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美称中国靠软实力而非军力成为超级大国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5月31日 09:42  环球时报微博

  美国《赫芬顿邮报》5月29日文章,原题:中国:第一个软实力超级大国  20年前,苏联解体,接着世界进入美国单极时代,之后中国崛起为新的超级大国。此前,所有同类强国都是靠积聚强大军力而确立自身地位的。但中国却不一样。中国认识到,要在短时期内赶上美国军力,需要付出惨重代价。所以至少是现在,中国强调软实力———即试图通过魅力而非胁迫扩大影响力。

  虽然具有通过经济武器对别国施压的能力,但中国却是世界上最积极的公共外交倡导者。中国耗费巨资用于国际广播、在全世界兴办孔子学院,并且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其他各种项目,大的如教育交流,小的如在纽约时报广场打广告。此外,中国的一些名牌大学把公共外交列入课程,培育这个领域的中国下一代专家。

  中国投入金钱和精力得到了什么?来自全世界的民调显示,结果喜忧参半。中国在非洲修建道路和体育馆,在这些地方,中国的受欢迎度上升。而在别处,中国也在扩大影响,但被认为不顾及当地的政治和经济生活。

  在与北京和上海的中国公共外交实践者和学者交流时,我发现他们对中国的公共外交战略应是什么样的、中国想要从公共外交中得到什么等问题没有一致意见。中国人对公共外交的热情是有的,却没有全盘计划。

  这种缺乏一致的现象,部分源于中国尚未接受自己已是超级大国的现实。我听到许多中国人抱怨国际媒体如何对中国不公。要我说,不公正的对待是超级大国必须学会忍受的事情,但我的中国同行似乎并不理解。

  中国的公共外交负责人需要更好地理解超级大国外交的予与取。首先,他们应认识到,互惠原则对多边关系很重要。中国若想输出孔子学院,那就必须允许美国和别国在中国设立(数量相当的)类似文化机构。这种目标似乎比较牵强。但最重要的是,中国决心参与全球事务。中国拥抱公共外交,而不是以另一场超级大国军备竞赛危及世界,这种做法本身就值得称赞。

  如果美国和其他国家能坚持与中国进行公共外交接触,或可促使中国更加开放。这可能鼓励这个新超级大国继续仰仗软实力。▲(作者菲利普·塞布,汪析译)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