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取未来战争“制脑权”

2013年12月31日 05:30  解放军报 

  在信息化和全球化浪潮的交互作用下,以信息和大众精神文化产品为武器,以影响人的心理、意志、态度、行为以至改变目标国家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文化传统和社会制度为目的的认知空间争夺愈来愈激烈,国家安全空间正从自然空间向无形的认知空间扩展,世界主要军事强国都在积极探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认知空间安全在巩固国家安全的战略博弈中地位日益凸显。

  信息化战争既是物质形态发展的表现,也是精神因素作用的必然结果。信息化战争与历史上战争形态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使人类战争第一次真正拥有了两个作战空间:一个是基于物理原理的作战空间——物理空间,另一个是基于心理学、传播学等知识的作战空间——认知空间。认知空间存在于斗争参与者的思想中。它是知觉、感知、理解、信仰和价值观存在的领域,是通过推理作出决策的领域。它是许多战斗和战争胜负实际发生的领域。这个领域是无形因素存在的领域,这些无形的因素包括:领导才能、士气、凝聚力;训练水平和经验;态势感知和公众舆论。从这里可以看出,认知域实际上就是精神领域,它是反映人的知识、信念和能力的空间。将认知域作为信息化战争的一个基本领域,是对战争时空范畴的新界定,它反映了21世纪初信息化战争的特征。认知空间的较量是以精神信息为武器,以人的思维为前提,而感知是思维的基础。因此,心理战的目标是操纵特定人群的感知,为实现更大作战目标服务。感知操纵旨在对他人的感知进行影响,从而影响其情感、推理、决心,最终影响其行为,它既可以针对个人、团体,也可以针对一个国家,甚至可以针对全世界人民。

  认知空间的较量在前苏联时期十分激烈。如在冷战期间,美国对苏联实施了潜移默化的认知空间思想攻击,在被攻击的后期,国家、民族、政治等概念的含义都遭到肢解或颠覆,人们的思想意识逐渐陷入混乱境地,原本属于这个民族的高尚、伟大、光荣的历史记忆及民族英雄,在敌对势力对意识形态进行长期操控下,最终被消极地解构后滑向荒诞的“虚无主义深沟”。这种静悄悄的战争,直到显现出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的灾难性后果,如社会贫富差距悬殊,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瓦解,公众生活方式变革,以及最彻底的“民族精神信仰弥散”,这时,政权显然已被引向被颠覆的边缘,许多人才懵懂地意识到,整个国家遭受到了他人对认知空间的思想攻击。当前,认知空间的较量十分激烈。在中东、西亚、北非等地区的政治动荡,都标示着在认知空间的对抗已越来越激烈。

  人类战争总在一定的空间中进行,由于物理学的发展及其应用于军事,传统的战争都是在物理空间中进行的。认知空间的作战对象是人,战场是整个人类社会。一方面,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认知空间的范围也在不断拓展。另一方面,认知空间战略较量的武器是精神信息,凡是精神信息可以传播到的地方,都可以成为战场。因此,认知空间的较量超越了军事领域的范围,突破了前后方的界限,跨越了国界和战场,在无限的空间内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几十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直把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观的较量,作为同社会主义国家较量的重要战线。这种战略心理战的目的,不是征服国土,也不是控制经济生活,而是征服和控制人心,以此为手段而改变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在可见的未来,我国不仅可能面对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威胁,更将面对战略心理战的进攻。维护国家认知空间的安全,需要从提高理论认识、发挥学科优势、筑牢安全防线等多方面努力,形成合力,共同夺取未来战争“制脑权”。

  一是高度重视把握特点、规律并组建机构。维护国家认知空间安全需把握精神信息传播规律,并组建相关机构。如美军将心理战纳入信息战的大框架下。在这个组织架构中,一共囊括有91个组织。其中,既有陆海空各军种以及隶属于军方的第4心理战大队、第67信息作战中队等,也有白宫、中央情报局、国务院,甚至能源部、商务部及国家安全电信咨询委员会等非军方组织机构。

  二是发挥交叉学科优势,提供理论研究基础。军事斗争、政治斗争,说到底,是利益的争夺,依赖于人的智慧的较量。人的智慧,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时代,表现为零散的、个别的点子,如合纵连横;在大学兴起后,特别是科学技术形成体系后,则集中反映在学科领域上,表现为集体智慧。因此,今日世界军事斗争,外交斗争,安全利益的维护,看似热点频发、错综复杂,实则都是建立在学科基础上的集体博弈和斗智。维护国家认知空间安全,必须以学科建设为基础,发挥物理学、心理学、传播学等多学科交叉优势。

  三是筑牢思想防线、制度防线、技术防线,并将认知域纳入信息战视野。维护认知空间安全需从思想、制度、心理及技术等多方面,同抓共管,形成合力,并将认知域纳入信息战视野。筑牢思想防线,就是要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武装头脑,坚定理想信念,强化思想教育,提高针对各种错误反动思想的思想抵抗力。筑牢制度防线,就是要规范、监管、控制信息传播机制,以达到个人加工信息有求真意识、传播信息有责任意识、接受信息有甄别意识、评价信息有批判意识。筑牢技术防线,就是要加大对科技前沿的关注力度,并持续探索其应用于国家认知空间较量的广阔前景,特别是阈下信息影响技术、认知神经科技及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动向。

  ■石海明 曾华锋

(新浪军事)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9名暴徒袭击新疆莎车公安局8人被击毙
  • 体育舒马赫恐永久脑损伤 医生称无头盔难幸存
  • 娱乐张艺谋或缴纳700万超生费 妻:谣言伤害大
  • 财经揭秘习近平就餐的庆丰包子铺:100%国资
  • 科技百度影音下架盗版内容 称转型娱乐平台
  • 博客美国网民热议习总吃包子 传达出什么信息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2014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北大八连冠
  • 育儿3岁以上儿童禁入异性浴区,你怎么看
  • 马鼎盛:解放军赴俄演习未算高速 虚拟兵力达数万
  • 看了中俄军演:日本终于明白中国为何现在不能惹
  • 辽宁舰战力远超日本航母 中国神秘武器吓退美航母
  • 威猛:解放军海空一体突破日本岛链震撼日本列岛
  • 德国人到俄中边境被震撼 中国退出联合国海洋公约
  • 俄超级美女来中国被震撼 中国突然大量抛售日国债
  • 迫于中国强大压力:印尼秘密抓捕反华排华军官
  • 最新太行发动机震动世界 中国突然公开11万吨航母
  • 俄罗斯惊呼:中国军队重大计划完成后能称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