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新闻点睛
在校读万卷书,假期行万里路。时下,随着驴友、背包客成为“热词”,地方大学生假期出游渐成热潮,旅行也成为军校学员节假日的生活亮点。
2012年暑期将至,笔者围绕假期旅行这个话题在工程兵学院采访,并随机选择300名学员进行问卷调查,试图从以往学员假期出游的数据和故事中,触摸军校学员假期旅行的心灵律动,给暑假打算出游的学员们提供一点启发。
学员热衷行万里路
问卷调查显示,今年“五·一”假期中,39.6%的学员选择返乡或留院休假,选择旅行的学员占到了60.4%。去年9月开始,工程兵学院2011级“4+1”学员度过的国庆、元旦、寒假等5个假期中,仅有10%的学员未旅行,71.2%的学员外出旅行两次,18.8%的学员几乎每个假期都外出旅行。队干部张永跃介绍说:“十年前我当学员时遇到节假日,要么原地休假,要么回家乡。现在,节假日旅行在军校学员中渐渐形成热潮。”
行万里路、探索未知是军校学员“旅行热”的内在动力。网络时代,学员不缺少信息,缺的是阅历、体验,他们渴望通过旅行认识社会、收获成长。学员赵劲松喜欢古典文学,他渴望来到丽江古城,行走在红色砾岩铺成的古街上,听到自己脚步在悠远的石板巷回荡。学员张传真多次阅读过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资料,但是当他亲身来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触摸一座座雕塑,观看一份份实物时,感到“受到的震撼比看10次视频还要强烈”。
调查显示,短期旅行时,81%的学员选择乘坐高铁。“千里路途一日还”的便捷交通,让在短暂假期行万里路成为现实。“4+1”学员第5学年带薪培训,也为假期旅行提供了经济保障。据调查,该院51.4%的学员一次旅行的花费在1000元左右,89.2%的学员坦言旅行所需资金主要来自个人工资。学员夏怡冬说:“我觉得旅行应该靠个人的津贴或工资,从来没想过向家里人开口要钱。”
窗外山河几多精彩
“摄影发烧友”学员谭玉维经常利用假期外出采风,当他拍到“世间水皆向东流、唯有此河向西流”的倒淌河,或者拍到“云拥半岭雪,花吐一溪烟”的峨眉山时,他都有写意江山的激动和惬意。道桥专业学员邓庆颖对桥梁情有独钟,实地探访中国十大名桥的目标他已完成过半。他说:“把旅行和专业结合,让我常有意外惊喜。”去年国庆节,他在屹立1400多年的赵州桥边浮想联翩,由它独特的桥拱设计联想到抗洪抢险桥梁结构等诸多现实课题。学院有个“121骑行小分队”,去年寒假,宋贺男、雍康之等4名队员带上地图,背着食品药品和修车工具,骑行了苏皖浙三省。队员马光耀说:“用自行车丈量了800多公里,我收获了友谊、毅力和体能。”
许多学员通过旅行既放松身心,也洗涤心灵。学员谢开武、袁道银曾发起“爱心向黔进”活动,资助了贵州纳雍县阳光小学的贫困学生。去年,他们利用国庆长假来到纳雍县,走访了9名贫困学生的家庭,给他们带去了书籍和学费。新疆籍学员范阳诚从新闻报道里读到“红其拉甫哨所环境恶劣,只有‘战士、老鹰、旱獭’才能在这里生存”时,便萌生出到这片“中国最西的国土”上体验的强烈念头。去年暑假,他来到海拔4700米高的哨所,虽然仅停留半天便因胸闷、脑涨而匆忙下山,但印象“如斧凿般深刻”。他在日记里写道:“当我亲眼看到被紫外线灼伤面部的战士,当我被他们皴裂而有力的手掌握疼,我才真正理解‘在高原躺着也是奉献’这句话。”“我与一位精通汉、维、英3种语言的边防连长交谈仅10分钟,他的睿智、机警便折服了我,让我感到保卫国门既要有赤子之心也要有真才实学。”
风筝高飞有线牵引
当越来越多的学员选择假期旅行,开阔眼界、丰富阅历的同时,一些不良倾向也值得重视。
首先是旅行目的单一。回答“旅行目的”这个问题时,51.2%的学员选择了“游览名胜”。许多学员直言“旅行就是游山玩水”。一些学员喜欢“摄录机式”的跑景点,想必旅行结束除了收获“到此一游”之类的影像资料以外,头脑空空如也。
其次是日程安排过满。一些学员旅行时“点多线长”,把假期安排得满满当当,没有给身心“留白”。每次假期收假时,总有少数学员卡着时间点返院。还有的学员由于旅行满负荷导致身心俱疲,收假后容易出现学习无兴趣、身体超疲劳的“假期疲劳症”。
再次是安全意识淡漠。调查显示,虽然有57.2%的学员表示能够做到“旅行前认真了解安全常识,旅行中留意安全事项”,但也有37%的学员“偶尔想过安全问题,但是没有太在意”,还有2.8%的学员“从没想过安全问题”。
工程兵学院针对学员假期旅行管理这个新情况,放假前开展假期旅行专题教育,编印下发《旅行常识30问》《旅游景点推介》等资料,鼓励进行有助于思考、成长的红色游、文化游,强化学员文明旅行、安全旅行的意识。收集学员旅行计划,禁止开展探险类旅行,禁止选择线路生僻、安全顾虑大的线路,做好学员旅行同伴、路线、联系方式等信息的收集统计,并由学员骨干每日了解汇总学员行踪。
军校学员旅行方案推介
红色游。赴井冈山、延安等革命圣地参观见学。学游重点:在红色人文景观和绿色自然景观的交融中感悟历史、坚定信仰。
励志游。走进英模、典型的所在地,如雷锋团、“南京路上好八连”等。学游重点:通过实地参观交流,学习英模人物先进事迹,以自励自省、修身养德。
爱心游。以走访、帮助贫困学生、空巢老人等弱势群体为目的,在付出爱心的同时了解风土人情、丰富人生阅历等。学游重点:走访前与受助人充分沟通,并以平等的心态交流互助。
文博游。文博场馆是城市的物化发展史。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都有100多座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学游重点:根据个人爱好或特长,有选择地参观一些文博场馆,高效率地在历史时空中穿梭、思考。
修学游。如美术专业学员,参观历史名窑的同时可以学习掌握制坯、点染等工艺;交通专业学子,实地探访历史名桥的同时应该细心印证书本知识。学游重点:以印证所学专业知识为目标,在旅行过程中学有所获。
(上图为学员们在假期旅行中的一组镜头。工程兵学院提供)
朱桁冈 张 旭 李晓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