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是金。廉,是两袖清风的问心无愧;洁,是出污不染的高风亮节。廉洁,是一种坚守原则的生活态度,是一份坚持格调的人生哲学,更是一段坚定信念的生命境界。廉洁,是对心中的原则坚定不移,对心中信念的义无反顾,是威逼利诱前的岿然不动。廉洁,是恪守法则的坚定不移,是出淤泥而不染的圣洁冰心。廉洁,是执著,是坚定,更是一种责任。
廉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语云:“欲治其国者,必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必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平天下”。廉洁修身,乃齐家之始,治国之源,平天下之基。回首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尽管封建社会与现代社会有本质的不同,但廉洁奉公作为我们的一种民族精神,始终熠熠闪光。北宋时期著名清官包拯曾在给朝廷的奏折中写过这样一段话——“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意思是说,廉洁的官员是人民的表率,而贪污腐败的官员是残害人民的盗贼。人民历来崇敬廉洁正直,淡泊名利的官员,而对徇私枉法的贪官污吏深恶痛绝。
“物必自腐,而后虫生”,廉洁像是一种抗原,在最初的体内形成抗体,提供最初的保护,但并不是永恒的,一旦被突破,“病毒”也能长驱直入,侵蚀人体腐蚀人心。防止病毒入侵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哲人说得好,一个人最难认识的是自己,最难战胜的还是自己。人总是有优缺点的,关键是如何看待。正确对待自己,就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有了成绩,那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权力越大,地位越高,越要“如履薄冰、兢兢业业”,不能有了一点成绩便自高自大,总以为自己最了不起,全然不知天高地厚,目无组织,胸无人民;更不能受不得半点委屈,稍不如意,便满腹牢骚,对组织不满,争名于朝,逐利于市,最终必然栽跟头,犯错误。其次是要常思贪欲之害。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一个“贪”字,使一些曾经成绩辉煌的干部腐化堕落,令人心痛。因此,领导干部必须常思贪欲之害,常常反躬自问:入党为什么,当官干什么,身后留什么,自觉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律。经常告诫自己,提醒自己,警示自己,这是我们始终做到清正廉洁的重要保障。再就是常怀律己之心。现在部队干部都有一份稳定的收入,组织上从工作考虑又给了许多必要的工作待遇,细细算来,我们得到的已经不少了,应该十分珍惜。组织上培养一个干部不容易,如果干部以权谋私,自己把自己打倒,既对不起组织,对不起人民,也对不起家人;不仅丧失了为官之德,也违背了做人的良心。不要存有侥幸心理,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不管是谁,违纪违法终将受到党纪国法的制裁。还要自觉接受监督。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权力如果不受约束和监督,随时有可能偏离正常运行的轨道。现实生活中,有的领导干部就是因为对监督抱着错误态度,认为上级监督是不信任、同级监督是不配合、下级监督是不听话、群众监督是不服从,在思想上抵触监督,在行动上应付监督,结果导致滥用权力、渎职失职甚至违法犯罪。事实上,监督是防止权力变质最好的防腐剂,有效的监督可以随时纠正领导干部在行使权力中出现的偏差,使领导干部不能腐败、不敢腐败。因此,领导干部只有主动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方方面面的监督,时刻将自己置于党纪国法的约束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才能做到正确用权、廉洁从政。
王洪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