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汇报》8月21日文章,原题:将保钓运动爱国精神发扬光大 保钓船“启丰二号”22日回到香港泊尖沙咀码头,受到市民的欢呼迎接。保钓勇士捍卫国家主权尊严勇往直前,奋不顾身,精神可嘉。保钓行动体现了爱国主义激情和决心,是生动的国民教育教材,应将保钓精神转化为香港社会的共同精神财富,传递更多社会正能量。此次保钓行动开启了官民合作新模式,掀起两岸四地及全球华人携手保钓的新浪潮。今后应继续将这种保钓模式发扬光大,以应对保钓的持久战。
此次本港保钓人士在装备不足、受到日方船舰猛烈夹击的不利情况下,仍能成功登岛宣示主权,显示了“壮士一去不复返”的大无畏气概。保钓人士在行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大无畏精神,显示出炎黄子孙巨大的爱国主义能量与激情,以及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
回溯保钓历史,就是一部爱国主义的历史。70年代初第一次“保钓运动”激发了一代知识青年的爱国精神与民族意识。他们反对美日私相授受中国领土钓鱼岛群岛,在运动中大声疾呼:“今天我们要继承‘五四’伟大的爱国精神,保卫钓鱼岛。”保钓运动在台湾激发青年捍卫钓鱼岛主权的热情,是一场影响深远的爱国运动,被视为台湾的“五四运动”。
保钓事关民族大义,传递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正能量,是最生动、最具体、最直观的国民教育教材,对香港社会具有深刻启示。今后更应借弘扬保钓精神激发年轻一辈认识国家、关心国家、热爱国家,从而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对国家的归属感,促进社会的和谐共融与奋斗精神。
从国际形势的现实和变化来看,由于美国战略东移,钓鱼岛问题变得愈加复杂,保钓将可能出现“长期化、复杂化、僵持化”的局面。我们必须做好长期斗争的准备,也需要有更好的斗争方式和策略。
这次保钓行动,开启了中国政府与民间力量相互配合对钓鱼岛宣示主权乃至行使主权的新格局,两岸四地政府都通过不同途径向日方施压,给予民间保钓人士强有力的支持;同时推动了两岸四地和全球华人携手保钓的新浪潮。今后,应该充分运用这些保钓的新模式,对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侵害中国主权的言行进行有力的反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