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强军:锻造北斗精兵劲旅

2013年11月09日 12:41  中国网 
投入地震救援的部队挽救生命,离不开必要的军用装备和技术。 投入地震救援的部队挽救生命,离不开必要的军用装备和技术。

 

  实践强国强军梦想  锻造北斗精兵劲旅

  ——总参卫星导航定位总站先进事迹

  中国网11月10日讯  总参卫星导航定位总站是承担我国卫星导航系统和军用时间频率系统研究论证、研制建设、运行管理和应用保障等任务于一体的高技术战略保障部队。1999年12月建站以来,始终以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以形成核心能力为中心、以加强全面建设为基础,大力培育“自主创新、团结协作、攻坚克难、追求卓越”北斗精神,为研制建成我国独立自主的北斗一号、北斗二号和军用时间频率三大系统作出卓越贡献,为在新形势下按照强军目标加强战略保障部队建设做出有益探索和成功实践,先后16次受到国家和军队表彰,2007年被中央军委记集体二等功。

  从“埋头追赶”到“昂首领跑”,推动我国卫星导航事业跨越发展

  总站伴随我国北斗事业的发展而诞生,一经组建即担负着研制建设我国规模最大卫星应用工程的重任。面对比世界强国晚起步20年、自身技术力量薄弱的现状,总站历届党委把坚决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战略决策、高标准完成使命任务作为政治责任,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和不畏艰难的勇气艰苦创业、奋力前行,为推动实现我国卫星导航系统“三步走”发展战略发挥了重大作用。

  建设北斗一号时间紧迫、任务繁重,技术难度不亚于“两弹一星”工程。总站组建时,很多人认为如期完成任务根本不可能。军令如山,总站党委向上级机关立下“军令状”,要求全体官兵以坚定信念接受严峻政治考验,通过会同研制单位一起细化任务、责任到人,密切协作、集智攻关,倒排工期、并行作业等超常举措加快系统建设进度,集成上千台套系统设备,建成中心控制系统和分布全国的几十个标校站,如期实现了“地面等星”目标。随后开展的系统联调联试,涉及多个分系统几十个子系统、上万个技术要素和数十家参研单位,排查解决300多个技术问题,组织并会同科研单位攻克80多项重大技术难题,其中20多项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复杂航天工程一次性集成成功,如期建成北斗一号系统,使我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受我综合国力和技术条件所限,北斗系统按照研建结合、建用交叉、逐步升级的建设路子,注定总站官兵始终处于艰苦攻关的工作状态。北斗一号和北斗二号使用不同的坐标系统和时间起点,是制约两代系统稳定升级的重大难题。总站在参与设计北斗二号系统体制中,始终把满足用户需求作为主攻方向,坚持向前兼容和向后发展有机结合,通过多种技术手段,解决海量用户信息移植、设备时延差修订、两代用户系统资源一体化处理等问题,确保了北斗一号用户装备顺利过渡到北斗二号。北斗二号区域系统建设是实现我国卫星导航发展战略的关键阶段,较北斗一号体系更庞大、技术更复杂、性能指标更高、应用范围更广,很多任务具有开创性,需要反复论证和试验,存在诸多难题,总站遵循航天工程建设规律,按照系统原理模型宏观调控、整体布局,采取项目公开招标确定地面系统由军地几十家资质完备的科研院所承担研制项目,组织上万台套设备安装,编写设备集成、系统联调、星地联调大纲近30份,先后完成近300项联调联试任务,排查解决300余项技术难题,有力保证了我“三步走”战略第二步取得全面胜利。2012年12月28日,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发来贺电,高度肯定系统建成并投入使用,是国家和军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目前,总站征尘未洗又打响了北斗全球系统的攻坚战,前瞻开展项目预研,周密组织研究论证,靠雄厚技术实力赢得了16个总体方向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和16个参研项目,成为全国上百家参研单位中最大的卫星导航专业技术实体。

  高精度、统一的标准时间是联合作战和预警探测的基础支撑。为建立独立自主的时间频率系统,总站不等不靠,在缺乏专项经费支持的情况下,先期积极开展系统预研,后期在总部指导支持下,经过6年连续奋战,建成了军用标准时间实验室,产生并保持的军用标准时间上百万年误差不超过1秒,达到世界先进水平。2009年11月,胡锦涛主席颁发命令,确定总站保持的协调世界时为我军标准时间。2010年4月,军用标准时间面向全军发播成功,我军从此拥有了统一的高精度时间基准。

