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8月3日报道 外媒称,中国的能源企业无疑曾是对伊朗制裁的最大受益者,制裁令其轻而易举地赢得了一些大型石油和天然气工程项目,但是这些企业也轻易浪费了最好的机会。
据伊朗新闻电视台网站8月1日报道,几乎所有由中国人承担的工程都为反复的延迟或其他合同问题所困扰,德黑兰因此不得不取消至少两项与中国企业签订的大型石油和天然气订单,并且多次推迟与伊拉克共有的两个油田的初期投产的最后期限。
据报道,中国的能源企业在2010年被下令减缓或停止在伊朗的作业,原因是来自美国的压力,后者对伊朗有一整套制裁制度。另外,国有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从今年10月开始在伊朗西南部的两个大型油田每日生产16万桶石油。中石化的官员曾表示,他们预计亚达瓦兰油田第一阶段的产量将达到每日8.5万桶。
报道称,大约9年前中石化以一份20亿美元的协议获得了伊朗与伊拉克共有的亚达瓦兰油田的开发权,合同规定2014年7月实施第一阶段的开采,并在第二阶段将产量提升到每日20万桶。
根据伊朗学生通讯社的报道,伊朗政府同意向该项目再注资16亿美元,这样拨给第一阶段的资金已经超过36亿美元。
报道称,随着中国官员承诺将在10月左右实现首次产出,这项工程将在推迟了17个月之后正式投入运营,这相当于流失了27亿美元资金。
据报道,中石油将在10月左右开始北阿扎德甘油田第一阶段的开发——已经迟于预定计划两年多。这个油田预计将增加伊朗日原油产量7.5万桶。
报道称,中国正在利用伊朗向北京出售石油的收入资助在中东国家的工程。伊朗前央行行长、经济部长塔哈马斯卜·马扎赫里说,伊朗在支取自己在中国的资金时经常面临大量问题,尽管这些钱并没有因制裁而冻结。
2013年,伊朗取消了一项从南阿扎德甘油田开采石油的25亿美元的合同以及南帕尔斯天然气田的“第11阶段”开发工程协议,此前中石油耗费四年时间仅仅完成了这些项目的初始阶段。
报道称,据称中国现在已经加快了工程进度,试图安抚伊朗人的情绪,但是这显然已经太迟了。
报道称,一位没有透露姓名的中石油官员7月31日在北京说:“中国企业可能因为没有在制裁最严重的时候充当‘雪中送炭’的角色而错失了一些最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