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鹏 崔捷
5月3日,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为美国空军生产的最后一架F-22战斗机完成交付。至此,美国空军订购的187架F-22全部到位,并完成了在7个空军基地的部署。
F-22“猛禽”战斗机作为世界上唯一真正服役的第五代战机,配备了矢量推力发动机、有源相控阵雷达等先进装备,以其卓越的“4S”——超音速巡航、超机动性、超视距攻击和隐身性能,被美军视为21世纪夺取和保持战区制空权的主力战机。在2010年5月美国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发布的《空海一体战》研究报告中,F-22也被作为美军“撒手锏”,在隐身突防作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说,F-22是目前世界现役战斗机中最先进的飞机,也是美军装备中最具威慑力的实战兵器之一。
但是,F-22自2005年5月正式进入美国空军服役后,老是“掉链子”,在使用过程中暴露出不少问题。近日法新社就报道,美国空军两名F-22战斗机飞行员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电视台的“60分钟”节目中表示,由于F-22的供氧系统存在危及飞行员生命安全的严重问题,他们拒绝继续驾驶该型战机。
实际上,F-22机载供氧系统问题由来已久。据美国空军公布的数据,F-22在服役后已经发生7起“一级事故”,坠毁4架,成为美国空军现役战机中飞行事故比率最高的机型。在随后的事故调查中发现,其中两起坠机亡人事故直接原因很可能是供氧系统故障。
供氧系统作为飞行员生命保障系统的分系统,负责在中空向飞行员供应适当含量和压力的氧气,而在高空供应的则是纯氧。事故原因可能是供氧系统在高空工作时出现了氧气不足、间歇性供氧或供氧不稳定的问题。而此时飞行员一旦缺氧,就会出现意识模糊,在停止供氧10秒钟内就会昏迷,导致坠机。
过去的4年内,F-22总共报告了十几起飞行员缺氧情况。为此,美国空军耗资700万美元在F-22送风系统中安装民用氧气状况传感器监测供氧情况,并加装了启动应急供氧系统的安全手柄。甚至两次大范围停飞F-22机队,最长的一次是从2011年5月5日至9月19日,历时长达4个半月。
为防止再次出现缺氧坠机事故,美空军还于2011年1月下令,F-22训练飞行高度不得超过7600米。但是,至今这一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这对驾驶F-22的飞行员们来讲,无疑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据美国《星条旗报》报道,早先就已经有少数F-22飞行员为此提出过转岗申请,让上级颇为难堪。
在通信系统上,F-22也存在问题。为了在无线电信号特征上保证隐身效果,F-22最初安装的是光收不发的Link-16终端,只能与F-22同型机进行双向数据通信,与其他机型无法通联。结果,F-22自身虽具有强大的信息获取能力,却不能与美军现役的其他型号作战飞机实现信息共享、进行协同作战。这使得单机性能很强的F-22成了战场上孤独的“猛禽”,这在连无人机都已经实现网络化作战的今天,多少是有些不合时宜的。
为什么被美国军方寄以厚望的“猛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究其原因,最主要的可能还是两点:
一是功能定位的偏差。F-22的研制计划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设计目标主要针对的是当时苏联数量众多的苏-27、米格-29等高性能战斗机,以及号称世界上最严密的由大量先进地空导弹组成的苏联本土防空体系。F-22的主要作战任务就是“临门一脚”踢开苏联防空网、夺取空中优势,以掩护B-2轰炸机实施突防。因此,F-22在设计之初定位的就是高威胁程度的作战环境。然而,1991年,苏联的解体使F-22一下子失去了目标。“9·11”恐怖袭击发生后,就有美国议员对F-22的未来提出过质疑,认为这一冷战产物无法适应反恐战争的需要。但美国空军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仍坚持F-22可为美军保持40年的空中霸主地位。应该说,发展过程横跨冷战与后冷战时代、机械化战争与信息化战争时代的F-22,对自身功能的定位还需要调整。
二是在高性能与高可靠性之间出现失衡。F-22在设计之初,就提出了极高的技战术性能指标。“高、大、全”的设计理念贯穿F-22的整个研制过程。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为了打造这一堪称完美的战机,在发动机性能、机体结构、材料运用和隐身涂料等诸多方面可以说是精益求精。结果,F-22的单机生产成本加研发成本竟然高达3.5亿美元。
但是,以高投入追求全方位的高性能,影响最大的就是系统的可靠性。武器装备发展的固有规律表明,过高的性能指标必然存在极大的技术风险,F-22的机载供氧系统问题就是最集中的体现。此外,F-22还出现过座舱盖失锁、隐身涂料脱落等问题。因此,F-22要处理好高性能和高可靠性之间的关系,还要花很大的功夫进行改进。 (王鹏 崔捷 作者单位:空军工程大学)
|
|