  从“双星定位”到“全球导航”,履行战略保障部队根本职能

  北斗系统是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信息基础平台,是我军形成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重要支撑。总站始终把国家发展和核心安全需求贯穿系统研、建、管、用各个环节,在推动系统升级、保持精稳运行、创新保障模式、拓宽应用领域等方面聚焦用力,不断提升复杂困难情况下导航定位核心能力,受到军委总参首长高度评价。

  按照仗怎么打、系统就怎么建的要求,总站深入全军指挥、作战、装备等多个部门,以及军事院校、科研院所和军工企业等多个单位,进行近百次系统需求分析与使用要求深入论证,确保了系统建设从一开始就与实战要求相一致、与部队需要相适应。总站以作战需求为牵引,高起点设计系统建设方案,提出并实现了世界上第一个“定位报告”与“连续导航”相结合的系统技术体制。独创的位置报告和短报文通信功能,使指挥员能随时随地掌握每个作战单元乃至单兵的具体位置,有效解决战场态势感知这一难题,实现了“看得见、联得通的指挥”。总站协助诸军兵种推动北斗系统进入作战体系,先后600多次赴一线部队技术指导,300多次进行专项保障,研究解决400多个技术难题,及时提供技术咨询。在某联合演习中,总站指导各参演部队运用北斗装备,首次构建了具备战场态势实时感知功能的指挥控制链。参演部队反映,“北斗用户机透视了战场、拨开了迷雾,让我们知道了什么叫信息化”。目前,北斗导航已成为我军三级指挥控制网络组成要素,有力促进了我军作战指挥样式变革。近年来,总站完成了全军部队北斗用户装备入网注册和技术培训,出色保障多次战略战役集训、重大军事演习和武器装备试验等重大任务,被誉为“北斗尖兵”。

  北斗系统关系千家万户、影响千军万马,保持系统稳定运行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总站采取“预防性维护、预测性备件、预见性排障”等做法,使系统稳定运行率一直保持在99.98%设计指标以上。2009年,面对北斗一号卫星超期服役性能下降和北斗二号尚未建成的双重压力,总站一面组织力量加快推进北斗二号研制进程,一面组织精兵强将实施以维护系统稳定为主要任务的“北斗泰山”行动。总站制定150多份应急保障方案,抽调50多名专家骨干到一线保障,实行总站、测控基地和卫星研制单位“三方联保”,对关键设备和重要参数进行全面再评估,彻查500余例隐患,历经18个月的艰苦努力,使北斗一号系统持续保持不间断稳定服务。近年来,总站先后制定操作、维护和管理等70多项规章制度,建立了五级战备值班体系,累计组织战备等级转换、干扰源排查、应对恶劣天气等30余次应急演练,始终保持了高效灵敏的应急处置能力。

  总站充分发挥应用技术总体作用,坚持军民融合式发展方针,努力实现服务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双重效益。参与拟制我国卫星导航中长期发展规划,为我国实现北斗产品国产化、应用大众化、服务产业化制订了路线图和时间表;参与论证导航应用平战结合重大工程项目,研究提出行业标准体系,制定北斗导航民用服务管理办法和技术要求,构建了北斗民用服务基本框架;研究国外用户使用需求,提出拓展应用方案;推动军用终端芯片技术向民用领域转化,规划设计的用户终端和核心模块芯片全部实现国产化,有力带动了我国北斗芯片、整机制造产业快速发展。在民用领域积极推动军用组网应用模式和成熟做法,自主研制“北斗信息服务平台”,构建北斗系统与行业集团用户之间的桥梁,为北斗大规模、集团化应用创造了条件。基于该平台建立的“海洋渔业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实现对6万多条出海渔船的科学调度、实时监控和应急救援,大大提高了海洋渔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被誉为渔民的“保护神”。2012年,总站密切配合国家人防办,将北斗系统嵌入人防指控系统和通信网络,为突发情况下人防力量的组织指挥、信息互联互通提供了可靠支撑。2008年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地面通信设施被毁,灾区通信联络中断。总站第一时间派出保障分队,仅用11个小时就深入震区,完成为8个指挥所和救灾部队紧急配发安装1000多台用户机任务,以后又根据军委指示,应急为百余架直升机加装北斗终端,为指挥部组织行动和一线部队精确救援搭建了应急指挥控制平台,被灾区人民称为“北斗神兵”。目前,北斗系统已广泛应用于气象水文、交通运输、森林防火、基础测绘、电网运行等几十个重要领域,在应急处突、抢险救灾等重大任务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从“受制于人”到“自主可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勇攀高峰

