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枭龙战机出口前景光明销量有望追赶米格-21

2013年04月23日 09:39  新浪军事 微博

  现有JF-17歼击机的试验原型机、预产型和早期量产型飞机,配备中国在巴方参与下研制和生产的机载系统,只有动力装置除外,它采用俄罗斯RD-93发动机。俄罗斯克里莫夫公司向中国FC-1飞机提供首批发动机试验样品之后,为保证JF-17的量产需求,中俄双方于2005年4月签订100台量产型RD-93发动机供应合同,金额2.38亿美元,根据合同规定的优先采购选择权,发动机订单日后可以增加到500台。2005-2006年克里莫夫公司生产首批15台发动机,剩余85台由莫斯科车尔尼雪夫机械制造企业生产。在实际缺少俄军订单的条件下,中国的采购合同成为莫斯科工厂摆脱困难的“救命稻草”。因此俄企业希望尽快完成第一阶段交易,敦促中巴行使优先采购权。2010年双方签订了向中国供应第二批100台RD-93发动机的合同,用于巴基斯坦空军JF-17歼击机。

  作为俄罗斯重要军事技术合作伙伴的印度对此极为担忧,多次向俄方施压,要求减少与中巴在JF-17上的合作。与此同时,在中巴开始向第三世界国家积极推销JF-17时,在争取潜在合同方面与俄罗斯米格-29产生竞争,俄国内开始提出继续向中国提供RD-93发动机是否合适的问题。2010年米格公司和苏霍伊公司总裁波戈相曾经致函俄联邦对外军事技术合作局和俄国防出口公司,指出中巴JF-17歼击机开始在某些国外市场上对俄米格-29飞机形成实际竞争,包括埃及市场。尽管米格-29的战斗性能明显高于JF-17,但在价格方面却处于绝对劣势,中巴产品报价仅约1500万美元,俄产品高达3000-4000万美元。波戈相指出,尽管他总体上并不反对个别技术的转口贸易,但是相关项目应当与终端产品生产商协商,避免损害俄企业利益,因此要求俄政府限制对华发动机供应,阻止中巴可能向埃及、尼日利亚、孟加拉国、沙特、阿尔及利亚供应配备RD-93发动机的JF-17飞机。毕竟向中国大批量供应发动机,只会为中方带来较大利益。现在尽管俄罗斯仍在继续供应RD-93发动机,但是在俄方随时可能中断供应,以及印度经常为此向俄方施压的条件下,中国开始努力摆脱对国外发动机的依赖,积极研发RD-93发动机的国产版WS-13“泰山”。中国从2006年开始进行第一台WS-13发动机的静态试验,2010年开始在FC-1原型机上安装WS-13发动机样品进行飞行测试。巴基斯坦JF-17项目主管阿里夫曾经表示,该型发动机的飞行试验需要较长时间,可能会是五年或更长时间。但是巴方其他官员相对乐观一些,认为新型发动机研发工作能够很快完成。

  俄媒称,毫无疑问,中国WS-13发动机是在俄罗斯RD-93发动机基础上研制而成的,与中国歼-10、歼-11B、歼-15歼击机使用的国产WS-10“太行”发动机一样,后者广泛使用了俄罗斯AL-3IF发动机的技术方案,并于2008年11月在中国珠海航展上首次公开亮相。而且和WS-10一样,中国专家在WS-13研制过程中显然再次遇到了如何保证发动机可靠性能、使用寿命和规定重量的难题,毕竟中国至今实际上缺乏自主研制和生产现代化双路式加力涡喷发动机的经验。当然,近年来中国在机械制造领域已经取得长足进步,而且距离成功研发出具备应有性能的自主产品,放弃进口俄罗斯航空发动机的日子可能已经不远了。

  JF-17飞机暂时配备完全由中国自主研制的航电设备。机载航电系统采用集中分布式结构,基本结构由1553B数据总线联结,使用两台中央计算机。主要观瞄系统是采用平板缝隙阵列天线的KLJ-7脉冲多普勒雷达,能够同时探测大量目标。为了探测和跟踪地面目标,使用高精武器对其发动攻击,JF-17还配备使用红外和激光信道的光电系统吊舱,以及头盔目标指示和显示系统。导航系统主要包括惯性导航系统、卫星导航系统和标准雷达导航设备。飞行员座舱信息操纵界面为“一平三下”的平视显示器、多功能液晶显示器和双手不离杆操纵系统,还有彩色摄像机和录像机。通信系统包括2部超短波电台和数据交换系统。防卫系统由照射和导弹攻击预警系统组成,包括中国电子技术公司在范堡罗航航展上推出的KG300G电子战系统吊舱。

