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中国收复西沙及南沙用的是这些军舰(图)

2016年12月09日 10:58 新浪军事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1944年中国海军援引美国租借法案,与美海军洽商租舰参加盟国对日作战事宜,在当年9月有了具体谈判成果之后,开始选募赴美接舰人员,军官从原海军马尾、青岛、黄埔及电雷各系军官中筛选,士官则招募有英语基础之高中生。经短期集结培训,接舰军官于1944年11月从昆明飞往印度孟买,乘船赴美,士官则于1945年3月赴美,均前往迈阿密海军训练中心受训。但培训尚未结束,日本即告投降,原拟参战之举只好取消。

  1946年1月,中国海军正式由美海军手中接收了太康、太平、永胜、永顺、永宁、永定、永泰、永兴八艘军舰。太康、太平是1450吨级的护航驱逐舰,永胜等四艘为900吨级的扫雷舰,永泰、永兴则是850吨级的护航巡逻舰。八舰随后由林遵中校率领,以太康为旗舰,经古巴、巴拿马、墨西哥、圣迭戈、洛杉矶、檀香山、横须贺等地,沿途编队操演,宣慰所经地的华侨,盛况空前。舰队于1946年7月21日抵达南京,经过整补及部分人事调整而正式编入海军服勤,这就是中国海军有名的“八舰”。

  此后不久,于1946年8月派出八舰当中的太平、永兴两舰,以及抗战胜利后在青岛设立海军中央训练团时接收的十艘美赠LST(坦克登陆舰)中的中业、中建两舰,执行收复西沙、南沙群岛的任务,并指派林遵代将及姚汝钰代将分别担任正副指挥官。太平、中业二舰由林遵率领,收复南沙;永兴、中建二舰则由姚汝钰率领,到西沙群岛接收主权。

  四舰在林遵率领下于1946年10月29日下午自吴淞口启航,通过东海,穿越台湾海峡,进入南海,于11月1日进入珠江,锚泊于虎门。广东省政府主席罗卓英亲自接待四舰官兵,并指派两位广东省官员担任两处群岛之接收专员。舰队进行整补后再发航,于11月8日抵达前踞基地——海南岛榆林港,再补充油水,等待天气转好后分别到两群岛接收。

  因南海从11月开始刮起季风,那年季风又特别强烈,舰队几次冒风浪启航,旋即又折返榆林港。直到11月23日天气好转,姚汝钰所率永兴、中建两舰先行启程,前往距离榆林150里之西沙群岛。林遵所率太平、中业二舰则于12月9日出航,于12月12日到达南沙群岛之最大岛——“长岛”(日本名)旁下锚。首先派太平舰副长何炳才率武装士兵一个班乘艇登陆作武装搜索,未见人影。随即将中业舰载来的海军陆战队以及接收专员等人,连同三个月的补给,用小艇分次载运登陆,正式接管。12月15日举行正式进驻典礼。

  国民政府此后以接收南沙任务的两舰之名,将长岛易名为太平岛,另有几个较大的岛屿分别易名为中业岛、敦谦沙洲(中业舰长李敦谦名)及鸿庥岛(中业舰副长杨鸿庥)。西沙群岛于11月24日即先行收复。

  两支编队接收西沙、南沙群岛后,分别在各群岛中一一巡逻各处岛屿,最后仍回到榆林港待命。12月26日,太平、永兴两舰奉令驶往广州,停泊在珠江白鹅潭。1946年12月31日除夕,林遵在太平舰上举行记者招待会,向全世界庄重地宣告:中国已胜利地收复西沙、南沙诸群岛,正式宣示了西沙南沙群岛之主权。

中华民国内政部方域司1947年公布的“十一段线”地图,用以昭示中国对南海诸岛之主权中华民国内政部方域司1947年公布的“十一段线”地图,用以昭示中国对南海诸岛之主权

  太康、太平舰是在美国海军在1942年为了应付德国潜艇而大量制造的“埃瓦茨”级护航驱逐舰中的两艘,标准排水量1140吨,满载排水量1450吨,主机为4台通用汽车GM16-278A型柴油机,功率6000马力,航速19节。舰上装有3门76毫米炮、1门四联装28毫米高炮、9门20毫米厄利孔高炮、1座反潜“刺猬弹”发射装置、8座Mk.6深水炸弹发射装置、2座Mk.9深水炸弹投放导轨,舰员编制198人。舰上还有对空及对海雷达以及声纳,主要作为船队护航兵力使用。

在美国海军服役时的“戴克”号(太平舰前身)在美国海军服役时的“戴克”号(太平舰前身)

  太康舰原为美国海军“威菲尔斯”号(USS Wyffels, DE-6),太平舰原为“戴克”号(USS Decker, DE-47)。两舰在美国海军服役时舰长为海军少校等级,中方接收后改为海军上校,首任舰长分别为梁序昭与曹仲周。梁序昭于1954年任国民党海军总司令,继任此职的马纪壮、黎玉玺则曾任两艘“太”字号的副舰长,因此两舰可谓蒋介石的心腹。蒋介石1949年下野后由奉化去台时搭乘的就是太康舰,当时舰长为黎玉玺。据传蒋在舰上随口问道“舰长呢?”黎应声答“玉玺在!”,蒋龙心大悦,认为是好兆头,从此黎玉玺平步青云,不数年即升至台“海军总司令”及“参谋总长”。