  世界导航强国历来对核心技术、关键装备严加保护控制。面对西方国家围追堵截和严密封锁,总站通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忠诚守护安全命脉,依靠自主创新在专业理论、核心技术和武器装备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形成独具特色的“新质战斗力”。

  深入开展卫星导航前沿理论、发展动向和我军信息化建设卫星导航保障需求研究,立足国情军情明确主攻方向,摆脱尾随式追赶建设模式,推动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导航“特色理论”和“专利理论”创新。在北斗一号系统建设中,谭述森副总师研究并发展了基于“三球交会定位原理”的定位模型与算法,组织设计了集定位、位置报告与短报文通信、授时三大功能于一体的技术体制,拓展丰富了世界卫星导航理论实践,使我国仅用2颗卫星和地面高程数据库就实现了卫星定位。在北斗二号系统建设方案论证时,谭述森又提出集“定位报告”与“连续导航”两种技术体制于一体的总体架构,在顶层设计和系统结构方面较GPS显示出特色优势,开辟了国际卫星导航领域新路子。运控系统周建华总师提出“导航系统、增强系统一体化的建设与运行控制技术方案”,不建设另外的增强系统,不用额外发射增强卫星,通过体制与技术创新,在我国区域监测的限制条件下,实现了国际上首次混合卫星系统星座的运行控制与管理,提供的重点区域信号精度跃居世界卫星导航的前列。北斗二号应用系统总师吴光辉提出“装备研制统型化、核心芯片自主化、用户装备实用化”建设方向,实现了北斗用户装备的高起点研制和高水平应用。近年来,总站先后出版《卫星导航现状与展望》、《卫星导航工程》和《卫星导航系统完好性原理与方法》等著作,申请取得6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公开发表1400多篇学术论文。

  始终把优势科研力量集中在解决影响和制约系统建设的核心问题上,以重难点问题和关键技术的突破带动系统研制建设的整体发展。用户机经卫星转发的信号强度到地面只有背景噪声的千分之一,中心控制系统要快速捕获随机突发的微弱卫星信号,是一项世界性难题。总站根据信号处理发展方向和工程化需求,提出数字化快捕技术路线,并组织科研单位制定“数字快捕”方案,使微弱突发信号的捕获能力提升10倍,突破了北斗一号建设的瓶颈。总站科研团队设计几十种模型,进行上百次试验,创造性提出集广域差分、卫星轨道改正与电离层修正于一体的标校站布设模型,使标校站数量减少到几十个,既满足系统指标要求,又节省大量建设和维护经费。受只能在国内布站等条件限制,给星地时间同步指标的实现带来很大困难。总站提出并设计了双向无线电时间同步和激光时间比对方案,实现了高精度的时间同步指标,成为世界卫星导航领域一大创新性突破。静止卫星高精度定轨是北斗二号系统工程实现的又一难题,轨道机动控制会对系统连续服务造成影响。总站创造性地提出多手段快速精密定轨解决方案,使卫星轨控后定轨时间缩短为原来的五分之一,定轨精度提升了2倍。近年来,总站先后攻克50多项核心关键技术、40多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取得273项科研成果和专利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测绘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卫星导航定位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军队和部委级科技进步奖132项。

  为提高北斗装备适应特殊战场环境能力,总站着眼最复杂最困难情况,先后150多次在戈壁沙漠、远海大洋、雪域高原、边陲海岛和高温高湿、沙尘雷暴等15种极端环境下检验设备性能,针对问题组织协作单位优化60多项战技指标,使用户机低温工作时间延长5倍,耐腐蚀、耐高温性能大大加强,较好满足了全天候使用需求。在某通用装备复杂电磁环境下适应性试验中,北斗用户装备在数十种电磁干扰场景、数百次干扰试验中,经受住了“真刀真枪”的检验。为解决用户机国产化、小型化和安全性等问题,总站和研制厂家共同开展芯片技术攻关,优化整机设计,使北斗装备拥有了自主研发的“中国芯”,用户机体积减少到原来的十五分之一,重量减少到原来的二十分之一。近年来,总站先后组织研制了多系列用户终端,成为部队信息化建设重要的基础支撑。

