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教育的“靶心”在哪里

2013年02月23日 03:59  解放军报 

  本报记者 欧 灿 特约记者 李永飞 王清勇

找准教育的“靶心”在哪里

该旅组织的“敢于亮剑、善于亮剑”嘉宾网上访谈深受官兵欢迎。

  王清勇摄

  汽车一路颠簸,记者赶到第二炮兵某导弹旅已闻熄灯号响。招待所204房间灯火通明,旅政委张俊晖和前来指导教育试点的上级机关人员正聊得热火朝天。

  他们聊的是记者感兴趣的话题:基层部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哪些突出问题?总政宣传部干事李洪军认为,教育是要解决问题的,但有的基层部队没把心思用在前期调查研究上,一说搞教育就马上照本宣科,基本是靠“想定作业”。“教育准备不充分,指向不明确,造成教育活动和官兵的现实思想脱节,是教育难以取得实效的症结所在。”参加讨论的几位领导说,他们以前下基层调研时也都遇到过这种问题。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该旅所在某基地政委张东水说,“教育要落到实处,思想调查分析是必不可少的基础环节,不下功夫把官兵的思想底数摸清楚,就找不到教育的‘靶心’。”

  这个旅的情况怎么样呢?基地政治部主任陈新平告诉记者:“我这一个月基本都是蹲在这里,组织全旅优秀政治干部和带兵骨干,采取蹲连住班的形式搞调研,发放了1700多份调查问卷,形成了累计10多万字的调研笔记,基本摸清了基层官兵存在的现实思想问题。”

  基层部队开展政治教育的“靶心”到底在哪里?旅政委张俊晖拿出了他们的调研报告:有的官兵虽然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但在小事小节上容易放松要求;有的能够自觉抵制“军队国家化”等错误观点,但没搞清楚这些观点错在哪里;有的本来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但谈到雾霾天气等现实问题又感到忧心忡忡……记者粗略数了一下,总共20多个问题,毫不夸张地说,如果解决不好,都会影响到“坚定信念、铸牢军魂”主题教育活动的效果。

  在张俊晖的笔记本上,记录着百余组详实的数据,有的圈点,有的批注,好似一幅作战图——300多名新战士中,6成以上入伍动机是考学提干选取士官,旁边批注“纳入第一个教育专题正确引导”;10%的官兵认为“理论枯燥,学不进去”,旁边批注“疑难解析时精选大家普遍关注的话题”……

  “铸牢军魂,从理论层面上说起来并不复杂,但这些思想扣子如果没有解开,你让他记了一本子,他没有一句进脑子。”张俊晖深有感触地说,人的思想是不断变化的,就像一个动态“靶标”,必须多波次、多角度、多回合反复进行“跟踪聚焦”,教育才能不“脱靶”。

  这次主题教育,该旅花了近一个月时间进行教育准备,在摸准官兵思想脉搏的基础上,抽调18名“四会”优秀政治教员反复推敲,一字一句精心打磨,最终锤炼出4堂精品课。课程虽然不多,但是他们采取主题授课、知识链接、疑难解析“三步法”,做到了讲一课解决一个方面的问题。

  到该旅第二天,正好赶上大学生士兵桂丛路登台授课,他用漫画的形式对教员此前讲到的知识点进行延伸解读。“大家请看,这是罗布泊有名的‘夫妻树’。一对离别多日的夫妻,在这棵树下偶然相遇,才知道对方也在这里执行任务。”桂丛路的深情讲述打动了官兵的心,“听党指挥,既要做到‘党叫干啥就干啥’,还要做到‘党叫不干啥就不干啥’。”

  “我们部队保密要求高,执行任务的苦乐酸甜不能和亲人分享,有些官兵为亲人的不理解感到烦恼。”桂丛路告诉记者,他在台上讲述“夫妻树”的故事时,看到不少官兵眼里闪烁着泪光,他知道,这堂课的目的达到了。

  本报记者 欧 灿 特约记者 李永飞 王清勇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