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精神家园

2012年12月25日 04:40  解放军报 

  徐 洁 本报记者 邱明全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12月下旬,总政玉泉路老干部大学迎来建校25周年喜庆的日子。记者到该校采访时欣喜地发现,这里已成为老干部益智健身,一保健康、二保本色,怡情悦性欢度晚年的好场所。该校曾荣获总政老干局颁发的“开办老干部大学成绩显著奖”,上级领导先后多次到该校看望老干部学员并给予好评。

  1这是一个至今让老干部们难忘的日子。1987年12月26日,经总政批准,总政玉泉路老干部大学成立。

  建校之初,办学人员倾听老干部心声,精心开设了社科系、书画系、文史系、垂钓系、园艺系、卫生保健系,目的是让老干部各得其所,学有所获。历届校系领导都由军职以上离休干部担任,承担日常教学管理工作。

  丰富精神生活,陶冶高尚情操,是老干部大学的办学目的。学校面对的是老年群体,下属各干休所开设教学班,班长都是80岁左右的老同志,学员年龄均在60岁以上。然而,老年教育却是最年轻的教育,缺乏办学经验和理论。面对困难,历届校系领导迎难而上,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和管理上,他们贴近老干部的特点,贴近生活实践,贴近时代发展,老干部需要什么、爱好什么,就选择提供什么内容,由学员自主、自愿、自由地选择教学课程。

  老干部之所需,就是学校领导之所想。离休后,老干部听报告、看文件,了解时事政治的机会相对少了,但关心党和国家、军队大事的热情未减。为满足老干部的愿望,老干部大学社会科学系起初采取发文件、放录像、听录音、请专家作报告、参观的形式,以集体学习为主,后来又改为订购材料,由社科系领导有选择地摘选出内容,边读边录制成录音带发到5个干休所,自主组织播放。通过在老干部大学坚持时事学习,老干部视野开阔,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

  2与时代同行,是老干部大学办学一个突出特点。随着老干部年龄增长和健康状况的变化,学校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及时对科系进行调整,由集中教学形式改为“三个为主”,即“由集体教学改为分散教学为主,由校系组织活动改为干休所举办活动为主,由老师当面授课改为电化教学为主”,同时在教材内容上注意少而精。

  “夕阳是晚开的花,夕阳是陈年的酒。”精神矍铄的老干部学员渴望学习与认真刻苦的态度,令记者深深感动。1937年参加革命的正军职离休干部张先志,行动不便,每个学习日他都由老伴搀扶着爬到二楼教室参加学习;80岁高龄的副军职离休干部李军,住院时仍让老伴取来教材认真学习;正师职离休干部李芳成,行动不便,便经常给社科系的同志打电话,要一些学习材料在家学习。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让广大老干部晚年生活变得既丰富多彩,又充实而有意义。

  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玉泉路老干部大学名声远播,硕果累累,在同类大学中创造了多个第一:学员年龄最大,最大98岁,平均85岁;学龄最长,多数老干部坚持学习25年。

  3丹心一片映晚霞。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所老干部大学长盛不衰的另一个原因是,总政玉泉路老干部服务管理局和所辖各干休所历届领导,都视办学为己任。他们不断加强领导和服务,实行校所办学、齐抓共管,资源共享,为教学提供场所,保障经费、用车等需求。

  25年来,这所老干部大学收获了丰硕的教学成果,累计参加学员5000多人次,授课2500余次。学校常年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各项活动,培养出一大批传承中华文化的诗书画爱好者,有30名学员个人出版了诗画集,多名学员参加全国全军诗书画展,获得特别奖和优秀奖,有的学员被聘为中国名人书画院理事。

  25年的办学实践,让这所老干部大学积累了丰厚的人文底蕴。如今,广大老干部学员把益智育德,学以健体,作为晚年生活的最大乐趣。在庆祝大学成立25周年书画笔会中,记者目睹学员们泼墨挥毫,潇洒遒劲,神凝气爽。采访中,他们都表达了这样的心声:老干部大学,是我们快乐的精神家园!

  徐 洁 本报记者 邱明全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