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消息(新华军事评论员孔祥龙):在这个大数据爆炸的时代,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正发生着重大改变,大数据成为战斗力生成的核心要素,对数据搜索、分析、处理的争夺,成为赢得战争的决定性因素之一。通过对军事行动的数据分析,不但可以清晰的看出军事行动的成败关键点,而且可以作为以后决策和行动的依据。此次中俄“海上联合-2014”军演,笔者跟随第3水面舰艇编队指挥舰柳州舰全程见证了演习中的数据对抗,并结合三次中俄海上联演的数据做以简要分析。
大数据看军演之看点
看点一:五个首次
与以往两次中俄“海上联合”系列演习相比,这次演习首次演练“联合查证识别”课目,首次将双方参演舰艇全部混编,首次组织水面舰艇编队进行互为条件的超视距攻防演练,首次组织潜艇与水面舰艇编队进行自主对抗,首次投入苏-30等新型战机和战舰参加演习。从媒体总结的这五个首次可以看出,此次中俄海军联演更加逼真,更加贴近实战。
看点二:从军力联合到数据融合
此次中俄“海上联合-2014”军演是行动高效融合的联合作战。除了两军单纯舰船力量的联合,这次演习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两国海军的舰艇全面的混合编队。前两次中俄海上军演一般是俄军和中国军队互为红军与蓝军进行对抗,两方的协同是分别编队,按时间和海域进行协同,指挥也是各自指挥各自的军队。但是这次有了全面的变化和不同,在各个课目当中两国海军的作战兵力全面混合编组,三个海上编队全部都是两国的参演兵力混合编成。从单纯的力量联合到两军协同作战中的数据融合,是大数据时代军演的重要看点。
看点三:数据分析下的自主演习
此次军演中的红蓝双方超视距导弹攻击演练,并没有事先安排好的固定预案,而是对抗双方根据实际获取的数据信息来采取行动。5月23日下午2点40分许,柳州舰舰载雷达发现三批目标,根据对雷达数据的分析判定,编队指挥员下达指令,对目标实施超视距导弹攻击。截至15时40分演练结束,第3水面舰艇编队根据数据分析判定敌情,共实施导弹攻击6次,发射导弹16枚。
大数据看军演之要点
要点一:数据搜集能力
此次军演中的红蓝双方数据搜集能力的对抗也十分引人注目。笔者所在的第3水面舰艇编队指挥舰柳州舰没有空中预警机的支援,编队根据天气情况较好的实战条件,开启主动雷达争取主动获取红方数据,同时利用周边商船和渔船做掩护,对红方实施迷惑,加大红方获取真实数据的难度。
要点二:从数据到决策的能力
在获取“敌方”数据的情况下,从获取数据到做出作战决策的过程也十分重要。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在同时获取数据的情况下,能否先于“敌方”做出正确的决策就成了双方胜败的关键。
要点三:大数据时代的“数据主权”争夺
对海量数据占有、控制、分析、处理的主导权,就拥有“数据主权”。在以往中俄军演的时候,常常会有不明国籍的舰船和飞机进行监视,进行情报搜集与现场侦察,某些国家的雷达基地也全面进行监视,并用各种方式希望获取军演数据。未来的军演中,对于“数据主权”的争夺必将更加激烈。
大数据引发的军演创新
创新一:战法创新
从固定预案演习到无预案全程自主对抗,数据的搜集、控制、分析、处理导致不同于以往的创新战法出现。
创新二:人员创新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和军事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参加军演的人员组成结构有可能发生重大变化。
创新三:科技创新
对数据搜集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有可能导致新的数据搜集平台的出现和应用,比如利用远程无人机来搜集敌方数据。而对数据分析处理能力的要求必然使得数据分析判定系统不断升级换代,使得军演的对抗更加自动化。
或许未来的军演是这样的场景:作战室巨大的屏幕上显示着绿色的代码雨,坐满了的数据分析员们像黑客一样不断的在隐形的空间内紧张的进行数字对抗,而隔壁的空军飞行员坐在虚拟驾驶舱内,遥控着装备了导弹和高清摄像设备的无人机……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