  JF-17有7个外挂点,可携带各种武器系统、吊舱系统和副油箱。其中翼尖2个挂架携带近程空空导弹,机腹和机翼下内侧挂架主要携带副油箱,最多可挂3个。机腹下挂架也可以挂载1枚900千克自由落体或制导炸弹。机翼中间挂架可以挂载稍轻一些的炸弹、各型导弹,以及电子战或目标指示吊舱。JF-17单架次起飞携载的弹药基数不大,在执行空对空任务时不超过4枚空空导弹,在执行空对面任务时可携带1枚900千克航空炸弹,以及1-2枚空对舰或空对雷达导弹。在携带副油箱的情况下,最大载弹量不超过3600千克。另外还配备1门23毫米双管机关炮。

  在第一阶段,JF-17杀伤空中目标的主要武器是中国研制的各型空空导弹,包括“霹雳-5EII”红外制导近程导弹和“闪电-10A”主动雷达制导中程导弹,前者是中国在前苏联R-3S和R-13M导弹基础上研制而成的,与美国最新型AIM-9“响尾蛇”导弹类似,后者性能更加先进,与美国AIM-120和俄罗斯RVV-AE不相上下。中国早在1966年就开始以苏联R-3R和R-3S导弹为基础研制国产“霹雳-5”导弹,包括半主动雷达制导型“霹雳-5A”和红外制导型“霹雳-5B”,但是直到20年后才开始装备部队。随后中国研制出完善型“霹雳-5C”,并于90年代研制出全面升级型号“霹雳-5E”,其重量大幅降低,而且首次实现全角度攻击。最新改进型号为“霹雳-5EII”,由洛阳光电技术发展中心研制。“闪电-10A”作为中国空军“霹雳-12”空空导弹的出口型号,是中国自主研发的产品,由最初的无线电校正惯性制导改为主动雷达制导。洛阳光电技术发展中心从1997年开始研制该型导弹,2005年8月在歼击机上进行一系列成功试射后顺利完成试验项目,当年开始装备中国空军,主要供歼-8F、歼-10和歼-11B歼击机使用。据悉,JF-17使用的中国“霹雳-5EII”导弹和自由落体炸弹的试验已经结束,其中“霹雳-5EII”导弹于2008年7月在FC-1原型机上进行了发射试验。“闪电-10A”中程导弹的整合直到2010年底才完成。与此同时,中国还在研制其他几种航空武器,包括自主研发的C-802A重型反舰导弹,以及使用惯性卫星制导的“雷石-6”滑翔制导炸弹,都会被整合到JF-17机载武器系统。“雷石-6”从2003年开始研制,2006年顺利完成,并以歼-8B歼击机为载体进行了一系列投弹试验。

  目前中国工程师、试验人员和巴基斯坦军方正在掌握和整合JF-17项目第二阶段机载系统和武器装备,在全部使用中国自主研发的产品的同时,积极讨论将来采用西方航电系统和武器系统的可能性,包括法国泰利斯公司的RC400雷达和“米卡”中程导弹,以及其他几种高精武器。巴方希望在JF-17上整合欧洲航电设备和武器系统的愿望,可能会在计划从2013年开始生产的第二批50架量产型歼击机上实现。

  在成功交付首批量产型飞机,并且得到巴基斯坦军方积极回应的鼓舞之下,JF-17研制商开始积极开拓除了巴基斯坦之外的出口市场。当然,目前巴空军150架的订单,以及今后可能增加到250架的前景,已经是一个非常好的结果。但是现在毕竟还有很多第三世界国家习惯于采购中国生产的物美价廉的飞机,这些飞机可能不是最先进的,却是较为便宜的,而且完全具备相当不错的作战性能。在10吨级轻型超音速歼击机方面,JF-17遇到的竞争并不激烈。相比之下,印度LCA“光辉”歼击机至今仍处在飞行试验阶段,出口前景非常值得怀疑。瑞典“鹰狮”歼击机虽然已经征服了几个欧洲国家和南非,但其价格显然比JF-17贵得多。随着米格-21和F-7的逐步退役,JF-17歼击机虽然暂时没有得到中国空军的订单,却完全有希望在世界武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占有一定的份额。早在2010年在范堡罗航展上公开亮相后不久,媒体就列举出了可能对JF-17飞机感兴趣的国家名单,其中包括阿塞拜疆、孟加拉国、委内瑞拉、埃及、津巴布韦、印度尼西亚、伊朗、刚果、尼日利亚、苏丹、土耳其、菲律宾、斯里兰卡、叙利亚。其中一些国家在使用中国飞机方面有着相当丰富的经验,再加上中国产品的价格一直不高,性能相对不错,因此可能会对JF-17的出口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当然,在当今的现实条件下,中巴JF-17歼击机未必能够打破米格-21创造的将近1.5万架的销售纪录,但它作为一种物美价廉的轻型歼击机而享誉世界则是完全现实可行的,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将其称为“21世纪的米格-21”并不过分。(编译:林海)

上一页12下一页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