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深处,全军海拔最高的弹药销毁场。
报废弹药填满了两个坑道,埋起炸药、铺导火索、点火起爆……随着一声巨响,火光冲天、地颤山摇、一朵蘑菇云在大山沟中绽放。不久,工作人员报告:“销毁完毕,一切正常!”
看着硝烟散尽,一位大校军官严峻的表情稍微松了松,拿起笔在销毁单上签字,淡定而从容。
他的工作是世界公认的高危行业——弹药销毁,整天与炮弹、炸药、引信、雷管打交道,稍有不慎,便会与“死神牵手”。从士兵成长为大校军官,他从未离开过他的“战场”,“钉”在岗位上累计销毁各类报废弹药近3万吨,被同行称为“西北拆弹王”。他就是兰州军区报废武器弹药销毁站副站长陈林。
回首34年的拆弹生涯,陈林说:“有时晚上做梦还能清晰地梦到那些事,惊醒后一身冷汗。”
2004年深秋的一天,天有些阴,风比较大,站里集中销毁一批弹药。“那天销毁的弹药比较多,整整填满了三个大坑”。由于数量多,怕出事,事前陈林亲自制定了销毁方案,特意把销毁场的掩体进行了加固……
越怕出情况就越出情况。人员隐蔽好后,点燃导火索,眼看着火苗子迅速向前蹿,“轰!轰!”3个装坑只响了两声,一个坑的炸药没炸。
现场瞬间凝固了!大家屏住呼吸,耐心等了30分钟,还是没有任何动静。销毁场上最忌讳的事发生了,不但没有销毁弹药,反而给自己埋了个不定时的炸弹,在场的技术骨干急了,争着去排险。
“谁都不许上!我来!”陈林大喊一声便跨出掩体,沿着陡峭的山坡,猫着身子向50米外的炸点爬去……
到达炸点,陈林看到外露的导火索已经燃尽,按照理论,坑内的弹药有随时爆炸的可能。他像考古一样小心翼翼地扒开土层,重新把雷管接好,爬回掩体重新点燃导火索……
拆弹工作,犹如在“刀尖”上跳舞,不仅要有过人的勇气和胆量,更要有不分心、不走神的定力。陈林说:“弹药销毁是我的事业,干好它是我的责任。”
走在弹药拆解的流水线上,处处都能看见陈林发明的专利。这些年来,陈林带领技术骨干先后完成12项科研课题,其中10项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编写的《军区弹药修理机构设施设备及材料消耗标准》等3个标准性文件,被总部颁发全军执行。(苏银成 贾文恒摄/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