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伴随国际竞争加剧和我国安全发展环境的复杂变化,建设中国特色新型军事智库,更加注重发挥其在服务战略决策、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改革中的特殊功能作用,意义重大。
珍惜历史,传承崇谋尚略的战略文化传统。在浩瀚的人类历史典籍中,我国的兵书数量之多、影响范围之广世所罕见。这些正是支撑我国智库建设发展的深厚民族文化基因。
建设中国特色新型军事智库,应努力从历史深处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大力传承崇谋尚略的战略文化传统、尊贤重才的民族文化品格、经天纬地的民族文化胸襟、深谋远虑的民族文化视野,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宏阔抱负,在人类文明发展新的历史阶段,担当起我们这一代人应该担负的责任,书写好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
放眼世界,借鉴著名智库的先进建设经验。智库聚合了某个领域、集团乃至国家、民族的“最强大脑”和知识精英,是智慧的海洋、思想的宝库、科学的灯塔。智库发展水平反映着一个社会的开放水平、知识经济的活跃程度和一国的文化软实力。美国的布鲁金斯学会、英国的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日本的野村综合研究所等,不仅在本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在世界享有盛誉。这些与大工业生产、信息化社会相匹配的现代著名智库,无论组织形式还是管理方式都颇多创新,可以适应日益社会化、快节奏的高效决策咨询需求。
建设中国特色新型军事智库,应积极学习借鉴世界著名智库的先进经验,重点学习其市场导向的高效运作模式、相对独立的实体组织形式、大范围宽领域协作方式、实证与推理兼具的先进研究理念、现代化的研究手段等。惟其如此,才能使我国智库与日益加剧的国际竞争相适应,与迅猛发展的新军事革命相协调,与国家安全发展需求相一致。
立足现实,对接鲜活生动的国情军情。衣服合不合体只有自己知道。智库发展有自身内在规律,真正的顶级智库既有传统文化的深厚滋养,又有现代文明的学理训练。智库发展离不开本国国情,也离不开外部世界,切割不断与本国、本民族的历史文化联系,摆脱不了不同智库的互动启发。我国军事智库建设必须立足国情军情实际,坚持以完善中国特色军事制度、实现强国强军梦为价值追求,秉持既不割断历史又不脱离国情,既注重内生发展又注重学习借鉴的思路,处理好古与今、中与外、历史与现实、继承与创新、内生与借鉴的关系。
正是基于此,我们强调建设中国特色新型军事智库,其“特”就特在与新兴发展中大国的国情相适应,“特”就特在坚持服务强军兴军实践的根本指向,“特”就特在坚持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特”就特在坚持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特”就特在着眼于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发展的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离开这些基本国情军情,固守已有经验或照抄国外做法都不足取。只有始终着眼于这些基本情况去加强研究探索,才能找到符合中国国情军情、反映中国军事实践、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军事智库发展道路。
前瞻未来,回应日新月异的军事变革实践。“见于未萌,发于未发”。智库的核心竞争力在于预见性前瞻性。作为战略研究机构,智库必须高瞻远瞩,着眼于长远和宏观问题进行储备性研究,提出有前瞻性操作性的战略建议。中国特色新型军事智库之“新”,不仅体现在组织形式新、管理方法新、研究手段新,更体现在发展理念、研究内容的前瞻性开拓性上。
在未来军事战略竞争上抢占先机、赢得主动,迫切需要紧跟军事发展前沿深刻洞察未来的高端军事智库。思想、智慧的博弈,是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军队与军队间的终极博弈,强国需要强智库,国家强大离不开智库强大,军队强大也需要强大的智库来支撑。因此,我军智库不仅要在知古鉴今上走在前列,更要在前瞻未来上勇于开拓;不仅要善于深刻揭示现实问题,更要善于科学把握未来问题;不仅要有所发现,更要有所发明,努力站在人类军事文明高处,聚焦重大战略问题,把握军事发展趋势,不断推出预见性开创性的对策建议,助推强国强军梦的实现。
■陈东恒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