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线”在这里延续

2013年12月09日 05:40  解放军报 

  才溪,八闽大地一个民风淳朴的小乡村。这里清澈透亮的溪水,浸润并启迪了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灵感与智慧。

  1933年11月,长发飘飘的青年毛泽东第三次来到福建上杭县才溪乡开展调查,在一间土屋里写下《才溪乡调查》这篇光辉著作,树立了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典范。才溪、古田、上杭、长汀、龙岩……这片洒满烈士鲜血的红土地,被党史专家视为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发源地。

  80年后的今天,一场波澜壮阔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党展开。“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习主席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发出的动员令,吹响了纠“四风”、转作风的战斗号角。

  金秋时节,我们怀着敬仰之情,走进党的“生命线”的源头,走进驻守在这里的三军部队,实地感受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和时代内涵,万千感慨涌上心头——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党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国家就繁荣稳定,人民就幸福安康。

  干部形象在变,部队风气在变,人民群众对党更有信心了——

  又见“苏区干部好作风”

  福建长汀,群众路线教育馆,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

  习主席强调指出,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这些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教育实践活动中,驻闽部队纷纷组织党员干部来到这里,汲取原生态政治营养。

  树有根,水有源。红色苏区,流传着许多鲜活感人的故事,毛泽东把自己的军毯送给炊事员杨冬冬,朱德为农户刘婆婆做饭担水被认作“伙夫头”,张闻天帮助红军家属砍柴……老区人民代代相传的感人故事,生动见证了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讲解员浅吟低唱的闽西山歌,让人强烈感受到革命先辈的人民本色。

  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今天,《苏区干部好作风》的旋律依然在闽西大地回响。

  身边的变化实实在在,基层官兵如数家珍。武夷山市人武部一位干部告诉记者,过去接待压力特别大,尤其旅游旺季,他们几乎天天都得陪人去爬武夷山,日常工作只能放到晚上干。今年好了,来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747人次,接待经费压减35%。

  从狠刹“舌尖上的浪费”到提倡节俭办晚会,从精简检查评比到搬走文山会海,从不搞迎来送往到领导当兵蹲连,从纠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到机关干部上门服务……纠治“四风”的实招,在军营引来赞誉一片。

  “机关的作风变了,真变了,基层官兵的期盼变成了现实。”某海岛一名干部指着一排海水淡化设施说,福建省军区筹措资金5000多万元,为条件最艰苦的3个海岛连队铺设通信光缆,建成海水淡化设施。“过去,喝上一口没有怪味的白开水,对守岛人来说都是一种奢望。如今,龙头一拧,纯净水敞开喝,我们打心眼里觉得甜。”

  “整治力度前所未有,我们从中看到了党委机关转变作风的信心和决心。”提起专项整治,许多党员干部感慨尤多。

  东海舰队某基地党委“一班人”如实填写《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表》,由财务、纪检等部门逐项进行核实,向机关和部队公示,真诚请求大家监督。

  福建省军区在专项整治中交出一份硬邦邦的成绩单:清退各级机关借调干部37名、超占兵员132人,认定的167套不合理住房已全部清退,清理压减超编车辆153台。一位处长感慨道,过去也曾搞过若干次类似的清理,因为抓而不紧,力度不够,效果不理想,这次真不一样,雷声大雨点更大。

  更为可贵的是,务实新风吹进了演兵场。陆军第31集团军端正训风演风考风动了真格,基层官兵好评如潮。记者采访时,有人伸出大拇指,一口气连说了演兵场上的“八不”新风:所有检查考核不打招呼、不搞照顾,所有指挥演练不编脚本、不念台词,演习结束后,不开表彰大会,不为机关评功摆好。有次演习的总结报告只用5行文字讲成绩,剩下的篇幅都在说问题。

  驻地群众的赞扬充满感情:“我们从解放军身上看到了当年红军的影子,看到了红军的好作风。”他们说实弹演习打响之前,部队派出群众工作小组,进村入户慰问困难群众,对演习区域的每间房屋、每片果林进行调查摸底,对可能造成的损失商定赔偿事宜。渔民们感动地说:可以几天不捕鱼,不能一刻不练兵!

