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因这事夸了一句中国 美国媒体都跟他急了

2017年09月18日 12:09 环球时报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这两天,美国总统特朗普罕见地在他的推特里夸赞了中国一番。

  当然,他夸赞咱们的目的是为了推动美国的相关改革。只是尴尬的是,他的夸赞却完全夸错了地方…。

  那么,特朗普到底夸赞我们什么了呢?大家请看下面这张他推特的截图吧:

  简单翻译一下就是:你们看!中国的企业税只有15%!所以我们美国必须竭尽所能减税以达到中国的水平,这样我们才能把我们的经济、就业和工资都赢回来!

  可尴尬的是,他对咱们中国的这番称赞,很快就被一众美国媒体纷纷打脸,因为即便是根据中国官方的说法,中国企业的所得税税率也是25%,而不是15%,只有高新技术企业才有15%税率。

(图为美国媒体在纠正特朗普的错误)(图为美国媒体在纠正特朗普的错误)

  不过,在纠正特朗普的过程中,也有一些西方媒体夹带了一些“私货”。

  比如英国的《金融时报》就引用学者茅于轼创办的“天则经济研究所”的数据,宣称中国的企业所得税——在考虑额外费用、社保支出等之后——最高可以达到45%。

  同时,该报宣称“相比之下…虽然美国公司的法定企业所得税为39.1%,但在扣除减免和抵免后,2012年(可获得完整数据的最近年份)它们享受的实际税率仅为18.6%。”

结果,在该报的微博账号下,不少人便纷纷跟风说“哈哈哈,特朗普是在变相辱华”。结果,在该报的微博账号下,不少人便纷纷跟风说“哈哈哈,特朗普是在变相辱华”。

  但金融时报的这种对比方式,在很多税务专家看来是非常片面和错误的。

  首先,两国的税制结构就不一样,美国侧重的是个人,而中国侧重的是企业。

  其次,不同的行业的税率也不一样,还有不少优惠和抵税政策,而且中国税务体制存在的监管难的问题,更导致企业可以通过一些方式“避税”,所以,中国企业的实际税负并不高,这同时也是很多企业的“商业秘密”。

  最后,额外费用、社保支出等,其实并不属于税负,而是“非税成本”。

  因此,当《金融时报》的记者拿着不综合考虑行业差异、抵扣政策、避税等因素、还把“非税成本”也都计入在内而得出的所谓45.6%的“死亡税率”,去对比美国考虑了所有“扣除和减免”而得出的最纯粹的18.6%的税率时,这种充满“政治意味”的对比也就根本没有“专业性”可言了。

  换言之,虽然特朗普夸中国夸错了地方,但像金融时报这种西方媒体借着特朗普的错误对中美的税率进行极为不对等和片面的对比,也没比特朗普好到哪儿去。

  不过,对于中国税太高的抱怨在我们国内也确实很有市场。实际上,《金融时报》所引用的那个45.6%的数据,就是去年曾经引起全社会争议的“死亡税率”的话题,由天津财经大学的学者李炜光与天则研究所合作得出来的。

  当然,不同立场的人看待这事的观点也就完全不同了,税务领域的专业人士就认为国家这几年一直在减税政策,并进行税改;但企业,特别是制造业,则认为自己的负担仍然很重。

  其实,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中国企业面临的大头并不是正在改革的税务,而是大量的非税成本。这也是为何很多税务系统的人表示自己其实是在“背锅”。

同时,还有人认为,这几年因“经济下行”导致企业利润下滑,也是令企业感觉税负压力突然增加的另一个原因。同时,还有人认为,这几年因“经济下行”导致企业利润下滑,也是令企业感觉税负压力突然增加的另一个原因。

  总之,中国企业承担的压力确实需要国家的帮助,中国的税改和减税也要继续推进下去,毕竟我们的相关机制和体制也确实存在着不少不容回避的问题。但也要看清问题的所在,而不要被情绪驱使,盲目制造恐慌。

  比如不断通过税收体制改革力争到2020年建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相匹配的现代税收征管体制,降低征纳成本,提高征管效率,增强税法遵从度和纳税人满意度,确保税收职能作用有效发挥,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

  尤其在税收优惠的落实方面,简化流程手续,缩小税务部门审核批准的范围,对属于政策性减免的现在在税务机关备案即可;对小微企业不断扩大享受增值税及企业所得税减免税标准,对高新技术企业实行企业所得税15%低税率以及提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标准,这些都是加大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有效措施和途径。

  至于特朗普和《金融时报》那种来自外界的“捧杀”和“贬损”,除了给我们的改革制造些“口水战”的噱头,并无实际意义。大家看看就得了,别入戏太深。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