熄灯号 | 【10.12】重回连队当兵,从军30余年的我湿润了双眼

2017年10月12日 22:35 中青在线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红红的脸庞绿色的军衣,你就像一棵白杨昂然挺立,摸爬滚打从不叫苦,巡逻站岗顶风傍雨……”每当听到这首歌,我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起下连当兵时认识的那些可敬的士兵兄弟。

下连当兵的日子


初夏时节,机关组织干部下连当兵,我换上迷彩服,挂上列兵军衔,住进了某部通信连三班。方正的被子,雪白的床单,干净发亮的地板,摆放整齐的物品……这一切都令我这个从军30余年的老兵有初入军营之感。

睡在我上铺的战友叫江贵,安徽贵池人,中等个儿,红红的脸庞,黝黑的皮肤,见人就笑,露出两颗小虎牙。他起始见到我就叫首长,叫得我很是别扭。我反复纠正他,我是来连队当兵锻炼的,要么直呼我的姓名,要么就叫我老李。他眨着小眼睛迟疑了一会儿,觉得还是叫老李顺口一些,于是班里其他战友也跟着这样称呼我了。“老李,今天你的被子还要整一下。”“老李,今天你站第三班岗。”“老李,你和我一起去整理菜地。”他们这样与我交谈,一下子推倒了战友之间那堵陌生的墙,让我这个60后很快和这群90后战友融在了一块,天天开心地和他们在一个锅里搅勺子,在排房里吹牛拉呱说笑话,人似乎也年轻了很多。

久违的连队生活,一切是新鲜的,一切又得从头学习。江贵自然是我老师,他教会我快速打背包,教会我熟记无线密码的规律,教会我在山里识别野菜,还教会了我用小铁锹煎鸡蛋……

晚上7点,连队组织看新闻联播,班里的战友见我年纪大,腰又不好,特意从连部给我搬来个高方凳,这看似是对我这个老兵的尊重,实际上是对我的考验。坐上去这个凳子,腰是舒服了,位置也高了,但形象却矮了,与战友们的距离更远了。我让文书将凳子搬走,一屁股坐在写有我名字的马扎上,重新尝试将笔记本放在大腿上记笔记。我发现,战友们向我这个老兵投来了敬佩的目光。

连队中晚餐皆四菜一汤,两荤两素,味道挺不错。我在就餐中发现,有个叫“王大脚”的兵添饭时,好多战友都冲他笑,令他好不尴尬。原来是笑他饭量特大,每顿都能吃满满两大碗。“王大脚”真名叫王大鹏,东北人,身高1米80,魁梧壮实,是个有线兵,因穿47码的鞋而得此外号。一个兵天天吃饭时都被人笑话,其压力可想而知,我决定想办法帮帮他。

有线兵每天都在营区外的水库大堤上训练,我们三班有天恰巧也在附近执行任务。快到晌午时,蝉声如潮,烈日当空,晒得皮肤灼伤般生痛。见王大鹏独自在烈日下理线,我有意朝他走去。他见到我有些腼腆,不知说啥好。为打破尴尬,我就说我也曾当过有线兵,想陪他跑一趟。他一听我想陪他放次线,兴奋地点头答应了。

口令响起,我和大鹏斜挎着络车奔跑起来。王大鹏一双大脚呼呼生风,像离弦之箭在水库滚烫的大堤上飞奔起来,很快把我甩得老远。

“加油!”返回收线时,树荫下的战友们情不自禁地为我们鼓掌欢呼。回望长长的大堤,我上气不接下气,步子明显慢了下来,可王大鹏速度未减,不时回头鼓励我。尽管我咬牙拼命地追赶,最终还是比他慢了一刻钟。