  穿行在革命先辈深爱的这片红土地,记者强烈感受到,党员干部的形象在变,部队的风气在变,人民群众对党更有信心了。正所谓变则通,通则久,党的群众路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焕发出耀眼的时代光芒。

  走进苏区,灵魂在净化;走出苏区,思想在升华——

  永远信仰人民的力量

  种种变化,首先是从触及思想、触动灵魂开始的。

  “知道从哪里来,才更清楚向何处去。”福建省军区政委曹德信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教育实践活动的首要环节是搞好学习教育。我们组织党员干部重访苏区,目的就是让大家寻根溯源、自我拷问,来一场思想上的革命!”

  清澈见底的才溪河畔,一座栉风沐雨半个多世纪的亭阁上,毛泽东亲笔题写的“光荣亭”三个大字依然熠熠生辉。

  1956年,毛泽东视察南粤大地,陪同调查的一位同志提出想回才溪老家看看,毛泽东沉吟良久,饱含深情地说:“你回去代我向才溪人民问好吧,才溪人民确实光荣啊!100个人中有88个当红军去了……”

  从1933年才溪调查,到1956年视察南粤说起才溪,整整23年过去了,毛泽东谈起才溪人民,就像谈起自己的兄弟姐妹,感情是那样的深厚,记忆是那样的深刻。“100个人中有88个当红军去了”,脱口而出的一句话,道出了人民在他心中的位置!

  “光荣亭”前,东海舰队某基地政委陈显国在笔记本上记下这样一组数据:仅仅一个才溪乡,就有2000多人在革命战争中英勇献身,其中一门三烈士的有5户,兄弟同为烈士的有58户。又何止一个才溪乡!当年闽西十万儿女当红军,留下姓名的革命烈士就达2.4万人。

  “忘记就意味着背叛!”一位将军对记者说,头一回看到这组数据,我的手在颤抖、我的心在颤抖,灵魂深处仿佛有一个声音在呐喊,我们共产党人,如果忘记和辜负了人民的大恩大德,就等于放弃了赖以生存的血脉、根系和土壤。

  从打破敌军铁壁合围“十万工农下吉安”,到独轮车队伴随“百万雄师过大江”……我党我军光辉史册的每个篇章,都印证着那条颠扑不破的真理: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寻根之旅,带来的不仅是心灵深处的震撼,还有穿越时空的思索。

  烽火岁月中,刘伯承曾经给部属出过这样一道“思考题”:老百姓不是命里注定要跟我们走的,为什么不跟别人走呢?

  俯读仰思,驻闽某部的党员干部们在寻找答案。我党我军诞生之初就昭告天下,“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为了工农利益,甘愿牺牲一切。“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正因如此,群众才不惜身家性命跟着共产党走!

  江西瑞金,群众路线广场。在镌刻着毛泽东光辉著作《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的雕塑前,许多党员干部逐字逐句轻声诵读:“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吗?……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盐的问题,米的问题,房子的问题,衣的问题,生小孩子的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

  “这句话今天听来,尤其值得深思!”一位部队领导说,“战争年代我们依靠群众赢得天下,现在好像倒过来了,某些干部的所作所为让人觉得,本该服务群众的公仆却成了群众服务的对象。这种现象,如果任其滋生蔓延,我们党就有失去根基的危险。”

  不少干部对长汀群众路线教育馆里的一段解说词记忆犹新:每次与群众座谈,毛泽东事先都会列出非常详细的调查提纲,诸如扩大红军、优待红属、生产支前、文化教育等,口问手写,有交流有讨论,并不时起身给乡亲们发卷烟、倒茶水……当群众谦让时,毛泽东风趣地说:“我请你们来,你们就是我的先生,学生对先生理应恭敬嘛!”

  “反观当下,我们沙发坐得多了,马扎坐得少了;机关小餐厅去得多了,连队大锅饭吃得少了;溢美之词听得多了,逆耳之言听得少了。自以为离官兵还很近,实际上已经不知不觉拉开了距离。”站在毛泽东旧居前,大家的反思意味深长。

  反思过后是行动。陆军第31集团军军长马成效到基层蹲连住班,与战士朝夕相处了半个月,感触最深的有两条。一是离兵近一点,感情才会深一层。经常端端战士的碗、睡睡战士的床、闻闻战士的汗味,才能真正体味他们的酸甜苦辣,进而端正对官兵的根本态度。二是把官兵当主体,部队建设就会好戏连台。部队遇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破解“良方”就在基层官兵手中。只要真心诚意相信官兵依靠官兵,尊重官兵的创造精神,就能激发出无穷智慧和力量。

  走进苏区,灵魂在净化;走出苏区,思想在升华。

  “一些领导干部犯错误无非有两条:一条是政治上跑偏;一条是生活上走邪。两条轨迹的源头,都是信仰信念发生了动摇。”福建省军区政治部主任盛炳荣说,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也是革命军人意志上的“钢”。我们必须牢记习主席的谆谆告诫,精神上“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没有解决好,出轨越界就在所难免。

  总政驻闽某部部队长王树把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归纳为两句话:一是“回得去”,二是“跟得上”。前者是指把根留住,保持战争年代党同人民群众那种血肉联系;后者是指紧跟党中央、中央军委转变作风的步伐,激浊扬清,不信东风唤不回。

  敬畏人民,信仰人民,充分感知人民的力量,其实就是向血脉的回归,向本源的回归,向“生命线”的回归!

