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比赛,实力相当的两队交锋,最终影响结果的,往往是各自的“板凳深度”。为了赢得胜利,球队不仅注重培养主力队员,还善于培养板凳队员,即替补队员。战场如同竞技场,“板凳深度”同样影响战局,关乎胜负。
粟裕在《改进今后作战的几个问题》中特别谈到:为了适应连续作战的需要,战前要指定代理人,准备一批预备干部。如果没有比较优秀的备份人才,一支部队很难保持持续的战斗力,也很难“喝到祝捷的美酒”。
备份人才用在战时,培养在平时。但是,有些单位忽视“板凳深度”,把“尖子标准”“大拿标准”等同于战斗力标准。有的一个专业、一台装备仅有一名技术精湛的人才,一旦这个人离岗或转业退伍,根本没有人顶得上,战斗力势必会大打折扣;还有的虽然在战备方案中指定了“替补人才”,但相应的能力培养远未跟上。
平时仅依靠“大拿”出彩,到了战时是要出事的。二战期间,美国海军“唐格号”潜艇上有个名叫史密斯的士兵,是鱼雷发射的精英,被誉为“‘唐格号’的灵魂”。一次,“唐格号”出海巡查,发现一艘日本侦察舰进入美国海域。由于史密斯生病未在艇上,负责发射的几名士兵操作不熟练,结果发射出的鱼雷来了个180度回转,正好击中自己,导致“唐格号”上大部分官兵葬身海底。
事实证明,一支部队的战斗力,不仅要看引人注目的“尖子人才”,更要看接续发力的“备份人才”。如今,特种装备、智能装备大量列装,这些装备系统复杂、操作不易,使得人才培养的周期比以前更长了。古人云:“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这就需要领导干部有长远的战略眼光,有“传棒接力”的精神,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积极为“板凳队员”创造成才的条件、锻炼的机会,尤其要在重大演习、重要活动中,多让“板凳队员”上场上阵、磨砺磨练。如果只满足于今天有“大拿”,势必造成后继无人,后劲不足,后果不堪设想。
今天的“替补”,就是明天的“主力”。多培养一专多能的备份人才,多打造具有制胜优势的“板凳深度”,才能不为人才所困,增加未来战争的胜算。
(作者单位:96512部队)
■蒋刚彪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