  从“人才紧缺”到“群英荟萃”,全面加强军队人才队伍建设

  总站始终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强力推行人才兴站、人才强站战略,以高标准完成系统研制建设任务为平台,打造出一支政治特别坚定、业务特别精通、素质特别全面、作风特别过硬的北斗人才队伍。

  建站之初,面对艰苦的环境和未卜的前途,不少人曾有跳槽转行、另觅出路的念头。2000年5月,总站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和交通大学招收毕业学员,许多人对北斗闻所未闻,当即就打了退堂鼓,最终只招到了一个人。总站领导不辞辛劳奔走在科研院所和重点高校,用北斗事业在国家建设发展、民族复兴中的战略地位凝聚人感召人,有效激发了许多优秀人才热爱北斗、献身北斗、建功北斗的持久热情。沈雁教授是国防科技大学赴美留学的计算机专家,曾担任国家重点项目副总设计师,毅然放弃领导职务和数十年生活基础,以普通技术人员身份投身北斗创业。近年来,每年申请到总站工作的北大、清华等名校毕业生和科研骨干近百人。总站先后挑选300余名技术骨干、64名博士和161名硕士跨入“北斗团队”。卫星导航频率是建立卫星导航系统的基础,也是国家的战略资源,由于中国卫星导航起步比美俄晚20年,国际电联制定的导航频率资源已基本被美俄占用。北斗起步之时,没有现成的卫星频率资源,也无可工作的轨位。总站频率工作专家队伍以维护国家利益为最高使命,怀着强烈的政治责任感,通过近20年的努力,与美、俄、欧等先后进行180余次艰苦谈判,成功申报19份卫星网络资料,为全球系统30多颗卫星准备了轨位和频率,为中国北斗建设取得了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资源。

  在系统研制建设实践中,总站始终注重培养科研人员坚持真理、埋头实干、错情归零的事业品质。星座体制是北斗系统工程建设难度和系统性能指标的关键因素。在研究确定北斗二号星座体制时,一些专家主张照搬GPS模式,而总站专家针对我国科技、财力状况和境外建站受限等实际,坚持先区域、后全球的发展模式。为充分说服大家,总站组织科研团队针对当时我国技术水平、国家财力状况和暂时无法境外建站的现实,数次完善论证报告,反复进行仿真验证,最终以科学可信的方案赢得支持,为北斗二号如期建成奠定了技术基础。2003年12月,外场室主任李洪涛值班时发现标校机偶尔出现“跳大数”现象,按照系统容错策略,出现这种情况不一定会影响定位精度。小洞不补大洞吃苦,李洪涛带领科研人员连续两个月蹲守在机房,像过筛子一样从卫星信号收发、处理、监测海量信息中检查原因,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追溯倒排,分析数百万条数据,进行10余次试验,对20余台设备的软硬件进行优化升级,终于解除了这一“隐形炸弹”。为解决我军时空基准不统一带来的弊端,时频中心总工蔡志武带领科研团队开展国家时频体系立项论证研究,经过两年刻苦攻关形成的论证报告得到专家组一致认可,蔡志武同志认为此报告需求论证还不够充分,仍需要进一步完善。他先后查阅上千份外文资料、编写了大量源代码进行仿真验证、征求了国内时频领域10多名专家意见建议,20多次深入作战部队一线了解应用需求。他和他的团队提交的国家时频体系建设方案得到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面对世界卫星导航科技快速发展带来的严峻挑战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需求,总站党委教育引导全站官兵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不断增强潜心学习、刻苦钻研的使命感危机感。总体技术部总工程师楚恒林原就读飞行器制造专业,刚毕业到总站工作时看不懂技术数据,听不懂专业术语,搞不懂设备原理。他主动下厂跟研参与设备研制,利用各种机会向专家请教,33岁就成长为信号收发领域专家,并牵头北斗一号分系统研制,现已成为北斗全球系统试验系统最年轻的副总师,先后被评为全军优秀地方大学生干部和总参学习成才标兵。技术保障中心软件技术室原本仅负责北斗二号地面运控系统软件成果调试,24名技术人员感到任务单一,长此以往会变成平庸队伍,他们积极向总站申请承担北斗二号核心软件研制、联调联试、领班培训等多项任务,仅仅两年就由单纯的“操作员”成长为集联调联试、系统研制和部队指导诸多技能于一身的“多面手”。目前,该室已全面参与北斗二号、北斗全球和军用时频系统建设攻关,被誉为北斗“微软团队”。近年来,总站针对北斗系统建设需求和广大官兵成才迫切愿望,开展分岗位、分系统、分任务和综合性培训的“三分一合”培训,实施紧缺人才引进、创新人才开发、高端人才孵化和技术转型更新四项工程,先后培养出10多位知名专家、30多名技术带头人和200多名技术骨干,4人成为中央直接掌握联系的高级专家,13名同志成长为国家级工程总师、副总师,2个基层单位被总部评为“科技创新群体”和“人才培养先进单位”。