  抛开面子揭短亮丑,敢于交锋根治顽症——

  刮骨疗毒除“四风”

  种种变化,得益于各级敢抓真抓实抓,得益于抓到了要害处,抓到了点子上。

  在当今中国,人们最痛恨、最厌恶、最担心的,莫过于一些党员干部身上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习主席一针见血地指出,“四风”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四风”不除,民心不顺,一切建设发展也就失去了根基。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驻闽部队坚决贯彻落实习主席提出的“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以刮骨疗毒的决心,集中纠治“四风”问题。

  这决心,表现为以上率下的带头意识。

  “先把房子退出来,再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清房工作中,福建省军区党委“一班人”决定先拿自己开刀,给部属做出好样子。

  司令员汪庆广的家属没有随调到福州,经上级认定本来可以保留住房,但他还是执意从原来的房子里搬了出来。面对疑问,汪庆广说:“打铁还需自身硬。纠治‘四风’要有钉钉子精神,榔头不硬,钉子怎么钉得进去?”就这样,“一班人”带头腾退了3套住房。此后,清房这一众人眼里的棘手问题,在福建省军区推进得顺顺当当。

  领导干部是本书,上上下下都在读。采访中,陆军第31集团军副政委朱永和谈到,“四风”问题集中反映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身上,纠“四风”转作风,关键要靠领导带头。否则,反对“四风”无异于拳打棉花,改进作风只能是自欺欺人。

  这决心,表现为真刀真枪的思想交锋。

  “违规占用的住房和车辆,今天不交早晚要交,迟交不如早交。现在是作风问题,拖下去就是纪律问题,等到组织上指名道姓查上门,那就真的被动了!”在驻闽部队专题民主生活会上,时常能听到类似充满“火药味”的发言,与过去经常听到的场面话、客套话完全不是一种语态。

  总政驻闽某部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前,党委“一班人”谈心交心,说的都是掏心窝子的话:“出了成绩说自己领导有方,出了问题怪下属落实不力”“有的干部反映,你资历老、职务高,有话不敢跟你讲”“下去搞调研,不要先入为主,做命题作文”……

  衣冠正不正,照照镜子才知道;脸上脏不脏,旁人看得最清楚。要想祛除病灶根治顽症,必须重新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这把手术刀。该部政委尹洪文感慨:“这种掏心见胆、不留情面的思想交锋,确实达到了拉袖子、红红脸、出出汗的效果。”

  这决心,表现为开门整风的诚恳态度。

  在福建省军区政工网上,新开设的“有问必答”平台人气很旺。对于官兵和老干部提出的133个问题,党委机关按照职能分工都作了详尽答复,内容涉及选人用人、选调技术学兵、小散远单位生活难题、转业安置、子女入学等方方面面。一位处长介绍,省军区结合专项整治,开展了“立即改、马上办”活动,要求领导机关对下级报批的事项尽快研究答复,业务处答复不过夜,部门答复限定在5个工作日以内。

  立即改,改得彻底;马上办,办得漂亮。一名士官告诉记者,有一年他晋升军衔,足足等了半年才领到新肩章。现在,省军区规定,接到军人保障卡办公室的变更通知单后,3日内必须将军衔、职务略章等发到位,基层官兵反响很好。

  这决心,表现为较真碰硬的凛然正气。

  人情风、关系网是败坏风气的毒瘤。面对沉疴痼疾,必须有撕开情面、较真碰硬的勇气。

  有个单位在清房时发现,一位老领导有套不合理住房。问题是,现任班子成员多数是他带过的“兵”,让老首长搬出来,咋开得了这个口?有人建议,先从外围入手。清房小组跟他的子女吹风,结果碰了个软钉子,“清房小组还不是听你们的,抬抬手就放过去了。”

  绕道走不是解决难题的办法。“一班人”集体登门做工作:“老首长,是您培养我们走上领导岗位的,现在专项整治遇到了难处,您可千万得支持我们一把……”几番推心置腹,老领导把房子退了出来,还把发牢骚的子女剋了一顿。

  在驻闽部队,这样的故事俯拾皆是。故事传递出一种信心:共产党人最能打硬仗,当年打江山没有攻不下的山头,如今正风气没有攻不克的顽症!

