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争中被打得七零八落的坦克残骸并不鲜见,不过,前段日子流传于互联网上的一张俄制T-72坦克照片还是引起了议论——有消息称,那辆“回归零件状态”的坦克属于南苏丹,击毁它的则是苏丹的“中国造96式坦克”。尽管该传言尚未得到官方确认,一些境外军事媒体仍然闻风而动,在它们看来,销售门槛低的中国坦克凭借质优价廉的卖点,正成为第三世界的新宠,冲击了俄罗斯及独联体各国倾销老式T-72坦克的计划。
中国坦克对付T-72很轻松
网上流传的这张照片是一辆严重毁坏的T-72,显然,它的主装甲已被击穿,并导致车内弹药发生殉爆,沉重的炮塔脱离座圈,车体千疮百孔。未经证实的消息称,该坦克是今年4月,苏丹驱逐盘踞于哈季利季油田的南苏丹军队时被消灭的,摧毁它的武器是“苏丹政府军的中国造96式坦克”。然而,也有观察人士指出,这种说法至少不够准确,因为解放军自用的96式坦克从未出口过,用于外贸的类似型号被称为85-IIM。
实际上,除非苏丹军方表态,仅凭残骸很难判断这辆坦克是被哪种武器击毁,甚至无法判断它是被穿甲弹还是破甲弹解决的。即便如此,外界对“中国坦克击毁T-72”的论断并不惊讶。早在1982年的黎巴嫩战争中,以色列“梅卡瓦”坦克的105毫米线膛炮就能击穿叙利亚政府军的T-72,而中国坦克目前使用的火炮口径大多为125毫米,摧毁上世纪70年代水平的T-72坦克在技术上完全行得通。公开资料还显示,中国的新一代坦克,无论自用还是出口,观瞄装置及火控系统均优于俄制T-72坦克,更容易在遭遇战中抢占先机。
中俄坦克“全频谱竞争”
尽管中国坦克击毁俄制坦克的真实战例尚无法考证,国际媒体注意到,中俄坦克已在国际军贸市场上“交战”多时,且中国坦克斩获不小。俄罗斯《莫斯科防务》杂志主编米哈伊尔·巴拉巴诺夫曾透露,2010年,俄罗斯只卖出了20辆最新的T-90S坦克,加上2011年向乌干达提供的30辆,总数少于中国坦克同期出口数量。巴拉巴诺夫强调,T-90S其实是T-72坦克的第17种改型,致命弱点是技术更新不够快,且售价偏高,正因为如此,中国的新式出口型坦克VT-1A才在摩洛哥陆军2010年的招标中击败T-90S,赢得150辆订单。
目前,中国军工已能提供各种价格和技术水平的产品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如果买家喜欢便宜货,可提供简化版的85-IIM坦克;如果想要性价比高的,则有VT-1A。俄媒称,中国按照市场规则确定出口产品的类型,从而与俄制坦克形成竞争关系。此前,俄军将领也曾对T-90S提出批评,认为它的技术升级空间不大,对付不了未来10年内出现的新型坦克。形象些讲,俄罗斯坦克在国际市场上正面临中国产品的“全频谱竞争”。
在中低端市场无可匹敌
美国“战略之页”网站也对这个问题十分感兴趣,在一篇题为《人人都能拥有中国坦克》的报道中,就中国外贸型坦克对世界军贸市场的影响进行了评估,认为“普及版”的中国坦克实现了低成本与优良品质的结合,因此日益成为第三世界国家的新宠。
报道称,中国VT-1A坦克已出现在缅甸和孟加拉国,每辆售价约500万美元,尤其是孟加拉国,急需VT-1A来取代现役约500辆老式坦克。作为中国武器的传统用户,这也意味着,两国装甲部队的换装工作,将主要依靠中国提供技术支持。从参数上看,VT-1A就是针对T-72坦克原先的用户开发的,后者经过数十年的服役已然老朽不堪,无论俄罗斯或其他独联体国家以多么低的价格倾销,市场吸引力也相当微弱。“战略之页”特别强调,VT-1A搭配先进的信息化作战系统,能够在战场上有效克制缺乏可靠辅助指挥系统的T-72坦克,“况且,中国乐意向资金不足的国家提供低息贷款,便利其采购中国武器”。
台湾《亚太防务》杂志则分析称,未来10年内,中国坦克将在中低端市场上处于无可匹敌的地位,还能向买家提供到位的技术保障及人员培训,这恰恰是俄罗斯做不到的。相比之下,西方高端坦克的传统市场基本处于饱和状态,包括欧美各国自身,近年来的坦克采购项目多属小修小补,有限的资金大部分花在了先进步兵装备、武装直升机等项目上,更谈不上开发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外贸产品了。这种状况,同样有利于中国坦克抢占更大市场份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