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宁波10月10日电 蔡博报道:战机刚落地,机务人员便更换飞参数据卡,提交飞参地面处理站处理,随后,率先完成飞行任务的3名飞行员担任当天的飞参判读员,对下一架次的飞行提出改进意见。10月8日,在东海舰队航空兵某团飞行现场,该团坚持每个架次后当场判读飞参,促进了训练质量的提升。
判读飞参是研究提高飞行技术的重要手段。以往,飞行员要等到每组飞行结束后,才通过飞参判读对自己飞过的架次集中回顾、研究,难以实现对每一架次的精细化评估,效果大打折扣。对此,该团创新组训方法,在空勤休息室旁设立飞参判读室,便于每个架次现场判读飞参,安排当日飞行架次较少的飞行员,完成任务后担任飞参判读员,及时将判读情况通报指挥员和飞行员。
飞参判读实现即读即判,促进了飞行员技术水平的跃升。前不久,上级工作组抽查判读该团近百架次飞参,发现特技、夜航等高难课目训练质量较以往明显提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