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罗山爱 柳玉鹏】俄罗斯对华武器出口从21世纪初开始曾一度下降,被西方看作是中俄军事合作关系转冷的象征。不过据俄新网17日报道,如今俄中年度武器贸易额达20亿美元,重新恢复到当初的“蜜月期”。在俄罗斯看来,美国及其盟友实施的遏制中国战略,是让中俄军贸回升的“头号功臣”。
报道称,俄总统普京在与外国开展军事技术合作问题委员会会议上表示,今年前10个月俄罗斯军工产品出口额为107亿美元,占今年出口计划的80%。他表示,印度和中国是俄罗斯军事技术合作的主要传统伙伴,应进一步加强与两国的军事合作。对于对华武器出口,俄官员表示,俄中军事合作已重回蜜月期,达到上世纪90年代的巅峰水平。
俄军工新闻网17日则说,俄军事合作联邦署副署长维切斯拉夫·基尔卡恩表示,俄中军事技术合作要比以前所认为的状态更乐观。2011年俄罗斯130亿美元的武器出口总额里面,中国市场占15%,意味着俄罗斯对中国供应的武器和技术装备价值接近20亿美元。今年中国向俄罗斯购买了米-171直升机、AL-31F发动机等,仅这些大宗项目就达13亿美元。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提供的军事技术装备使中国国防现代化走上捷径,当时俄中军贸大致按照“给什么要什么”的原则进行,中国对俄军购稳定在每年15-20亿美元的水平。当时中国往往成体系进口俄制武器,并通过技术消化来促进本国军工业进步。《莫斯科国防简报》杂志总编米哈伊·巴拉巴诺夫说,随着中国军工实力的提升,“中国更希望得到技术而非成品,但如果向中国出售现代化军事技术,我们就将关上通向中国未来军品市场的大门”。俄战略与技术分析中心主任鲁斯兰·普霍夫则表示:“从2005年,中国明显减少了对俄武器采购。因为中国开始自己生产先进武器,并要求俄罗斯提供敏感技术,但遭到拒绝。两国的军事技术合作一度陷入停顿。”在西方看来,中俄军贸的冷淡显示两国关系开始疏远,特别是隐隐对中国表示出敌意的印度取代中国成为头号俄制武器进口国,更显示俄罗斯试图“远离中国”。
然而在经过几年的磨合后,中俄军贸开始回升。普霍夫认为,中俄军事技术合作有望达到新水平。在伊拉克、叙利亚等传统俄制武器市场遭打压的情况下,中国成为俄武器出口不能放弃的阵地。报道称,中国同时也发现,从俄罗斯进口武器设备不会削弱自己的大国地位,反而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从俄罗斯进口的新型武器可以帮助中国实施超视距作战,以应对美国及其盟友的遏制中国策略。报道称,中国最重要的四种国产战机中的三种均以俄制发动机充当“心脏”,中国正在与俄方商谈采购苏-35战机,中国也许还会成为伊尔-76改进型运输机的首批外国客户。另外俄罗斯可能向中国提供包括S-400反导系统在内的防空武器。在南海和东海局势持续紧张的形势下,中国对俄海军装备也表现出兴趣。俄战略分析和技术中心专家卡申表示,中俄之间的军事技术合作再次证明,中国走向强大为俄罗斯武器出口提供了新机遇。双方军事技术的合作可以加强两国间的互信关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