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预言中国无法研制隐身数据链 后者公开一成果打脸

2017年01月17日 12:34 新浪军事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美国人曾经预言中国无法研制隐身数据链,现在被打脸

  歼-20试飞的时候,美国人就曾经预言,中国无法解决隐身战斗机的数据链问题,可惜近期中国相关单位公开已经完成机载激光数据通信系统的试飞,公开打脸。

  美国人在研制F-22战斗机数据链的时候遇到了较大的技术问题,经过多次努力,仍旧没有从根本性上解决问题,以至于美国人已经放弃在F-22上面用一种数据链来解决通讯问题,所以美国人才会想当然的认为中国人无法解决歼-20的数据链问题。

F-22的数据链曾经让美国人深感头疼F-22的数据链曾经让美国人深感头疼
F-22战机间数据链配备的天线F-22战机间数据链配备的天线

  对于第四代战斗机来说,隐身性能是第一要求,因此除了外形隐身之外,无线电隐身也是非常重要,由于战斗机是在三维空间剧烈机动,机体对通信有遮挡,传统战斗机数据链采用了全向天线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付出的代价就是无线电信号容易泄露,对方可以根据无线电信号来确定战机的位置,对于三代及以前战斗机来说,这个缺点无足轻重,但是对于第四代战斗机来说,这个缺点就无法接受,所以第四代隐身战斗机的数据链难度要大于早期的数据链,难点在于它既要提高数据链的通信速率,又要提高通信的保密性,也就是抗截获性能。

  不过解决这两个问题都可以通过提高系统工作频率来解决,我们知道无线电工作频率越高,通信速率就越高,我们熟悉的LINK-16工作在L波段,它通信速率大约只有数百K/秒,这个速度可以支持指挥层次的联合作战,但是无法传递一些大容量的图像,如视频和图像,也无法支持火控级的联合作战,因此美国海军协同交战系统-CEC采用的是C波段数据链,以提高信息传递能力。F-22则采用了战机间数据链,根据相关资料,它工作在毫米波频率,频率更高,传递速率显然也就更高,另外工作频率高,波长较小,有利于采用窄波束定向天线,以提高天线方向的指向性,实现定向发射,增强通信系统的保密、抗干扰和抗议截获能力。由于波长较小,采用较小的天线就可以获得较大的增益,可以降低系统的尺寸、体积和重量,对于战斗机来说是非常宝贵的。

美国至今也没有解决F-22与其他作战飞机的联通问题,需要借助禽爪吊舱中转美国至今也没有解决F-22与其他作战飞机的联通问题,需要借助禽爪吊舱中转
F-35有用MADL数据链F-35有用MADL数据链
隐身数据链及其联通是是共认的难题隐身数据链及其联通是是共认的难题

  不过采用较高的工作频率也会产生一些问题,首先波长越小,大气传播信号强度减少越快,加上较高的频率不容易获得大功率的器件,对于通信距离有影响,另外就是天线制造和对准方面的问题也令人头疼,因为波束狭窄,加上载体剧烈运动,波束对准比较困难,难以实现全向通信,但是现代空战又要求战斗机能够在凭借状态条件下进行战术数据交换,这样就对天线的研制、跟踪算法等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采用开关阵列天线来改变波束方向、采用多部天线来实现全向的覆盖等等。

  正是因为隐身飞机战机间数据链难度非常大,所以美国人才会预言,中国无法解决隐身飞机的数据链,不过国产机载激光通信系统的出现,直接对美国人打脸,这是因为激光通信与无线电通信相比,它的指向性更强,保密性更好,通信速度更高,相应的光束对准的难度也就更大, 即使美国也只是在2011年才完成飞机对飞机激光链路通信试 验,通信速率2.5G/秒,通信距离130公里左右,从相关资料来看,此次国产机载激光通信系统与美国的试验水平相当,标志着中国在机载通信系统方面取得了一个重大的突破。

中国突破隐身数据链技术,赋予歼-20完整的作战能力中国突破隐身数据链技术,赋予歼-20完整的作战能力

  这样也意味着中国在机载通信系统的天线跟踪、算法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而这些是战机间数据链的关键技术之一,从珠海航展公开的资料来看,中国已经研制成功高速KU波段数据链,如相关单位研制的KU波段高速数据链通信速率已经达到300M/秒,这个速率已经超过了F-22的战机间数据链,可以支持容量更大的信息传递,这表明中国新一代战术数据链已经研制成功,完全可以为歼-20这样的隐身战斗机配套,从而让歼-20具备完整的作战能力。

  凭借先进的战机间数据链,歼-20可以在空中形成更加紧密的联合网络作战系统,编队之间可以进行火控级的数据交换,编队长机可以查看其他飞机的状态、武器挂载和油料等信息,这样有利于进行更加精确的战术决策,让编队可以作到紧密一体,协同交战,从而为夺取空战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作者署名:小飞猪观察)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