  太平舰也深受蒋介石偏爱,甚至以“海军中的74师”自居(整编74师曾是蒋的“御林军”),无论官兵伙食供给,还是日常维护经费,太平舰都能得到当局的“另眼看待”,在重庆舰起义后更是被内定为国民党海军的旗舰。

太康舰太康舰
太平舰太平舰

  国共内战爆发后,太康、太平两舰在胶东、辽西等地参战,并执行封锁华北港口的任务。1949年太平舰参加了金门古宁头战役,此后又在海南岛、万山群岛、渔山列岛、一江山岛等地与解放军炮艇多次交战。1954年11月14日,太平舰在浙江大陈岛外海被解放军鱼雷艇击中,在拖往大陈岛途中舱壁受水压塌陷而告沉没,145人获救,28人随舰沉没。太康舰于1975年5月1日退役,改为台湾“雄蜂一号”反舰导弹的靶舰。

  永泰、永兴两舰属于美国海军二战中委托民营小船厂、乃至汽车厂和钢铁厂大批量建造的护航巡逻舰(PCE),为驱逐舰和护航驱逐舰的廉价代用品,主要用于反潜任务。两舰在美国海军服役时分别是PCE-867和PCE-869。其标准排水量为903吨,主机为两台通用汽车GM12-567A型柴油机,功率1800马力,最高航速15.7节。1门76毫米高平两用炮,3座双联40 毫米 博福斯高炮,5门20 毫米 厄利孔炮,2组深水炸弹导轨,4座深水炸弹发射装置,1座刺猬弹发射装置。舰员99人。永兴舰的舰名用来命名西沙群岛的永兴岛。1949年5月1日,永兴舰上10名水兵格杀舰长陆维源中校及5名电讯兵、信号兵,试图驾舰驶往东北解放区,后被镇压,国民党海军当局在当年8月将其改名为“维源”号,在1972年退役。

永兴舰(维源舰)永兴舰(维源舰)

  中建、中业两舰属于美国海军LST-542级坦克登陆舰,在美国海军中服役时的舷号分别是LST-716和LST-717。1945年日本投降后,美国海军即派遣第七舰队的一批舰只前往青岛接受当地日军投降,随后以“援华赠舰”的名义向青岛派驻海军顾问团,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海军中央训练团(CNTC),负责为中国海军培训登陆舰艇官兵。训练团由蒋介石亲自管辖,一切开支由中央直接拨给,办事处设于青岛市海阳路,驻美海军武官林祥光担任主任,邓兆祥任第一任训练课长。由于主官基本上均为马尾系出身,因此又派陆军官员及军统特工监视。CNTC的军舰、军械、仪器、机械、通讯设备、雷达等都由美第七舰队供应。登陆舰艇人数按美海军标准配置,并采用“一对一”的训练方法,即以美国舰长教中国舰长,副长教副长,轮机长教轮机长,各种电信、雷达等官佐士兵教官佐士兵的方法,经常航行于中国沿海及内河,并进行登陆演习。

  1946年初夏,CNTC第一批官兵受训完毕,美方通知办理赠舰的交接手续,此后美海军在青岛先后向中国海军移交了8艘LST坦克登陆舰(含2艘废舰)、8艘LSM中型登陆舰、10艘LCI步兵登陆艇和8艘LCT坦克登陆艇。蒋介石指示各舰命名要有中美合作的意思,于是定“中美联合”为四种型号的登陆舰艇的名称字头。此外第一批接收的4艘坦克登陆舰则配以“海权鼎兴”四字。1946年5月29日在青岛举行“中海”、“中权”交接仪式,两舰满挂彩灯,靠泊青岛码头,林祥光代表中国政府签署接收文件,鸣炮降下美国国旗,升起中国国旗。6月12日移交中建、中业两舰。此外美军又把在青岛报废的两艘坦克登陆舰赠给CNTC作为训练舰,改名为“中训”、“中练”。中建舰至今仍在服役,中业舰1947年11月13日在渤海长山列岛小黑山岛触礁报废。

在台湾服役至2010年的中海舰,也是中建、中业的同级舰在台湾服役至2010年的中海舰,也是中建、中业的同级舰

  由于外岛军事运输的需要,再加上蒋介石在世时长期谋划“反攻大陆”,因此对具有登陆能力的LST特别看重,不愿让其轻易退役,但美国军事顾问团也正因为这一原因而限制国民党海军接收登陆舰艇的规模与数量—— 蒋介石在世时,对于“反攻大陆”始终念兹在兹,但美军在台顾问团对此予以坚决压制,并制止国民党海军从美国获得两栖舰艇,将其跨海攻击运力限制在不超过一个团的规模上,特别是文革期间解放军战斗力削弱,美国对台湾“反攻大陆”这条红线更是严防死守,以免蒋方轻易挑起战端,破坏美国利用大陆方面对抗苏联、减轻欧洲压力的全球战略布局。

  从六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台湾对“中”字号登陆舰陆续实行“新中计划”,将舰内主机搬出,以新钢板重新建造船壳,然后再将机器装回,此后在九十年代又实行了“中新计划”,更换新的主机、电机与空调设备等。老“中”字级登陆舰经此前后两次改造,兴工规模已与新建一艘无异。至1997年台湾方面从美国租借两艘“新港”级登陆舰时,老“中”字号还有14艘在役,此后又退役了3艘,其余各舰也在进入21世纪后陆续退役,并实行简易封存。目前仍在服役的有中建、中训(第二代)、中启、中熙(改为两栖指挥舰高雄号)、中明、中邦、中业(第二代)共七艘。(作者署名:战争史研究WHS)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