我跑到终点时,浑身湿透,坐在了地上,真正体会到了有线兵训练之艰辛,也真实地看到了王大鹏过硬的军事素质。

当晚,我特意给连队板报组投了一稿,题为《我和“王大脚”比武》,稿件结尾特意加个点评:连队的战友来自五湖四海,亲如兄弟,需相互尊敬,相互关心,不能随意给人取外号。大鹏战友是好样的,一双大脚无人比,训练成绩顶呱呱,向他致敬!当晚熄灯前,此稿吸引了全连战友的驻足评点。第二天就餐中,我发现王大鹏添饭时再也无人笑他了,从此我俩还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当兵期间,我患了重感冒,整天咳嗽不止,挂水、吃药均不见效。晚上,我怕影响战友休息,便悄悄起床躲在排房外面咳。江贵睡觉很警醒,听到我起来了,立马轻轻下床来给我送件外衣披上。训练间隙,江贵热心陪我到卫生队取药打针。他见我感冒日渐加重,不时叹气,企盼天气转暖,让我尽快好起来。

一天晚点名后,我靠着床咳得厉害,这时江贵变戏法似的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雪梨汤。他说这是他妈治咳嗽的一个偏方,特灵,保准喝下就见效。记得小时候我患感冒咳嗽,母亲常给我喝冰糖炖雪梨;平时在家,也曾见妻给儿子炖过这汤。可在这偏远的基层连队,熬制这个偏方肯定不易。

我感激地接过江贵递来的梨汤时,意外发现他手上有几处烫伤,便问个中原因,他说是生煤球炉时不小心烫的,过几天就会好。打量着他手上那红红的伤口,我这个老兵的双眼湿润了。其实他比我儿子仅大一岁,经部队这个大熔炉的培养和锻炼,小小年纪竟学会了关心和帮助他人,这种浓浓的战友情谊,深深地打动了我这个老兵的心。

连队的上等兵张阳在训练时右手的无名指不幸受伤,因旅医院条件限制,长时间未痊愈,天天急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我正好认识南京总医院骨科的赵主任,就请假专门带着他到总医院骨科就诊。赵主任诊治张阳的病情后,特意腾出个床位让他住院并亲自为张阳主刀做了手术。一周后,张阳伤势康复良好,重返了连队,回到了他心爱的岗位上。

万流归宗,不离基层;天大干系,根在基层。我住在连队这些日子里,无会务之牵挂,无材料之纠结,无电话之烦忧,天天和战友们打成一片,乐在一起,就像古希腊神话中的巨人安泰一样,踩在连队肥沃的土壤里,接了基层这一股股地气灵气,心中长了底气,浑身都有使不完的力气。眨眼当兵锻炼一个月就要结束了,班里的战友和我难舍难分,依依惜别。

如今,我常接到连队战友的电话和来信,还是亲切地称我为老李,有请我在机关代办事的,也有让我找资料做课件的,更多的是向我问好,邀请我再回班里住几天。去年底,张阳退伍回河南老家了。王大鹏当上了班长,今年还代表单位在上级通信比武中获得2个第一。

岁月可以冲淡记忆,时光可以改变一切,可无论多久,我都忘不了连队这群可爱可敬的士兵兄弟。


晚安!

 往期回顾  

熄灯号 | 【10.11】战友金山,又梦见你了,就知道你想我了……

熄灯号 | 【10.10】命令下达了,我就将这身军装交还给部队

熄灯号 | 【10.9】外公在我心里种下了一颗来到军营的种子



“熄灯号”栏目向亲们长期征稿啦 ——

只要你有可以打动人的正能量文章,不论是强军故事、军旅感悟、军人情感、老兵心声……都可以给我们来稿。我们既欢迎原创投稿,也欢迎好文推荐。

将你的稿件发送到邮箱:

jfjbwx@163.com

注意,请说明《熄灯号》栏目来稿哟!

还在等什么呢?快快行动吧。

军报记者《熄灯号》,我们与您相约!

军报记者微信发布

文案:王旭、乔红旺;

作者:李根萍;

主播:朱勇;

投稿邮箱:jfjbwx@163.com;

转载请注明来源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