  总站官兵常年开展科研攻关和系统值班,“方寸荧屏、一盯十年”;部队地处中关村高科技园区,同样专业的人才与地方公司收入相差几倍甚至十几倍。总站坚持把“为北斗牺牲一切、为事业奉献一切”融入官兵灵魂血脉,催生无怨无悔干北斗的强大精神动力。总体技术部担负全球系统地面运控系统方案论证,探索试验阶段不仅难出成果还要承担风险,即使有重大成果也会因建设研制周期较长不能评奖。全体人员由原来总体技术室转隶而来,虽历经3次体制编制调整、4任室领导更换和一半人员进出,仍连续5年如一日甘于寂寞、刻苦钻研,为系统建设描绘了清晰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北斗奠基者之一的李贵琦副总师,退休前已经60多岁了,仍工作在一线,耐心指导年轻同志做好每项工作。退休时,他自豪地说:“我一辈子就干了北斗这一件事,能给后人交上副好担子,给总站留下个好基业,也知足了。”北斗二号系统联调测试时,技术保障中心陈金平总工程师接到父亲病危通知,仍一心扑在岗位上,等任务完成,父亲已撒手人寰。半年后又得到姐姐癌症晚期的消息,仍坚持主持完成第三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分会交流工作,还没等回家就得知姐姐永远地走了。两位亲人病故都未能见上最后一面,成了他永远的伤痛。时频中心筹建初期,谢彦民主任把正准备高考的孩子放在一边,组织技术人员昼夜兼程赶进度,在3个月里,白天钻在直径不到1米的管道里敷设电缆,晚上泡在办公室审改技术方案,被总站官兵誉为“时频铁娘子”。军委首长在视察总站建设成果时由衷感慨,北斗事业的发展凝聚着总站全体官兵的智慧汗水和无私奉献。近年来,总站先后有65名同志受到国家和军队表彰,19人获得二等功以上奖励。

(作者:吴旭 高崇权 毛振东 李保东 刘懿 郑椿霖 赵海星 张泽星 马硕阳 白玉辰 香兴明)

 

 

(编辑:SN087)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山西省委附近爆炸案告破嫌犯被抓
  • 体育NBA纳什缺阵湖人负 MVP榜:詹姆斯居首
  • 娱乐张学友否认恋女助理:纯粹是工作情谊
  • 财经专家称国内大部分人吃过转基因食物
  • 科技Twitter纽交所上市首日涨73%
  • 博客薄瓜瓜最艰难一年是如何度过的(图)
  • 读书机长揭秘:毛主席最后一次神秘飞行
  • 教育土豪妈20万替女儿请家教 新浪教育盛典
  • 育儿女子用婴儿车卡电梯门致1岁宝宝被(图)
  • 马鼎盛:解放军赴俄演习未算高速 虚拟兵力达数万
  • 看了中俄军演:日本终于明白中国为何现在不能惹
  • 辽宁舰战力远超日本航母 中国神秘武器吓退美航母
  • 威猛:解放军海空一体突破日本岛链震撼日本列岛
  • 德国人到俄中边境被震撼 中国退出联合国海洋公约
  • 俄超级美女来中国被震撼 中国突然大量抛售日国债
  • 迫于中国强大压力:印尼秘密抓捕反华排华军官
  • 最新太行发动机震动世界 中国突然公开11万吨航母
  • 俄罗斯惊呼:中国军队重大计划完成后能称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