,参演船艇达20艘、飞机3架,参演人员约1000人。

  周士新对澎湃新闻表示,此次海上联合搜救演练对促进双方加强互信具有非常强的促进作用,也体现了双方通过合作增进海上安全合作的信心,在中国与东盟国家磋商“南海行为准则”获得实质性进展的情况下尤其具有示范意义。中国与东盟加强合作有助于减弱域外国家认为中国与东盟关系紧张的不实猜测,也有助于中国与东盟的战略伙伴关系的建构。

  中国除了此次与东盟举行联合演练之外,每年还与大多数东盟国家举行各种形式的联合演习和演练。周士新表示,这些演习演练规模和层次上也比较可观,有助于增强中国与东盟国家长期以来在安全上合作不足的短板。这种情况还会继续下去,并随着双方合作的不断深入,对促进地区安全与稳定也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体现了中国是维护地区和平的建设性力量。

  对于“南海行为准则”的下一步磋商,周士新表示,本次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必然会谈及《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以及磋商“南海行为准则”的进程与现状,并对未来具体文本的达成寄予较高的期待。然而,“南海行为准则”的具体文本仍需要各方进一步协商,特别是涉及促进南海地区安全与稳定的具体议题上,各方的政策还可能会存在着差异。

  “未来中国与东盟国家还有很多细致的工作要做。”他说。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