  真抓实练,真打实备,战斗力标准更加清晰——

  把形式主义赶出训练场

  种种变化,朝着同一个目标聚焦,那就是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

  习主席多次强调,要扭住能打仗、打胜仗这个强军之要,坚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打仗需要什么就苦练什么,在近似实战的环境下摔打锻炼部队。采访期间,驻闽部队或在组织驻训,或在参加演习,记者欣喜地发现,训练考核中的水分少了,真打实备的氛围浓了,能打仗、打胜仗成为响彻军营的时代强音!

  铁流滚滚,狂飙突进;烽烟四起,全程鏖战。参加“使命行动-2013A”跨区战役演习的陆军第31集团军,一路破解迷局、变局、残局、危局,在陌生地域全面检验部队快速应变能力,一体化联合作战、远程立体兵力投送亮点频现,实战化训练水平明显提高。

  透过滚滚硝烟,记者看到这样一种鲜明导向:让“练即战”的思想贯穿全程。

  今天,当我们振臂高呼“练即战”的时候,可曾想到,奋战在这片红土地上的革命前辈,曾经是“战即练”的典范,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的楷模!几十年过去,这支“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的军队,是否还能一往无前,所向披靡?

  越是承平日久,越要强化忧患意识、使命意识、责任意识,越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战斗力标准,越要建设能打仗的班子、培养能打仗的干部、锤炼能打仗的部队。

  某军用机场,战鹰列阵,整装待发。空军驻闽某部召开现场办公会,快刀斩乱麻,诸多训练保障难题迎刃而解。“班子强不强,主要看打仗。”党委“一班人”态度非常明确,作决策、定方案,都用战斗力的尺子量一量,战斗力标准这个“指挥棒”指向哪里,军事资源就向哪里配置,官兵精力就向哪里聚焦,工作重心就向哪里倾斜。

  “84年前,古田会议就强调,‘党对于军事工作要有积极的注意和讨论’。党组织议战议训,是经过激烈交锋和艰难探索才形成的一项重要制度。反观现在,有的领导精于抓人头、不善统龙头,勤于建营盘、疏于垒沙盘,想打仗谋打赢天天挂在嘴上,议战议训质量却并不高。”陆军第31集团军政委姜勇深有感触地说,“学习战争、研究打仗才是领导干部的主课主业,心思都往这上面放,作风就不会有大问题。”

  演兵场上的新气象更加令人振奋:参加演习部队,常委带头住帐篷,和机关干部一道吃盒饭,机动途中全部在指挥方舱坐镇指挥;有的单位选派纪检干部深入演兵场担任训练“质检员”,把简化训练内容、降低训练难度等突出问题作为监察重点;有的单位出台硬性规定,严格演训活动经费预算审核,凡是用来搞“花架子”的钱一律砍掉……

  东海舰队某基地最近组织的实兵演习又往前迈出一步。他们打破建制、突破辖区,无预案随机导调,千方百计缩短从“靶场”到“战场”的距离。一名基层指挥员坦率地说:“怕什么就给你来什么,什么差火候就让你演什么,天天额头冒汗、心里发毛,这样的演习真不是闹着玩的。”

  聚焦能打仗、打胜仗改作风,不仅仅体现在训练场。前不久,陆军第31集团军干部调整时,有的师旅推荐的机关干部比例较高。“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风向标?”集团军党委及时指出问题,统一思想,决定将任职满4年且已列入后备干部的13名营主官全部提升使用。

  “谁能打仗就提拔谁”,这样的导向,在战争年代实为常态。红军方阵中,20岁出头的军、师、团级干部比比皆是,那时选拔干部的标准只有一个:战功。擦亮打仗这个“选将刻度”,战斗力标准就会更加清晰;让能打仗的官兵看到希望,军队打胜仗才有希望!

  不是尾声

  11月28日,习主席视察济南军区部队时强调,当前,军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明显成效。要乘势而上、乘胜追击,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努力实现作风根本好转。

  采访中,许多官兵谈到,现在大家最关注的焦点问题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好势头能不能保持住,改进作风会不会一阵风、会不会换频道?

