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俄铠甲-S1防空系统无法命中机动目标遭拒购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9月18日 10:53  环球网
俄罗斯铠甲S1近程防空系统 俄罗斯铠甲S1近程防空系统

  据俄罗斯《消息报》9月16日报道,俄陆军司令部已决定拒绝装备最新式的“铠甲-S1”弹炮结合防空系统。来自俄陆军司令部的消息人士透露,此前进行的一系列试验表明,“铠甲-S1”系统的实际性能无法满足军方的要求。

  该消息人士指出:“最近在俄陆军阿舒卢克靶场进行的部队测试显示,“铠甲-S1”防空系统的技术和作战性能均不符合俄陆军的要求。拒绝购买该系统的决定正是据此做出的。”

  “铠甲-S1”弹炮结合防空系统由图拉仪器制造设计局以“通古斯卡”防空系统为基础研制,其主要用途是在作战和行进过程中保护部队免遭空中打击,保卫战略性设施,为S-300、S-400和S-500等远程防空系统提供掩护。除此之外,“铠甲-S1”系统还可用于打击步兵和轻型装甲车辆等地面目标。

  俄罗斯国防部此前已购买了十套“铠甲-S1”系统,并将它们全部配属于俄空天防御旅,用于保护S-400“凯旋”远程防空系统。按照俄国防部的计划,俄军各空天防御旅在今后八年内将装备约100套“铠甲-S1”系统。

  有关为俄陆军购买“铠甲-S1”系统的问题已持续讨论了数年,期间,还将其与“金刚石-安泰”防空综合体研制的“道尔-M2”防空系统进行了对比测试。来自俄国防工业综合体的消息人士向《消息报》透露,在上述试验过程中,“铠甲-S1”的表现并不是非常成功。

  一位非常了解上述测试的俄陆军军官表示,“铠甲-S1”发射的导弹无法击中移动目标。该系统自身比较笨重庞大,机动性差,不适合遂行摩托化部队执行作战任务。此外,“铠甲-S1”的无线电设备也存在问题。他同时透露,这类近程防空系统在现代作战条件下根本无法对抗能够远距离发动攻击的固定翼飞机,而在对抗直升机方面,便携式防空导弹和轻武器要有效得多。

  针对俄陆军方面的表态,图拉仪器制造设计局副总经理尤里·萨文科夫在接受《消息报》采访时强调,俄陆军司令部对“铠甲-S1”系统的主要技术和作战性能并无严重的质疑。他表示:“陆军司令部对该系统的主要意见集中在其采用轮式运载平台,他们希望这一防空系统能够采用履带底盘。”

  在此需要指出的是,“铠甲-S1”的战斗模块可被安装到多种运输平台上--包括汽车、履带式运输系统和装甲快艇。其最初曾被设计成一种履带式防空系统,用于取代目前装甲部队中配备的“通古斯卡”,执行打击直升机和低空目标的任务。但后来由于资金上出现困难,设计人员不得不将其更改为一种轮式防空系统,并且主要用作为后方设施提供防空服务的最后一道屏障。

  俄罗斯军事预测中心主任阿纳托利·茨冈卡上校表示,尽管“铠甲-S1”系统并不成功,但俄国防部仍不得不为陆军部队装备这种弹炮结合防空系统。他解释说:“六年前就曾达成共识,陆军防空部队应同时装备防空导弹和高炮系统。这一观念至今仍未改变。因此,国防部要么装备‘铠甲-S1’,要么选择从国外挑选一种同类产品。”

  俄政治与军事分析研究所分析处处长亚历山大·赫拉姆奇辛认为,无法击中机动目标已使“铠甲-S1”成为一种无效的武器。

  赫拉姆奇辛指出,如果“铠甲-S1”无法击中机动目标,那就意味着其无法拦截制导弹药。如果这一问题不解决,那么俄陆军购买“铠甲-S1”将毫无意义。

  每套“铠甲-S1”弹炮结合防空系统装备有12枚9M335型防空导弹。该导弹最大射程12千米,射高8千米。每套“铠甲-S1”可同时引导3枚导弹拦截来袭目标。此外,“铠甲-S1”系统还配备有两门2A72型30毫米自动高射炮。(北斗)

分享到:
  • 新闻美防长抵京访华欲调停钓鱼岛问题
  • 体育欧冠-19日2:45视频播皇马V曼城 詹俊解说
  • 娱乐梁洛施与俊俏新男友就餐被拍(附图)
  • 财经多家在华日企放假两天 称暂不考虑撤资
  • 科技12306订票排队系统效率低下 被指存漏洞
  • 博客柴静访李永波:消极比赛不是我的战术
  • 读书太阳旗坠落:日军不愿提及的十大败仗
  • 教育北京知名小学10万赞助费只收对公支票
  • 育儿儿童患白血病率上升 开不出校门的校车
  • 健康宝宝腹泻传染爸妈? 爱生气真会得癌吗
  • 女性高圆圆国际范衣品 十二星座的最潮IT墨镜
  • 尚品古董双年展上天价珠宝 全球最贵奶酪拼盘
  • 星座运势12星座本周运 你是爱情敢死队吗
  • 收藏故宫博物院欲择址新建 宋代钱坑引人寻宝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