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直接打击敌方中心 最小代价快速取胜
美称解放军准备“精确战争”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张家齐】精确打击被视为现代战争中的“点穴术”,解放军的这门功夫练得如何呢?美国智库詹姆斯顿基金会6日公布的报告仔细评估了解放军的精确作战能力。报告认为,解放军正在致力于从各方面提高精确作战和精确打击的能力。不过在中国专家的眼中,从理论到实践直至装备,解放军发动精确作战的能力,仍然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存在相当差距。
詹姆斯顿基金会的这份报告题为“解放军精确作战的发展框架”。报告称,解放军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就在验证如何将美国军方提出的精确作战概念用于局部战争。“精确作战已成为解放军一直追求的联合作战的基本模式,也是一体化联合作战的关键”,它的优势包括:能减少战斗人员和平民的伤亡,使战斗损失最小化,提升作战效能,控制冲突的规模,影响敌方心理等。报告称,解放军正在发展用于精确指挥和作战的基础理论,最新的“联教-2012确山”演习就通过组建联合指挥所,并且结合指挥院校和其他军方教育机构一起实施演练,以培养胜任的联合作战指挥官,同时测试诸如联合火力打击等新的作战概念。
报告认为,除了思想观念得到更新外,解放军还在列装现代化通信、侦察和精确打击武器装备以支持这种革命性的理论。从指挥和通信来看,解放军正在发展综合信息系统,它代表着从传统的指挥结构(解放军经常将其描述为树状指挥体系)转变为网状或者矩阵网络,它不再像原来那样自上而下层层传达指令,而是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连接各个指挥单位、人员以及武器装备,实现扁平化指挥,还能传输作战图像,进行实时指挥控制、动态任务规划,并实现精确打击、防御和后勤保障。解放军还计划发展实时的态势感知系统,这样指挥部能够实时得知前线的情况,并通过组建模块化部队让解放军的兵力变得更机动灵活。
报告称,解放军新的军事学说认为,精确火力打击将成为精确作战的重要方面。在这方面,精确打击支持非接触和非线性作战。报告认为,精确作战时的打击目标有限,不会引起大范围的毁伤,而只是控制和瘫痪对手,它的目标是对敌方中心实施直接打击,以获得快速胜利。报告称,解放军确定的敌方关键目标有:指挥网络和自动化系统、精锐部队、火力系统、后勤基地及补给线。报告设想,解放军未来在网络系统支持下的指挥控制系统,将得以快速收集、融合、分析和分发情报,再配合二炮、空军、海军和陆军的多种精确打击武器,可对敌方实施“点穴战”。报告称,虽然解放军尚处于信息化的初期阶段,但正在持续推动现代化和转型建设,这将让解放军能直接攻击敌方中心,并在只付出很少的消耗、损失和伤亡的情况下快速获得胜利。
对此,有中国专家认为,在21世纪以前,中国军队的发展重点仍然偏重防卫,进攻学说的发展和力量建设,特别是有关精确打击和精确作战的理论与装备严重匮乏。解放军的精确作战学说,大体上是从海湾战争以来,在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军事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因此中国军队的精确作战能力,总体来说仍然处于初期阶段。
从詹姆斯顿基金会的这份报告中也能看出,全篇重点讨论的仍然是解放军的精确作战条令和学说,这也是中国军队与美军及西方军队差距较大的领域。后者不仅有成熟学说的支撑,更有自海湾战争以来包括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等不同模式、不同规模的各种战争的实战检验。此外,在精确打击的武器装备方面,中国的精确打击武器目前只是解决了有无的问题,在成本、隐身突防、饱和攻击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反观西方的精确打击武器,已朝着隐身化、廉价化发展,能够进行昼夜间、全天候、远近程结合的精确打击。目前西方列装的“战术战斧”巡航导弹等新一代远程精确打击武器,基本都进行了隐身设计。特别是GPS制导系统的采用,极大降低了精确打击武器的成本,这些廉价的精确制导武器得以在战争中广泛、大量使用,才使精确作战成为现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