  正如一位高级领导干部所言:这次教育实践活动就像一场持久战,目前只是攻占了前沿阵地,还有相当的纵深要突破,还有许多碉堡要攻克——

  治理“五多”问题,尚未收到明显成效;端正训风演风考风,仍需锲而不舍抓下去;对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官兵期盼能有一个根本性转变。还有一种苗头需要警惕:有的单位一说搞教育就没完没了地开会发文,一说抓整治就层层定制度订措施,甚至连班排长也在“建章立制”。如果不及时纠正,很可能产生新的形式主义。

  已经纠治的防反弹,承诺解决的要兑现,深层次矛盾敢触及,新出现的问题不放过。总之,要瞪大眼睛警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换马甲”“改面孔”,要警惕那些在高压态势下“潜伏下来”“冬眠起来”的问题再次抬头。

  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进军号角。中国梦天高地广,强军梦任重道远。巩固人民政党的“生命线”,守护人民军队的精神家园,我们永远在路上……

  社长感言■禹 光

  今天我们谈信心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展开已经半年,成效如何?我与本报记者一起寻根闽西热土,踏访驻闽部队,一个非常强烈的感受是:纠治“四风”真抓真管用,越抓越有效,今天可以谈信心了!

  我们欣喜地看到,部队风气在变,作风在转:吃喝风收敛了,送礼风刹住了,清车清房碰了硬,端正训风演风考风较了真,尤其是领导干部落实“说清楚”“交明白账”要求深得人心,官兵身边出现了诸多新气象,根治“四风”的信心树立起来了,主动参与的热情调动起来了。

  信心的丧失是不知不觉的,信心的恢复是一点一滴的。在纠治群众反映强烈的“四风”问题上,党中央和习主席采取步步为营、层层推进的策略,抓了中秋抓国庆、抓了国庆抓元旦,抓了月饼抓贺卡、抓了贺卡抓烟花,一件一件地抓,一风一风地刹,就这么一直抓下去,使之形成一种习惯、一种风气,让群众看到我们党正视并解决问题的坚定决心,看到作风转变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

  不可否认,各单位在触及问题上,有的立见成效,有的初见成效,有的还要看长效。一些官兵仍存在某种担心和顾虑:会不会只治标、不治本,走的程序变成“跑龙套”、立的规矩成为“稻草人”,“刮一阵大风、下一阵急雨,风来草自偃、雨过地皮湿”?这种担心可以理解。毕竟,改进作风刚刚破题,作风建设没有终点。但是,治标是治本的基础和钥匙,治本是治标的方向和目标。只要我们联系实际、研机析理、解疑释惑,锲而不舍、驰而不息、久久为功,抓住理想信念这个“根”、规章制度这个“本”,真正内化为思想、固化为制度,就能使作风建设标本兼治、常态长效。

  信心的建立弥足珍贵。群众对反“四风”有信心,才能对党有信心;对党有信心,才能对中国的前途和未来有信心。信心的坚定任重道远。改进作风尤其需要恒心和韧性,不能因为有了成绩而盲目乐观。特别是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已经绘就,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只有不断巩固和坚定这种信心,才能抢抓发展的新机遇,夺取改革的新胜利,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

  ■本报记者 欧世金 欧 灿 毛 俊

(新浪军事)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最高法:完全赞成废除嫖宿幼女罪
  • 体育NBA韦德复出热火止连败 科比复出战猛龙
  • 娱乐谁让张艺谋三子女上户口?计生局:在查
  • 财经邮政EMS一个快件送了2年多:2011年发货
  • 科技12306手机购票客户端今日上线试运行
  • 博客重判强奸遏制官员淫邪 年关至8招防贼术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教育部拟定外语不再在统一高考时举行
  • 育儿10岁女孩电梯里摔打男童疑将其扔下25楼
  • 马鼎盛:解放军赴俄演习未算高速 虚拟兵力达数万
  • 看了中俄军演:日本终于明白中国为何现在不能惹
  • 辽宁舰战力远超日本航母 中国神秘武器吓退美航母
  • 威猛:解放军海空一体突破日本岛链震撼日本列岛
  • 德国人到俄中边境被震撼 中国退出联合国海洋公约
  • 俄超级美女来中国被震撼 中国突然大量抛售日国债
  • 迫于中国强大压力:印尼秘密抓捕反华排华军官
  • 最新太行发动机震动世界 中国突然公开11万吨航母
  • 俄罗斯惊呼:中国军队重大计划完成后能称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